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号心理杀手(1 / 1)

据《欧华报》报道,截至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抑郁症至少影响了322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4%,广州一位曾经发誓要珍惜宝贵的生命,用一切办法劝阻别人结束生命的人———陈云清,竟然悬梁自尽,陈云清是《珍惜生命———论中国的自杀问题》的作者,这本洋洋十万言研究自杀问题的著作,列举了大量中国古代、十年浩劫期间和当前形形色色的自杀事件,分析了自杀的类型、性质以及对它应该采取的态度,他还是我国第一个防治自杀机构———广州市“培爱”防治自杀中心的组织者和负责人。

陈云清为什么会走上自尽之路呢?

一位心理专家说:“求生是人的本性,毁灭自己的生命,不论有多少理由,都是不正常的行为,是精神支柱的崩溃,”陈云清是一位研究防治自杀问题的专家,但他的自杀并不奇怪,因为他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是导致自杀概率最高的心理疾病,病人的情绪持久地低落,万念俱灰,病情越重,越不愿治疗,不能指望他个人的力量战胜抑郁症,因为它是一种病,截至2017年10月,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亿多人患有抑郁症,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

受煎熬于抑郁症状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不少病人,长期夜不能寐,或陷入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睡眠障碍,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而久治不愈,病人存在各种躯体症状,服用多种药物而无效果,却未想到这是隐匿性抑郁症,儿童和青少年中,抑郁症患者亦为数不少,常表现为学习困难、成绩不佳和情绪障碍,家长与教师应对此加以重视。

不要以为抑郁症患者必然会表现出情绪低沉、抑郁等明显外表特征,“一看即知”,事实是,许多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常常外表如常,而内心十分痛苦。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称抑郁症为“黑狗”,他以亲身体验告诉公众:“要是‘黑狗’开始咬你,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要是严重的征象已经持续了数周,而且还有自杀念头的话,那就该赶快去看医生。”

广州著名心理专家施梦娟说:“凡有悲观、消沉与自杀意念的人,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思想问题’,亲友及社会都要理解及关心他们,警惕‘抑郁症’的可能,及早诊治,所幸的是,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效果很好,对绝大部分病人有疗效。”

抑郁症会使你觉得疲乏无力、无价值感、无助和绝望,其实,这些症状并非全部由精神刺激所致,最新国际医学研究表明:以血清素为中心的大脑“生物胺”相对或绝对不足,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故而积极而有效的抗抑郁剂治疗,会逐渐使抑郁症的患者恢复健康,现代医治抑郁症的药物,已发展至第4代和第5代,通过3个月治疗,90%以上的病人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当然,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