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必须与陌生人打交道。与陌生人对话,刚开始由于双方素不相识,没有了解的基础。如果不注意谈话技巧的一些基本要求,陌生人之间是很难交流起来的。我们想要把陌生者变成老朋友,必须在缩短距离上下功夫,力求在短时间里了解得多些,在感情上融洽起来。常言说“一见如故”,陌生人要谈得投机,就要在“故”字上做文章,变“生”为“故”。
1.洞幽烛微
与陌生人交谈前,要采取多种方式,尽可能地多了解对方;再把所获的种种细微信息加以分析,由小见大,见微知著,以此作为交谈的基础。
如果你将会见一位陌生者,你应该预先探听一下对方的有关情况。如关于他的职业、兴趣、性格、过去的历史等,知道得越详细越好。当你走进那位陌生者的住所时,你要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使你对于他的了解更多一点。
如有人拜访一陌生人时,见他玻璃板下压有“制怒”二字,便猜测他有克服易怒的要求,便与他谈了一些古今名人制怒而成大事的实例,双方感情上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2.适时切入
与陌生人交谈时,要看准情势,不放过任何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适时的“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引发谈话兴趣。据说日本有位众议院议员,有次去中东私人旅行,他遇到了当时人称“不好惹”的埃及总统纳赛尔。作为陌生人,这位日本议员是这样开始交谈的(谈话重点):“蒙您百忙中接见,衷心感谢。尼罗河和纳赛尔这两个名字在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您为纳赛尔总统,倒不如称您为上校,因为我和您一样,都和英国作过战,而且都是上校军衔。英国人称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说我是‘马来西亚之恶虎’。我读过阁下所写的《革命的哲学》,充满了幽默感,让人爱不释手,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仅仅是鼓噪实力至上而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位议员的话,句句打动了纳赛尔,在纳赛尔的内心引起了共鸣。纳赛尔笑着说:“嗯,我所写的《革命的哲学》,那是革命后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
议员接上话茬又说:“对啊,我们做军人的,除了实力之外,还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整个战争时期,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自我防卫,但我现在已不需要了。阿拉伯人为了独立而战,也是为了防卫,正如我身边的短刀。”
纳赛尔大喜,说:“阁下说得很好,欢迎你以后每年来一次开罗。”交谈至此,愉快、融洽的气氛已经形成。这个议员的成功,就在于看准情势,适时切入,善于找到彼此的共同话题。
3.借用媒介
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本厚书,可问:
“这是什么书?这么厚!您一定十分用功!”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兴趣,通过媒介物引发他表露自我,交谈便会顺利进行。
如果遇到那种比你更害羞的陌生人,你更要跟他先谈些无关紧要的事。如天气之类,让他心情放松,以激起他谈话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