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27糊里糊涂,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态度哲学27(1 / 1)

糊里糊涂,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态度

人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增多,你会发现这个社会不能让人理解之处竟然也有这么多;很多事不知道比知道的好,不灵通比灵通的要好,不精明的比精明的要好。于是,便学会了浊眼看世界,难得糊涂。许多事情,该糊涂时就别让自己太清醒,不糊涂也要让自己装装糊涂。因为,太清醒了就很难让自己保持心静如水,可能所有的快乐和幸福也就跟着烟消云散了。

在美国,有两家同样大小的公司,它们的总裁一个叫罗伯特,一个叫史蒂夫。罗伯特是一位精于算计的人,凡事都比别人看得长远。因为他早就预测到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所以他决定将公司解散,这样还能给自己和员工们留一些生活费,不然到时肯定会负债累累。他分析到,在2008年,美国有30%的公司要倒闭,像他现在这样的小公司,肯定在那之中。

史蒂夫不但不是一个善于算计的人,甚至还给人一种愚笨的感觉。他憨憨地认为,未来永远是无法预测的,就算你将世界上最完美的计划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会相信,因为未来还没有真正到来。他觉得自己的公司只要能够生存一天,他就一定要让它支撑下去。结果,他的公司竟然奇迹般地度过了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最终,会算计的人将公司解散了,而不会算计的人却将公司办得比以前更红火了。

自清朝文坛奇人郑板桥写下“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之后,它便成了许多人的人生箴言、座右铭和行动指南。

历史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万千的景象,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很多人处在事业未竟的悲哀、爱情失败的痛苦、人际关系复杂的苦恼与管理头绪的混乱之中。人生虽未走到尽头,但失望、沮丧的情绪却充斥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于是乎,“难得糊涂”的书法作品四海泛滥,糊涂的学问五洲尊奉。然而对于糊涂学这一古老命题的阐释,正可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其实,糊涂学并非神秘而又高深莫测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人生当中随处可见的学问,回望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的传统文化,他们早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个困惑,并提供了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贯通的答案。

儒家说:“限我”是糊涂。

道家说:“无我”是糊涂。

佛家说:“忘我”是糊涂。

兵家说:“胜我”是糊涂。

每个人对于糊涂,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感悟。糊涂是一种淡定的心态、一种做人的智慧。世上许多事,没有必要搞得那么清楚,偶尔糊涂一次又有什么大碍呢?

世事风云变幻莫测,该聪明时得聪明,该糊涂时得糊涂。该聪明时犯糊涂,就会失去机遇;该糊涂时却聪明,就会引火烧身。做人者,聪明不如糊涂,守拙若愚,看似很木讷,实则胜过所有的聪明之举。

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的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哲学28你不快乐,是因为斤斤计较哲学28

你不快乐,是因为斤斤计较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某天早晨,某禅师带着小徒弟去江边散步,适逢一个船夫将泊在沙滩上的渡舟推向江里,准备载客渡江。小徒弟见了赶紧问师父:“师父,刚才船夫把小船推入江里时,江滩上的螃蟹、虾、螺等被压死了不少,这是乘客的罪过,还是船夫的罪过?”

禅师说:“既不是乘客的罪过,也不是船夫的罪过!”

小徒弟:“既然两者都没有罪过,那是谁的罪过?”

禅师:“是你的罪过!”

禅师为什么说是小徒弟的罪过呢?因为他斤斤计较,动辄归罪于人。

生活中,人们常用“滴水不漏”一词来形容某些人做事高明;佛经中也常用“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来形容那些慈悲的高僧大德的修为之高。然而有谁能完完全全做到滴水不漏吗?没有。就比如“扫地不伤蝼蚁命”吧,只要扫地,理论上就一定会伤害到一些小虫子。即使有人碰不到,但人总要喝水吧,水中也有数不清的细菌,那人活着岂不是就是罪过?罪过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是无心之过。既是无心,就情有可原。

哲人说:幸福不是因为你拥有得多,而是你计较得少。圆满当然更是如此,不要说世上没有绝对圆满,就算有,你也计较不来。所有的计较,无论是跟别人计较还是跟自己计较,本质上都是在与幸福作对。计较多一分,幸福便减一分,而圆满至少减两分。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首先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如果一味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出现问题,处理事情时也会抓不住重点,因小失大。

做事情一定要抓主要矛盾,抓根本、抓重点、抓关键,基本上等于抓住了成功。有些人常常为一些小事而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这样的人很难获得成功,也不会幸福。

他的生活都被一些琐碎的事填满了,哪还有幸福降临的余地?用老百姓的话说,不要太“事儿妈”,活简单点、活大度些,你和身边的人就都会快乐点儿。

著名作家肖剑说:“很多时候,让我们疲惫的并不是脚下的高山与漫长的旅途,而是自己鞋里的一粒微小沙砾。”幸福躲藏在每一件小事背后,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忽略那些小事,直奔它们。

哲学上有一个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乃至累赘,必须无情地“剃除”。生活中,不论你面临什么问题,都应当这样问问自己:“什么是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我这样做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是会把问题更加复杂化?”剔除那些该剔除的东西,就像剔除我们的胡须,幸福未必到来,美满未必会来,但我们至少会活得精神点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都是由无数的小事组成的。影响我们心情的,也往往是一些非常微小的事情:例如,早上上班时遇到堵车,工作中被主管批评了一顿,回家后发现孩子正在看动画片没写作业……诸如此类,只要你生气,就有生不完的气,我们就会永远处在苦闷和气愤之中。

所以,提升幸福指数,就是千万别斤斤计较那些烦人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