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了金钱,赔上健康
一个人有了健康的身体,还怕赚不到钱吗?相反,即使你很有钱,但整日病恹恹的,那又有何用?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赚到大钱,除了才干、机会之外,还需要一点,那就是健康!
当我们年轻时,身体好,精神足,可以整夜不睡觉,但是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慢慢体会出健康的可贵。
一般来说,一个人到了25岁左右就开始衰老了,就好比一个人爬上了顶峰,要开始下坡一样。人在25岁到30岁还感觉不出体力的变化,但一到30岁,便会明显地感到体力不如从前了。过了40岁,身体就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等上了50岁,情况就更差了。当然,也有上了50岁仍然生龙活虎的,或者仅过40岁就老态龙钟的!
人的身体的变化是一种生理规律,我们无法阻挡,但对于事业来讲,大部分人是在四五十岁这一阶段取得成功,这恰好是人的身体由盛转弱的时期。那些平时注重身体保养与健身的人,这时可能会尝到甜头,而那些只顾拼命工作不顾健康的人会吃到苦头。更令人悲哀的是,有的人可能正值事业的巅峰,却大病缠身,一命呜呼。要是早知如此,他们平时一定会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
一个人赚钱除了想要获得成就感之外,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倘若只顾赚钱赔上了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这样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人活于世,健康第一。
一个年轻人问上帝,为什么别人的日子都过得这么舒坦,而我却这么穷?上帝说,你也可以做一个交易,但这种交易在你的一生里,只能有一次。你虽然穷,但你很健康。如果你想富的话,你得用你的健康来交换。
年轻人想了想,还是有钱人的日子舒服,就答应了上帝的要求。于是,上帝为年轻人创造了条件,年轻人拼命地挣钱,很快就积攒了大量的金钱。他富裕了,过上了好日子,心里非常高兴,可是他还总是嫌挣的钱不够,依然在拼命地挣钱——也许,越有钱,越想挣更多的钱。终于,在他年老的时候,他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金钱,可是,他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了,最终病倒了。他痛苦之极,请上帝见他一面。他两眼无神,百病缠身,请求上帝让他用所有的金钱重新买回健康。上帝摇了摇头说:“我说过了,这种交易只能有一次。”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也像这个年轻人一样,为了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结果等到疾病都找上自己时才一下子惊醒过来,可惜为时已晚!
在19世纪80年代初,一位叫默尔的石油大亨因心肌衰竭被送进急救中心。由于两伊战争,他在美洲的十家公司陷入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停地往来于欧亚美之间,最后旧病复发入院。
他在汤普森急救中心包了一层楼,增设了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的《泰晤士报》是这样报道的:汤普森——美洲的石油中心。默尔的心脏手术很成功,他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就出院了。不过他没回美国,而是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去了苏格兰。那里有一栋别墅,是他十年前买下的,他在那儿住了下来。1996年,汤普森医院百年庆典,邀请他参加。记者问当时他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医院大楼上的那一行金字。后来,默尔在一本传记中说:“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是啊,这些社会上的佼佼者们都是用健康去换取钞票,当生命走到最后一刻时,纵使金钱堆积如山,鬼也不会给你推磨了。失去了健康,你才真正知道它是多么的重要和宝贵。
哈佛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快乐,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在大多数国家,收入和快乐的相关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在最贫穷的国家里,收入才是快乐的标准之一。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是在年轻的时候用健康去换取金钱,到了年老的时候再用金钱去换健康。每个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不应该为了金钱而牺牲健康。一个人脑力的充沛,完全取决于身体的健康。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的才干和效能,会超过10个体弱者的才干和效能。例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创造了两项惊人的纪录:一是洛克菲勒成了当时全世界第一富豪,二是洛克菲勒活到了98岁。
叔本华曾经指出:“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其实强过其他幸福。我们可以说,一个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在生活中,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了金钱而日夜拼命工作,到头来只会让疾病与不幸缠上自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牢记一句话:不要为了金钱赔上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