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饮用要健康(1 / 1)

懂点茶道 耕而陶 1364 字 7天前

我们喝茶,不但要喝健康的茶,还要学会如何健康地喝茶。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茶、讲茶文化,讲这些首先要讲健康,不讲健康的茶、不讲健康的茶文化是不正常的,脱离健康谈这些,本质上是错误的。

几天前无事,去茶城遛弯儿,听到一片吆喝声:“买吧,买吧!天冷要多喝红茶,红茶是全发酵茶,最养胃了,对身体益处多多呀!”我听到这些就别扭,明明茶不养胃,或者说世界上就没有能养胃的茶。且茶不能过量饮用,过则伤身,可还有人会“劝君更尽一杯茶”,要么是真不懂,要么是因商业目的而为之。但结果真的会让一些对茶认识不深,本身又有肝、胃病的朋友得不偿失。只要茶中含有咖啡碱跟茶多酚,那么就一定会对胃和肝脏造成刺激。只能说根据这二者含量的多寡,对胃、肝脏造成的影响是不是人体能承受的,或者说是无害的,而绝不存在养不养胃之说。

我们知道茶叶里面含有一种物质叫茶多酚,茶多酚不是单一的,它是茶叶中所有酚类物质的总称,在茶叶里有30多种酚类物质。我们平时喝的六大茶类就是按照茶多酚中的主要物质即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的氧化程度来划分的,这才确定茶叶分白茶、绿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茶多酚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36%,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大致占茶多酚的70%~80%。大家都说红茶是全发酵茶,这个是不准确的,实际上红茶的氧化是多酚物质中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黄烷醇类的氧化,所以这个氧化并非是茶多酚的全部氧化。根据实验室数据结果显示,红茶茶汤内的水溶性茶多酚的保留量一般在 50%~55%。也就是说,成品红茶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茶多酚没有被氧化,这样的话,过量饮用红茶还是会伤及肝脏。另外,上述数值也预示了随着后期存储,红茶依然会有很大的转化空间。之前讲过,茶里最独特、最重要物质是咖啡碱,咖啡碱过量会刺激胃、伤害胃。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什么是后天之本呢?就是说要健健康康地活着就得吃东西,而吃下去的东西是需要脾胃的运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脾胃运化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营养的吸收,人还能健康吗?

给大家说个小方法,如果红茶是全发酵茶,那么就是说茶多酚全部氧化掉了,那就取5克红茶放在一个杯子里闷泡5分钟,然后尝一下这个汤水。如果汤水有涩味,那么一定是含有茶多酚的;如果有苦味,那么一定是含有咖啡碱的。事实上这个汤水一定是苦涩的,只不过根据红茶等级、工艺与氧化程度高低的差别导致不同红茶苦涩程度不同而已。有人说,我喝了好多年红茶也没被咖啡碱、茶多酚把身体喝坏啊?这不是因为茶不含有这些东西,而是因为喝的量不够多,说明你平常把握的饮茶量还是合理的。物极必反,跟吃药一样,在剂量内就治病,超了就可能致命。只能说在没有健康饮茶概念的情况下身体还没出问题,真是万幸!

日常生活中,还有些与健康息息相关的饮茶常识值得我们注意。

一、每日用餐后,食物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内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里的滞留时间有两三个小时之久。饭后立即饮茶,对人体有三个不利影响。首先,汤水会冲淡胃内起消化作用的胃液;其次,茶汤里面的茶多酚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第三,茶汤与蛋白质会结合成鞣酸蛋白,鞣酸蛋白有收敛止泻的作用,能抑制肠道蠕动,使肠道蠕动变慢,这样就延长了肠道的排便时间。粪便中需要尽快排出体外的有毒物质得以长时间停留在肠道中与肠道持续作用,其结果可导致肠息肉增长甚至恶变。如果总是在饭后立即饮茶,养成习惯后还会造成肝脏的营养不良。肝脏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人体的解毒功能和脂类代谢。所以饮茶要尽量安排在用餐两个小时以后。

二、生活中有些朋友喜欢饮用黑茶,这就要对一些用粗老原料所制的黑茶的饮用量有所把控。因为在粗老茶叶原料中,氟的含量是很高的,有些老叶片的含氟量能达到嫩叶的数十倍之多。茶里面的氟易溶于水,在5分钟、30分钟内氟的浸出率分别为70%、90%,长时间煮饮下浸出率能达到98%。长期超量摄入氟会导致骨骼变形、牙齿脱落、甲状腺肿大等诸多疾病。我国卫计委对每人每日氟摄入量的规定为3.5毫克。以农业农村部2003年颁布的茶叶生产标准对氟化物(以F计)规定的小于等于200毫克/千克为准,12.5克干茶每日氟摄入量为2.5 毫克,看得出每日12.5 克的干茶用量是安全的。但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从其他饮食及水中对氟有所摄入,这些摄入约为1毫克左右,所以对于单一饮用粗老的黑茶类来讲,每日饮用量要适当降低,个人认为控制在6克以内为宜。

三、人的口腔跟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之间,能耐受的高温在50℃~60℃。当口腔感觉到很烫时,温度大多已在65℃以上了。经常吃烫食的朋友,口腔习惯了高温,在食物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实际损伤已经存在了。在接触到65℃以上的热食、热饮的时候,食管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经常烫伤食道黏膜,就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加食道癌变的风险。所以我们应该以饮用50℃以下温热的茶汤为宜。

四、通过饮茶来实现茶中营养物质对人的预防保健功效就必须让茶汤在人体内保持一定的浓度。根据茶学前辈陈椽教授的研究,每人每日饮用干茶量最好不要低于5克。《黄帝内经》里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又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圣人不治已发生的病而倡导未病先防;不治理已形成的动乱而注重在未乱之前的疏导。假如疾病形成以后再去治疗,动乱形成以后再去治理。这就好像口渴才去挖井,发生战争才去打造兵器,那不太晚了吗?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注重养生,每天可饮用适量的茶汤防病于未然。

叔本华说:“我们的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愉快情绪,而愉快情绪又取决于我们的身体状况。”全球化、工业化使得社会节奏加快。人生上半场牺牲健康换取财富,人生下半场尽量不要再用赚来的钱买健康了。所以,对自己、对家人最大的负责就是保持身体健康。可以拼尽全力,但千万别拼命。节奏,能慢就慢,至少学会短暂的独坐静处,让心放松一下。要合理饮食,要保持适量运动,要学会养生。养生是用来预防疾病的,是几千年来传统医学通过对自然和人体生命规律的体察、反思,进而获得的一门学问。不少人对“养生”两个字的理解还存在着偏差。养生和生病死亡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在合理养生的情形下,生病、长寿与否是由父母赋予的基因等决定的,不能由此判断养生无用。

清代医家吴尚先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所以不管如何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生活规律有节,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喝好茶、喝淡茶、不喝烫茶,在我看来就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