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35人生就是舍与得的过程哲学35(1 / 1)

人生就是舍与得的过程“舍得”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哲理与智慧。我国古人对此也有很多论述,像“吃亏是福”“小不忍则乱大谋”“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等都是在阐述“舍”与“得”关系。《老子》中有句话叫:“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意思是说,想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是先“舍”然后再“得”。

“舍得”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概念,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欲望,对金钱、对名利、对情感。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因此,我们只有真正把握了舍与得尺度,才有可能获取开启人生成功之门的钥匙。要知道,百年的人生,只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有个商人到一个小镇上卖鱼缸,虽然鱼缸的做工精细,造型也很独特,但还是经营状况不好。商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花鸟市场找到了一个卖金鱼的老头,以很低的价格向他订了500条小金鱼。老头很高兴,因为他在小镇卖金鱼多年,生意也一直很惨淡。商人带着老人来到了镇中心的一条水渠旁,让他把这五百条金鱼放进去。卖鱼的老人很迷惑,商人说:“你尽管放吧,我不会少你一分钱的。”刚过半天,一条消息就传遍了小镇:小渠里,不可思议地有了一条条漂亮、活泼的小金鱼。镇上的人们争先恐后涌到渠里,许多人跳到渠里,小心翼翼地寻找和捕捉小金鱼。捕到鱼后就兴冲冲地去买鱼缸,而商人就把自己的摊位设在了河边。不管是捕到鱼的还是捕不到鱼的人都去抢购鱼缸,大家都兴奋地想:既然渠里有了金鱼,虽然自己今天没有捕到,但总有一天会捕到的,那么鱼缸早晚能派上用场。

这个商人的生意一下子就火了,尽管他把售价抬了又抬,但他的几千个鱼缸还是很快就被人抢购一空。欣喜若狂的商人想,如果不是自己灵机一动在水渠里放了500条小金鱼,不知到何年何月才会把玻璃鱼缸卖完呢?这就是舍得的智慧。有舍才会有得,只要不吝于付出,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便能腾出新的空间,容纳新的机会。

人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不懂得放弃的人,在生活中总将两眼盯在眼前的标杆上,一生就像腊月的浓雾,模糊不辨方向,就只管一路向前走,不思考,不回头,越走路越窄,最后不知不觉钻进了死胡同,然后便一味地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如果我们总想要获取所有的权钱职位,什么风头利益都要去争,什么朋友熟人都不愿得罪,那么我们会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无谓的纷争上,最后疲于应付。舍得舍得,舍去了才能有所得。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难以割舍的事与物,真的是弃之心痛,收之心累。然而,毕竟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时候都会碰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这时若仍然死抓住不放,常常会弄得自己心力交瘁。与其说成功是抉择得当,不如说是放弃得好。人生苦短,要想获得一部分,就得学会放弃一部分。有一句生活谚语: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只有握到手的才是最实在的,事物在取舍之间,自有它的定数。是你的,终归是你的,怎么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巧取豪夺也没用。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懂得弃重就轻,为思想解压。心释然了,生活自然如同是在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