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善用换位思考,柔和地让对方放下成见(1 / 1)

德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他们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给每人一百美元去赌钱。在进入赌场之前,测试者对其中一组人说:“如果你们选择不堵的话,你们会失去百分之六十的钱。”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去赌了。测试者又对另一组人说:“如果你们选择不赌的话,你们就会得到百分之四十的钱。”结果,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进赌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它阐述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在处理任何事情时,由于认识和思考的方法不一样,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引出的结果也可能既然相反。这也提醒我们,在谈判博弈的过程中,不能只想着自己的立场,适当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

这需要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的内心世界连接起来,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换位思考体现出的不仅仅是理解,还有对他人的关爱。当然了,有时也是跟对方拉近关系、化解矛盾的一种博弈策略。

有一户法国人家想在城里租房子,跑了一整天,总算找到一栋要出租的房。丈夫敲开房东家的门,询问是否可以把房子租给他们。房东是两位老人,看着眼前的这对夫妇带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摇了摇头,礼貌地回绝了他们:“不好意思,我们不想把房子租给带孩子的租户。”

刚刚萌生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夫妇两人很遗憾,只好准备离开。出人意料的是,孩子竟然拉住父母,说:“让我试试。”他敲开房东家的门,见到房东后礼貌地说:“老爷爷,我想租这个房子。我没有孩子,只有两位老人。”房东听了这番话,笑着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同样一件事,成年的父母没有做到的,五岁的孩子却做到了,问题出在哪儿呢?其实,最为关键的点就是,孩子从房东的话里琢磨出了房东的心理:房东不愿意将房子租给带孩子的家庭,就是担心小孩子不懂事,影响到自己休息。

孩子捕捉到了这个信息,站在房东的立场上转换了请求的方式:“我没有孩子,只有两位老人。”孩子主动在房东面前表现出了自己机灵懂事的一面,消除了房东内心的顾虑,让房东改变了主意。

学会换位思考,可以打破局限性。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柔和地让对方放下成见,效果远比争论好得多。要做到这一点,知彼知己就显得格外重要。当你想要说服谈判对手做某件事,在开口之前最好先问问自己:我怎么样才能让他愿意做这件事?

心理博弈的高手,都懂得从对方的需求出发,设身处地地去思考问题。事实上,也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更有可能制定出容易打动对方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