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更年期也可能导致抑郁症(1 / 1)

中年男人承受着巨大的职场压力和家庭压力,急需得到排解,然而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传统观念,让这些家庭的顶梁柱有了眼泪也只能吞到肚子里,日子久了,男性更年期抑郁症就出现了。

刘先生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53岁,近两年来,常常觉得心慌、胸闷、坐立不安、整晚睡不着觉、出汗很多、平白无故地感到脸红,大便也不正常,不是腹泻就是便秘,情绪波动大,家人和同事都觉得他像变了个人似的,火气大了不说,还经常冲身边的人发“无名火”,他自己也常对自己的情绪感到莫名其妙,但就是无法控制住,一开始他以为是工作太繁忙引起的,于是有意减少应酬,注意休息,少抽烟少喝酒,结果情况并没有任何改善,接着他到当地的一家三甲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心电图、CT、性激素检查几乎该做的和不必做的检查他都做了,连同住院费总共花费了2万多元,但就是没有检查出任何异常。

这是最普遍的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从生理上来说,这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经常出现头晕、出虚汗、失眠、不想吃东西等情况,男性更年期是由中年过渡到老年的一个必经生理阶段,它没有明显标志,只是反应有轻有重,男性更年期一般从55岁开始,60岁以后更明显,随着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垂体、肾上腺等的变化,导致整个内分泌紊乱,出现情绪、心理上的变化,而心理上的变化更大,表现出来就是莫名其妙地烦躁、爱发无名火,尤其是平时脾气特好的男性,这时候会出现空前的暴躁,工作中有时思虑过度,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感到莫名的恐惧,太过紧张的话,还会产生心悸、耳鸣、眼前发黑等情况,每天都很疲惫,一到家就觉得浑身没力气;如果已经退休在家,会有些许失落感,觉得自己退休没事做,总丢三落四,体力下降,挫败感强。

如果更年期综合征所表现出的情绪障碍控制不好,再加上一些外来的压力,很容易使这种障碍进一步恶化,上升为更年期抑郁症,因为社会地位、责任的不同,来自社会、工作、家庭的压力让男性的心理负担过重,而一些外在的影响,比如生病、失业等突发事件,如果自己控制不好,都会导致更年期抑郁症。

虽然更年期综合征演变成抑郁症的概率一般只有20%,但是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概率却最高,因为通常他们对什么都没兴趣,总是表情沮丧,不断自责自己这儿做得不好,那儿做得不对,身体上的表现容易走极端,要么一口饭不吃,要么吃得特多,尤其是睡眠不好,夜里睡不着,容易早醒。

除了心情抑郁,他们还时常疑心自己有病,总觉得浑身别扭、哪儿都疼,虽然到医院检查都没事,但稍微有点不舒服,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如果发现丈夫或父亲出现了这种比较抑郁的心理状态,最好是及时向心理医生咨询,不过,如果他觉得自己哪里不舒服,在没有确定是否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幻觉之前,一定要先到医院做检查确诊。

为了防止男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产生,男性及其家属要做好预防和调节工作:

首先,控制情绪,自我调节,过了50岁的男性,应该意识到自己可能要进入更年期了,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最好能以静制动,保持心理稳定,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因此快进入更年期的男性,最好能学一点更年期常识,了解自己生理和心理发生的变化,然后泰然处之,对已经进入更年期的男性来说,控制情绪首先要学会制怒,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男性本来就容易发怒,再加上更年期内分泌紊乱,就更容易动怒,意识到自己进入更年期,要刻意地把什么事都看开,别什么事都斤斤计较。

努力向乐观、开朗方面调节,处世待人的时候心胸开阔点,要拿得起、放得下,千万别把自己闷在屋里想心事,要强迫自己找排解的方式,当伤心、焦虑、生气的时候,最好能转移注意力,尽量多做户外活动,最好是根据自己以前的兴趣,一定要动起来,因为户外不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而且还可以通过活动来调节植物神经,达到心情愉悦的目的,另外,除了多玩多动调节心绪之外,心里别憋事,都发泄出来,一方面,遇到事情如果能变换角度想问题,就是自我解脱的一个好办法;另一方面,要么和家人、知心朋友倾诉一通,要么大哭一场,这种方法对更年期男性的心理保健来说,大有好处。

其次,更年期男子的配偶、子女都要懂得并理解男子更年期的身体机能特征,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搞好家庭成员的关系,这是保证更年期男子心理正常的重要条件。

对更年期患者来说,无论从预防还是从调节的角度看,都应积极地摄入维生素B,人体缺乏维生素B,会导致神经过敏,易于兴奋,易于疲劳、情绪不稳,一般也是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与更年期综合征有密切关系的,除维生素以外,还有优质的蛋白质,由睾丸产生的男性激素通过肝脏转换成女性激素,以维持人体内性激素的综合环境,因此拥有一个健康的肝脏,本身就可以起到预防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为此,处于更年期的人应多摄入含丰富蛋白质的鸡蛋、牛奶和牛肉等,总之,男子到了更年期更应注意安排好工作与生活,做到起居、饮食、工作有规律;体力或脑力负担不过度,也不过于安逸;工作时间集中精力,业余时间多从事一些感兴趣的有益活动,症状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症状严重的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睾丸酮之类的药物,或是益髓添精、补益肾气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