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天赋和特点,但是每个人的价值往往需要通过别人的利用来得到体现和诠释。
被利用,换一种角度来看就是被需要。如果你思考得透彻一点,其实它们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一个是经济学名称,另一个是心理学表述而已。
一个人不管是做管理也好,做营销也好,做研究也好,判断他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两个问题的答案:
(1)你对别人有多大的利用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其实也决定了其被他人需要的程度。一种产品被别人需要了才会购买,没有需求的产品自然没有市场。需求有自然需求和被创造需求之分,自然需求比如说要吃饭,要储蓄,被创造需求就是将潜在需求转换为自然需求。为什么如今大卖场正在逐渐取代百货商场?因为其宽广的面积可以让顾客走出更长的购物路线,经过特别设计的产品摆设会不断创造出需求。本来一个顾客只想买大米的,经过水果架前看见新鲜的水果,就会想到吃完饭要吃个水果帮助消化,新的需求引发新的购买行为,营业额自然就上去了。
同理,一个人除了在自己的岗位和专业方面满足客户、同事、朋友的需求以外,还要看看是否可以创造出客户、同事、朋友对自己的需求。举例说,一个做理财的人,能否多了解一下自己客户的家庭,如给某个客户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提供一些学业上和学业外的指导建议,这就形成了客户对你的需求,你们的关系也可维持得较长久。这是“在红海中发现蓝海”的方法。
(2)你对别人的利用价值在多大程度上不可替代?
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久了,你想让老板给你加薪,但是老板根本不理会你的要求,如果你拿辞职作为威胁,那对不起,你该走人就走人,没有人会苦口婆心地挽留你。悲哉!为什么老板对你会如此决绝?原因就是,你不但可以被替代,而且可以被更好的员工替代,走了你一个,还有100个人可以顶替你的工作。如果处于这种境地就糟了,被利用还可以说明你是有利用价值的,可是该炒你就炒你,你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可替代性了。
被人利用的价值让我们为之骄傲,可这种价值的可替代性会让我们有可能丢掉饭碗,这就需要我们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的能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在某个方面特别突出,就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去做到卓越,不是优秀而是卓越。
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天赋和特点(甚至包括和别人胡侃的能力),审视和发现自己的天赋和特长,将天赋和特长跟为别人服务、满足别人需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成了获得更多财富的捷径。
如果你希望可以利用很多人来成就自己,那么你需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如何才能更好地被别人利用?”而不是“我能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好处?”人们逐渐会得出这样一个真理:利用和被利用实际上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