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企业有创新,金融产业同样也有创新,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创新型小企业为天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01号公路。
这三个关键词意味着距离旧金山50公里的一个小地方。50公里不过是一个县的大小,但就是在这50平方公里的地方有8000多家电子企业,全球前100名的高科技公司约20%落脚在这里:英特尔、思科、升阳、网景、3com……
这里就是硅谷。
——硅谷是一个诞生财富奇迹的地方:从20世纪最后10年到现在,平均每周有近20家新公司成立,每周会有一家新的公司上市,每一个日夜过去就会有62个百万美元的富翁诞生。
——硅谷集中了全世界顶级的工程科技人才,硅谷对他们的吸引力就像好莱坞对全球影迷的魔力一样。如今,硅谷已经被供奉于神一般的科技殿堂之中,全球任何一个高科技领域的顶尖公司,硅谷几乎都有涉及。很多人说硅谷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像机械动力、电气动力一样正在改变整个世界,改变了全世界的工作和生活。
——硅谷甚至也是传统产业的天堂,比如房地产。大家应该也能猜到,只有精英聚集的地方才能支付最高的房价。硅谷——当然也是房地产的天堂,这小小的地方新房开工率一直在全美最高,无论外部经济怎么风雨飘摇,这里的房价从来没有巨幅波动过。
很多人说,人才+全球顶级的大学+全球最先进的理念+全球最优秀的激励制度+全球最高效的政府管理,所有这些创造了硅谷。
但是,所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缺一样关键的东西——资本!
其实,很多科技创新就是Idea,既没有房子做抵押,又没有人作担保,更没有经过市场检验,银行当然就“不感冒”。所以,创业听起来是美好的,但过程是相当艰辛的……
没抵押,没质押,这就能难倒金融吗?
实体企业有创新,金融产业同样也有创新,金融以服务创新型小微企业为天职。当年,银行还方兴未艾,一种崭新的金融形态却已脱颖而出——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美国风险投资协会如此定义自己的行业:风险投资是指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它就是高科技转化为实际利润的催化剂,是当代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典范。
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风险投资意味着多担风险,所谓“高科技”很多也是前景不明。但是,风险投资中的Venture不是纯粹的Risk,Risk只能接受风险,Venture是可以选择风险。
面对风险,投?不投?
为什么必须投小的,真正的创新也有很多是在小企业发生的。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近2000家公司向硅谷投入了近200亿美元的原始风险资本,硅谷之所以被称为硅谷,不仅仅是因为创新能力,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里集中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还因为这里是全球风险投资的圣地。
过去几十年里,硅谷的才华和金融合体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纪,一大批小微企业成长为富可敌国的巨无霸:Apple、雅虎、谷歌、英特尔、微软、甲骨文、思科、国家半导体、Amgen、Genentech……创业者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帝国,崭新的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
金融为何会选中硅谷,因为这里代表着一种人类的精神。
创新,就如同战争中第一个登上敌人城堡的英雄:先登城者,赏万户为侯。榜样的力量永远是无穷的,有了一马当先,就会有万马奔腾。硅谷微电子、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群聚效应就是这么发生的,在风险投资的引导下,一个个小娃娃成长为巨人。
这里的金融不畏惧失败,更不畏惧风险,因为风险的背后是超高的利润,一旦成功就是富可敌国。在硅谷,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从公司创立到上市平均只需18个月,而且时间越来越短。这里没有领导和员工,更没有人的等级之分,今天的打工仔明天可能就是亿万富豪,所需要的只是人的思维和Idea,这就是创造最大价值的服务业。例如,MSN的创始人是一个印度人,从创业到把公司卖给微软不过一年时间,几个小青年的聊天邮件软件交易价格居然突破了1亿美元!
为什么创新容易在小企业实现?
大公司、大企业如同计划经济,难以实现优胜劣汰机制。现在的世界是它们创造的,打破自身藩篱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就算企业家有开天辟地的精神,但是失败的成本也太高;市场可以轻易淘汰一个没有前途的小企业,一个大企业内部却很难容忍革命性的创新项目失败。
对新生公司来说却不是这样的,它们完全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完全是无知者无畏;决策一件事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就算;一旦成功有着无限回报,也就能拥有足够的激励。
除了MSN,还有无数这样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硅谷成为软件园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硅谷兴起,传遍全球,改变了人类生活;1999年,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89%,2000年3月10日,最高位达到5048点,先后有5000多家企业在此上市,成为全球高科技企业的资金血库。
直到现在,不少大公司的技术革新都是在购买小企业的专利,真正的创新很多也是在小企业发生。大公司关注小企业创新,真正的金融也会关注小企业,做小企业、搞创新,前景无限。
为什么说“小的就是美好的”,因为只有小的才是个人天赋可以承担的。有时候创业者动辄将“高科技”挂在嘴边,意思是自己的技术可以建立行业壁垒。在我的眼中,创业者口中的“高科技”不一定如何,创业者技术是可量产、可商业化的项目,只有人才有创造天赋!
所以,人才是风险投资的真谛——投资于人,不投资于技术。风险投资人看重的要么是创业者的创造力,要么是拼搏进取的精神,要么是在某领域的商业天赋,一切归根结底都有且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人。
建立信任,才有融资。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硅谷选择了金融,金融也选择了硅谷,创新如同战争中第一个登上敌人城堡的英雄,金融则是那道奖赏令——先登城者赏万户侯。金融并非不畏惧风险,而是更看重风险背后的高利润,尽管失败一百次,但一次成功就能富可敌国。
如此,点燃凡尘创新之火,必有人类日新月异!
[1] 经济学家皮特·罗素(Peter L.Rousseau,2001)将此现象定义为“金融引导”,将经济加速成长的原因归于金融体系的“大跃进”。
[2] S.D.Chapman.The Cotton Industryin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7:38.
[3]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前期的资本来源初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