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适制各有异(1 / 1)

懂点茶道 耕而陶 731 字 7天前

在前面我们知道了中国是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下面再来聊聊茶树的划分及适制茶叶方面的小知识。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三大无酒精饮料,分别是茶、咖啡、可可。茶发源于中国,是大家早就习以为常的日用饮料,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对它存在着一些基本认知错误。有个朋友这样说,绿茶就是长在绿茶树上的、红茶就是长在红茶树上的,黑茶就是长在黑茶树上的……他这么说的意思是:有一种树,这种树的名字叫“绿茶树”,在那上面长满了树叶,从这棵“绿茶树”上摘下来的叶子,就叫绿茶,就是咱们喝的绿茶。还有一种树,这种树的名字叫“红茶树”,在那上面长满了树叶,从这棵“红茶树”上摘下来的叶子,就叫红茶,就是咱们喝的红茶……懂得相关茶知识的人听到这个说法,真是觉得可笑。那他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是因为这位朋友不了解茶树的划分方式和六大茶类的分类方法,故而如此。

先说茶树的划分。一般来讲,当我们对一类茶树进行描述的时候,是从四个不同方面的划分来进行组合描述的。

第一种划分方式是根据茶树的繁殖情况,分为茶树有性系品种与茶树无性系品种两类。

第二种划分方式是根据自然生长情况下茶树的高度和分枝状况将茶树分为:1.乔木型茶树。它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在3米以上;2.灌木型茶树。茶树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树冠矮小,通常树高1.5米左右;3.小乔木型茶树,树高和分枝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通常树高为3米左右。

第三种划分方式是以茶树成熟叶片的叶片面积来划分的。一般说来,茶树的成熟叶片面积小于20平方厘米的就叫小叶种茶树;成熟叶片面积在20~40平方厘米的,属于中叶种茶树;成熟叶片面积在40~60平方厘米的,属于大叶种茶树;成熟叶片面积在60平方厘米以上的叫特大叶种茶树。

第四种划分方式是按春茶萌芽的早晚来划分,分为特早生种、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

当我们对一棵茶树进行描述时,会用上面四个划分方法进行组合描述。比方说描述“迎霜”,就说它是茶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描述“龙井”,说它是茶树有性系品种,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接着再来聊聊六大茶类是如何划分的。六大茶类就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这六大茶类是依据茶叶加工方法及其所导致的茶树鲜叶中茶多酚的主要物质,即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的氧化程度的不同来划分的。茶叶中存在着一种酶叫作多酚氧化酶。茶多酚和多酚氧化酶平时在茶叶内部是不碰面的,就像住在一个大院子的不同房间里。通过制茶工艺我们可以把房子之间的墙壁打开,让它俩相见。多酚氧化酶一碰上茶多酚就会发生酶促反应,促进茶多酚的氧化。黑茶特殊些,属于后发酵,它不是茶叶自身多酚氧化酶对茶多酚的氧化。黑茶通过杀青,钝化了鲜叶内的多酚氧化酶。接着经过渥堆环节,茶叶接触空气中菌群代谢产生的胞外酶并经由这些酶对茶多酚进行氧化。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工艺对茶树鲜叶进行加工,工艺的不同,就导致了对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进而划分出了六大茶类。

绿茶可不是长在一棵叫作“绿茶树”的树上的。而是说无论从哪一棵茶树上摘下来的鲜叶,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都能制成白、绿、青、黄、红、黑六类茶。只是由于茶树品种及品质的差异,有的茶树品种只适合做一种茶,有的可以做两种或两种以上。比方说用云南的大叶种做成绿茶来喝,它就太酽、太苦涩,还是小叶种做绿茶好喝。武夷桐木关虽然以产红茶而驰名,但是用它那里的茶青来做白茶,依然非常好喝。刚刚接触茶的朋友把这些基本知识搞清楚,对茶的后期学习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