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的技巧(1 / 1)

在有关商业谈判的论著中,“策略”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关于谈判的原则的、整体的、方针性的方法和措施;二是指针对具体时机、场合和状况所采用的手段和对策。前者可以称为谈判战略,后者则可称为谈判战术和技巧。

实际上,战略是在谈判中采用的各种战术的组合,而战术是为了实施战略使用的各种手法。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某一特定的行动究竟是战略性的还是战术性的,通常很难说清楚。我们下面要讨论的策略,是从商业谈判战术意义上来讲的。在谈判中,正确地运用各种策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谈判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谈判的策略。谈判口才的策略不胜枚举,根据双方所处的地位,概括起来可分为攻势策略和防御策略两大类。

1.攻势策略

当谈判的一方实力较强,处于主动地位时,可以发起攻势,迫使对方做出更大让步。

(1)软硬兼施

同一谈判班子中,某人扮演固执己见的顽固角色,而另一个人则扮演通情达理的老好人角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两人一唱一和,如唱双簧,虚实难分,软硬兼施。人们无法对帮自己说话的“好人”产生反感,从而撤掉自己心理上的警戒线,这是一种常用且很奏效的策略。

(2)反向诱导

为了说服对方接受某主张,可以提出一项恰恰相反的主张,即逆向谈判法。有的谈判对手总怀疑对方,犹如正在闹离婚的夫妻一般。这时,就很难说服他们相信自己建议的诚实性。为此,故意提出一条截然相反的建议,反而诱导对方接受先前的建议。

(3)最后期限

大多数谈判,通常是到了谈判的最后期限或临近这个期限才达成协议。如果在谈判开始时规定最后的期限,也是一种谈判策略。心理学专家指出:当某一最后期限到来时,人们迫于这种期限的压力,会迫不得已改变自己原先的主张,以求尽快解决问题。

在谈判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在谈判开始时,就告知对方最后期限。对方对此并不注意,但随着这个期限的迫近,对方内心的焦虑就会渐增,并表现出急躁不安。到了截止期这一天,这种不安和焦虑就会达到高峰。

2.防御策略

当谈判中的一方处于被动局面时,就采用防御策略。

当对方处于绝对优势时,通常会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要先发制人,抢先开出条件,并以此作为谈判的基础。

谈判的目的就是要使双方得到利益上的满足。当谈判出现僵局时,在重要问题上仍然要坚持立场,而在次要利益上再三做出让步,佯作力不克敌之状,给对方以满足。

如果在谈判过程中,对方趾高气扬,宣扬自己的优惠条件从而压迫你时,你要根据自己掌握的详细资料,采用抑扬对比策略予以对付。

“抑”是贬低对方所说的条件,“扬”是适当时略加夸张突出己方优点。

有一种舞蹈动作,看起来在后退,实际上还在原地。在谈判中也可做出这种无损失让步,让对手感到满足。

那么当对方实力雄厚、咄咄逼人时,怎么办?可以虚设后台,拒绝对方,并把责任推给虚设的后台身上。例如,向对方讲“管理者有指示”或“合伙人不同意”等,这样,可以将自己的处境转劣为优。

当对方占据主动权,己方一时不能接受对方的要求出现谈判僵局时,要采用缓兵解围策略。例如,宣布休会,即暂时中止谈判,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制定应付的策略,这样通常能使谈判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在商业谈判中,通常出现僵局,双方因为某个问题而争论不休时,如果没有一方愿意做出让步,那么谈判是不可能成功的。让步是保证谈判获得成功的原则和策略。在谈判中让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让步,都要考虑其对全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