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被利用中的自知之明(1 / 1)

人最容易利用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但自己是否有价值,价值有多大,却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要在社会中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用客观的眼光看待被利用,在被利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老子曰:“自知者明。”苏格拉底说:“你要认识自己。”东西方哲人几千年前说的话竟然如此相似。一个人不光要在顺境中和有所成就的时候认识自己,更需要在逆境、被利用的时候进行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种自我肯定是一种“正方向”的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丢失自信。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过程,而缺乏自我认识则会什么事也干不成,更别提在被人利用的时候看清楚自身的价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了。

生活就是如此,多数有价值的人都会被别人利用或是利用别人,你没有利用价值,社交圈就很狭小,也不会有太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去发现自己的缺陷。当你自己独处,无法认识自己的短处时,不妨给自己一个利用他人或被人利用的机会。

(1)你比想象中的要好

你的各种看法之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你对自己的看法。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能发挥多少,全看我们如何认识自我,能否战胜自我。

你有哪些优点?自己清楚吗?你是不是知道自己所有的优点?认识自己并非易事,人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大大增强,有些人常常表现出某些偏见。我们平时经常听人说:“我对自己最清楚!”“难道我对自己还不了解吗?”其实,讲这些话的人中间,有一些人对自己并未真正地了解,对自己的才貌、学识、成绩、贡献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等,要么估计得过高,要么估计得过低。

认识自己并非易事,它需要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我们从事某个职业,本质上就是你的某种能力被单位所利用,你也在利用你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对这一点你必须认识清楚,否则,不论是对于工作,还是对于个人自身发展都是不利的。

(2)从被利用中得到成功经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我们不是圣贤,就注定了我们的缺点、毛病和犯错误都是难免的,但重点在于你必须通过某种途径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样才有机会让自己更完善。而这种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别人来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被人取笑、被人批评和指责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别人找出你的缺点进行取笑甚至是打击,甚至他把你说成一个完全没用的人。这时候你若挺不住大动肝火,甚至拳脚相加,只能把局势搞得更糟,如果你机智地面对它,就等于化解了一半的危机。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根本不必逃避或激进地面对别人的非难,你要知道,恰当地利用这样的机会,你可以从中发现自己需要弥补的地方。

就某方面来说,挫折和失败实在是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每一次发现错误,总会引得我们更热切地探寻正确的答案。每一次失败的经验都会点出某些错误的形式,教导我们以后应小心避免重蹈覆辙。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并非从所得中获益,因为人人都会这样做。最重要的是如何从损失中获益,这才需要真正的智慧,也是上智下愚的分野。想得好,是聪明;在想得好的基础上计划得好,是更聪明;在以上的基础上做得好,是最聪明而又最好的。知道并非智能,智能是对所知的利用和利用得恰当。一个人最大的弱点是“讳疾忌医”、自以为聪明,前者让人畏首畏尾,而后者会让人陷入自负的泥淖无法自拔。

每一场灾难,都是一种激励,每一次被利用都是对人宝贵的提示。未经过逆境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潜在的力量。逆境是通向成功的道路,自知之明是冲出被利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