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让孩子拿着一个大碗去买酱油。孩子到了商店,给了卖酱油的人2毛钱,酱油装满了整个碗,但打酱油的舀子里还剩下一点儿。卖酱油的人问这个孩子:“剩下的这点儿酱油,往哪儿倒呢?”
孩子说:“您往碗底倒吧!”说着,孩子把装满酱油的碗倒了过来,用碗底的凹槽装回剩下的酱油。碗里的酱油全都洒在地上,可这孩子却全然不知,端着碗底的那点儿酱油回家了。他心里还颇为得意,想着母亲会称赞他机灵,把碗的上下都给利用上了。
回到家后,妈妈问他:“孩子,2毛钱就买这么点儿酱油吗?”
小孩得意地说:“当然不是,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你看……”说着,他又把碗翻过来,结果碗底的那点儿酱油也都洒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故事的时候,人们大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孩子企图把碗的全部空间都给用上,把所有酱油带回家,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然而,置身于现实的情境中,很多人却会忘了这个故事,不自觉地犯和故事中的小孩一样的错误,企图把所有的赢利空间都利用上,尽可能多地获得一些东西。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和代价的,用碗底装酱油的代价就是,把碗里的酱油都洒了。但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酱油也洒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保护好碗底的那点酱油。遗憾的是,很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会犯和故事中的小孩一样的错误,由于无知或想要挽回错误的冲动,把碗翻过来看,结果碗底的那点儿酱油也洒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这场博弈中,有些“酱油”洒掉了,无法挽回,最明智的选择是抑制住自己把碗再翻过来的冲动,避免失去更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了一件事,在检讨过后,全力以赴地去做下一件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