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为何会插在牛粪上(1 / 1)

某报纸曾经刊载过这样一件令人费解的事:

某地区的农贸市场里,有一家卖米的店铺,门口挂着一个特殊的招牌:顾客每买本店一袋大米,都要“搭”一小袋沙子。呵,买东西给钱就是了,竟然还明目张胆地向顾客索要东西?这是什么道理呢?

店主无奈地解释了个中原因:该市场上销售的大米普遍都掺有沙子,掺沙率最高达30%,平均也达到了10%。这家店的店主开始也不愿意昧着良心赚钱,可周围的同行都这么干,他家的生意被排挤得举步维艰,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了。

在无情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压力面前,他选择了同流合污。可是,店主的内心还是很纠结,实在不愿意看到白花花的大米里掺着沙子。于是,他就想了这么一招。

有人指责店主说,他的这种行为和明抢没什么区别,店主却反驳道:“真正缺德的是那些把沙子掺进大米里的人,我也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我这么做,就等于把沙子给你们捡出来了,不硌你们的牙,省了你们的事。再说,我也就搭了个市场上的平均数啊!如果不搭这沙子,我哪来的生意啊!我靠什么生活下去啊?”

这种现象叫作“劣币驱逐良币”,它描述的是一种历史现象:在铸币时代,倘若市场上有两种货币——良币和劣币,只要两者所起的流通作用相同,人们就更倾向于使用劣币,而把良币收藏起来,或者积累多了再铸造成数额更多的劣币。时间久了,良币就退出了市场,只留下分量不足的劣币在市面上流通。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愿意使用“坏”钱,不愿意使用“好”钱,结果坏的就把好的排挤出了流通市场。想想看,你在掏钱包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习惯先花破旧一点的钱,留下票面比较新的钱币?

道理都是相通的,把劣币驱逐良币的模式移到感情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鲜花总是插在牛粪上,巧妇常伴拙夫眠!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会想不通,为什么许多漂亮的姑娘会嫁给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如自己的人?而那些各方面条件很好的男人,却又娶不到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女性?

其实,这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在爱情博弈论中,由于不了解对方的心理及处境,继而产生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不敢轻举妄动,而那些本来无一物的人却会选择放手一搏,结果赢得胜利。

我们可以把男生和女生分成ABCD四个等级来看。由于男性的控制性倾向,使得他们一般会降格选择异性伙伴,因此现实中的典型配对是:A男+B女,B男+C女,C男+D女,唯独剩下A女和D男。

毫无疑问,A女就是我们说的“鲜花”,而D男就是我们说的“牛粪”。A女心里很确定,D男是没什么市场的;而D男也确定,A女肯定是追不到的。这就导致了两个最有可能的均衡策略:在某种情况下,A女若是选择D男,D男肯定会接受;D男去追求A女,肯定也不会有结果。反正D男也没市场,追不追A女都不会有损失,所以D男出于无聊或其他动机,还是有可能会去追求A女的。

A女本身条件好,那些条件和她差不多,或是比她更优秀的男生,往往不会选择她,他们总觉得:“她条件那么好,怎么可能看上我呢?怎么可能没有追求者呢?”毕竟,男性在感情中更期待被女性认同和尊崇,他们担心在A女这里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A女在择偶这件事上,自然很重视稳定性,期待被呵护、被照顾。她们心里也会认为:太优秀的男性,身边肯定不乏美女,他们一定是自命不凡的,如果跟他们在一起,他们会觉得是自身吸引力大,是理所当然的,难有感激之情。况且,那么优秀的人,面临的**也更多。

D男的情况就不同了。D男无比珍惜A女这样的“鲜花”,如果能跟她们在一起,D男会心存感激,这就满足了女人被重视、被欣赏、被呵护的需要,而这样的关系也更容易幸福美满。所以,D男的放手一搏,往往就抱得美人归了。

在外人看起来不太般配的“鲜花牛粪”组合,虽然与传统的“男才女貌”有点相悖,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就很容易懂了。当然,人心万变,凡事都有例外。不是所有的“鲜花牛粪”都是美满的,也不是所有的“俊男靓女”组合都靠不住。婚姻是否幸福美满,不是由外表决定的,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还在于经营。

这里只是提醒大家,在择偶的时候,不要单看外表。遇到了优秀的对象,别被对方的外表吓退,要从双方的价值观、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如果你是D男,大胆去追求喜欢的A女,只要你是真诚的,也可能有好的结局。如果你是A女,多点自信和对他人的信任,敢于自我突破,也能实现相对较优的组合。

说到底,“鲜花”也好,“牛粪”也罢,在爱情的博弈里,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尽可能掌握对方更多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先动优势,主动出击。这样,才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