7.你本身就是金子(1 / 1)

任何一个人的价值都不会低于其他人,如果在同样的条件下,你被利用而别人没被利用,从某个角度说明你的利用价值更大。你本身就是金子,但金子的光芒大小还需自己开发。

犹太人相信一个人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在他们的眼中,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与众不同,各人有各人的价值,因此不可小瞧任何一个人。不管是谁,只要善加利用,他定能做出一番不平常的成就。

价值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创造力,价值得以实现的标准是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获得劳动结晶的过程。也正因为人们都有价值,所以才会出现人才市场,每个人的价值都被利用去创造世界上的某样东西,也正因如此,世界才会这么丰富多彩。

往往在生活中,我们知道了自己被利用了以后,都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恨自己不小心成了别人的工具。其实换种角度,被人利用不也恰恰说明了你在某方面有天赋或价值吗?如果有天赋,自己恰好又可以在被利用的平台上发展自己,争取在这方面做出些成就来,不也是一条很好的成功之路吗?如果自己的天赋与自身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则可以立足现实,寻找被利用的机会,去探索自己新的创造力;如果在后天的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的创造力,那就要好好珍惜、利用它。这种创造力来自于实践,是从不断地学习中浓缩、凝结而成的,它像知识一样,如果长久地被置之不理,便会消失在记忆的汪洋大海里难以寻觅。所以,应该在被利用的实践中不断地磨砺它,让它像宝剑一样,渐渐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此外,犹太民族在生活当中始终有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他们自身,这个动力就是:即使是在被利用中也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一次次地挑战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他们相信,人活着都有自身的价值,被利用的困境不是永久的,总有一天,自己也能超越别人、利用别人。

犹太社会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寓言:一天,三个面包一同掉进了一个桶里,不幸的是,这个桶里装着满满的新鲜牛奶。黏黏的鲜奶把它们紧紧裹住,它们几乎动弹不得。

一个面包说:“这或许是神的旨意,命当如此,无须挣扎,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无益。”于是,它一动不动,双眼紧闭,最后在桶里腐烂了。

另一个面包说:“这个桶太深了,纵使我摆脱了鲜奶的束缚,我也无法跳出去,怪只怪当时的不小心,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它一脸悲哀,同样沉在了桶底。

第三个面包什么都没有说,它试了试,发现还可以活动,于是它运足力气,使劲地蹬着、跳着,鲜奶在它的剧烈运动下都渗透到了它心里,最后一使劲竟然跳出了桶,而主人发现了它,便试着咬了一口,发现味道非常好,它因此实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犹太人就像第三个面包一样,当他们遇到凭借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时,他们不会去抱怨,他们相信,大危机中必然存在着小生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超越自己。就这样,他们凭着自己的能力,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超越。

超越自己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一个生活标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这样,人只有在被利用的时候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的人抱怨自己不如别人所以被人利用,总是在琢磨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却不能做到。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你被利用了,说明你本身有着独到之处。当你被利用时,应该静下心来,从自我出发,正确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认清自己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然后不断地改进,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就意味着实现了自我超越。无形之中,自己已经成为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人了,这时候不妨再去观察一下身旁的人,也许自己已经超过他人了,这样你就会逐渐地由被利用转为利用他人,由被动转向主动。

可是,大多数人不能忍受自己长期处于被利用的被动状态,所以,世界上的平庸之人还是占大多数。超越自我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消灭自己的不耐烦,看似不起眼的不耐烦恰恰是使人停滞不前的原因。有些时候,容易忽略的东西却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给人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鞋子里的一颗沙子,你或许不会在意它,可随着你的不断行走,就会发现这不起眼的沙子让你脚上磨了泡,不仅延缓了你的行进速度,还让你痛苦不堪。

一成不变的生活,就会成为一潭死水,不去超越自己、不懂得追求卓越的人生价值的人,最终会在被利用中自甘堕落、陷入平庸。一个懂得超越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是一个深受大家欢迎的人,因为大家能够从他身上看到可以利用的价值,从而不仅实现了他一个人的利益,也实现了大家的利益。

从某个角度理解,人被利用就说明有价值,千千万万的人在相互利用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进步,这是人世间的一种大智慧。只有在被利用中超越自己,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