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大棋局(1 / 1)

小镇金融学 伍聪 1943 字 7天前

华夏小镇从海外贸易起步,蓬莱是华夏接触世界的第一站,也是世界接触华夏的第一站。

蓬莱岛地理位置优越,是天然的优良港口,短暂的迷茫之后蓬莱岛立刻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为华夏小镇联系世界的桥头堡,华夏的产品通常会先到蓬莱岛,再从蓬莱岛运往全世界,外部世界的产品往往也会从这里中转。

金融与对外贸易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融资就不会有贸易,小岛上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货币兑换商如井喷般爆发,各种金融产品更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除了传统的股票,又出现了汇率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以及围绕这些市场的一系列金融创新。

至于“蓬莱元”的汇率选择,因为国际贸易必须回避货币汇率浮动风险,“蓬莱元”完全一比一盯住“华夏元”,二者休戚相关。蓬莱银行有多少“华夏元”储备才发多少“蓬莱元”,“蓬莱元”与“华夏元”等同于融为一体。

与华夏小镇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不同,蓬莱岛的支柱产业只有贸易与金融,国际贸易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交易所……蓬莱交易所囊括了来自全世界的上市公司,蓬莱指数已经与华夏股票交易所的华夏指数齐名。

如今,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蓬莱岛已经显得愈发繁荣。没有人知道,在繁荣的背后有人已经觊觎这里的财富很久了!

对蓬莱岛来说,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金融和贸易都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地方,与之相伴相生的必然有一个行业,那就是房地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蓬莱岛出现了很多房地产公司,来自全世界的看房者接踵而至,所有的旅馆都住满了人。

——各种财富神话在圈子里流传,1年前买了一块地只要100元,1年后这块地价达到了10000元,是一年前的100倍。财富传说激励了所有人,不管位置有多偏远,只要在蓬莱岛,都会有人去开发,都会被说成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毗邻繁华都市。

——有人用华夏小镇的大家族来做广告,轩辕、太史、南门,这些家族在这片区域都有房产,只要在这里买房,未来可以和这些人做邻居。

——来到蓬莱岛上的所有人似乎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看房、买房,“买到就是赚到”已经是牢不可破的信念。买到房子的人都坐等走上人生巅峰,而没有出手的人则开始焦急地寻找合适目标,喧嚣蔓延到了整个小岛。

没有人想到,醉人的海风会摇身一变成为令人恐怖的飓风。

房地产泡沫兴起的第二年春天,飓风袭击了蓬莱岛南部非繁华区域,所谓的“水上小镇”变成了汪洋大海,强劲的飓风能把钢筋水泥材料像鹅毛一样卷入海中,有的房屋房顶被整体掀起,盛宴就这样突然散去。

没有时间悲伤,一场更大的危机已经拉开了序幕。

没有人想到,蓬莱岛的房价会在数日内下滑80%,蓬莱银行设立以来,蓬莱岛上的居民第一次感到经济的严冬。此时,无论亲水社区还是写字楼,都被卖成了白菜价,人们默默地读着财经新闻,祈祷奇迹再一次发生。

为了应对危机,南门亦菲、太史弘贺和轩辕启恒等人已经来到蓬莱岛,命运一体化的世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必须帮助蓬莱岛度过难关,何况,有消息声称蓬莱岛的危机不是经济枯荣中的衰退,而是有人兴风作浪。

看着面前不再意气风发的长孙东阳,南门亦菲说道:“房价不会无缘无故暴跌八成,没想过一探究竟吗?”

长孙东阳叹了口气,懊恼地说:“海啸后房地产市场确实很低迷,但写字楼空置率只有20%,房价也只跌了三两成。前几天莫名其妙地有人突然降价50%出手,跟着有人连续抛单,没几天整个岛上的地产价格就跌了八成。蓬莱岛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一套房子就是一个家庭几代人的财富,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轩辕启恒曾经在房市跟上官煦炎过过招,更了解他们的玩法,他说:“哪有什么真正的成交,分明是有人自买自卖,因为成交低迷,一栋楼的售价就足以给全市定价了。既然已经在低的价位成交了,其他楼盘就只能照此执行了。”

太史弘贺不是很懂楼市,禁不住问道:“故意把楼盘价格砸下来,这些人怎么会做赔钱的买卖呢?”

长孙东阳苦笑着说:“他们不可能做赔钱的买卖。您知道房地产是杠杆率最高的行业,当年他们用借来的‘蓬莱元’把房子盖起来,现在虽然贱卖,还是马上就能换成‘华夏元’。将来一旦‘蓬莱元’固定汇率被打破后暴跌,就能用极少的‘华夏元’换回‘蓬莱元’,再用‘蓬莱元’还贷款,不但不会亏损,还会大赚一笔。更糟糕的是,挤兑蓬莱银行可能马上就要到来,房市体量实在太大,就算耗尽蓬莱银行最后一分力量也无能为力啊!”

南门亦菲此时开口了:“银行挤兑这个倒是可以放心,我们带足了‘华夏元’,足以应付挤兑。”

大家还是失算了,银行挤兑确实发生了,只不过来挤兑的人并没有要求蓬莱银行把“蓬莱元”兑付为“华夏元”,而是要求兑付“蓬莱元”现金。

稍加思索后南门亦菲便想到了其中奥妙:“对手从来没想过挤兑蓬莱银行里的‘华夏元’,他们的目标是拿到‘蓬莱元’现金,然后藏起来,就能缩小整个外汇市场。举个例子,甲用1元钱向乙买早餐,乙用这1元钱向丙买面粉,丙下午用这1 元钱向丁付车费,丁又用这1元钱买报纸……1元现金实际做了十几元的生意。现在他们把现金藏起来,整个‘蓬莱元’的交易规模就会随之成倍缩小。相反,对手手中现金已经给定,缩小的市场中攻击力就会成倍增加。”

这时候一位员工从门外进来,脸色凝重地递给大家每人一份今天的报纸,头条赫然是醒目的标题——《“房神”上官煦炎向“蓬莱元”宣战,“蓬莱-华夏”汇率将被打破》。

原来,无论房地产市场暴跌还是收购“蓬莱元”本币,始作俑者都是上官煦炎。上官煦炎在小镇第一波挤兑中亏掉了全部身家,作为第一代炒房者,东山再起后又全身而退,金融市场中有“房神”之称。此时的上官煦炎已远非当年只把目光转向货币间的兑换,而是首战即为长孙东阳打造的蓬莱岛。

在文章中上官煦炎提到,蓬莱岛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吸引了大量外部资金,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华夏小镇,又以短期资金为主。短期资金必然赚取短期利益,房地产、金融市场兴旺也就在意料之中,可一旦这种高收益被打破,蓬莱岛的全部资金流就会断裂,“蓬莱元”与“华夏元”间的所谓“固定汇率”也将不复存在。

最后,上官煦炎这样写道:“我想告诉蓬莱岛的人们,你们的经济繁荣演绎从来都不是真实剧本,那是一场为豪门累积巨额财富的闹剧。此时,这场游戏即将结束。即使没有我,我不去攻击你们的汇率,危机照样会发生,危机发生的越晚,损失就越惨重。强者终究还是会出现,我来到这里,就是让你们认清真相,尽早离开迷幻的世界!”

看完这篇极具煽动力的文章,南门亦菲敲了敲桌子:“好手法,文章的数据都是真实的,把所有真实凑在一起就成了错误。蓬莱岛以转口贸易为支柱,贸易资金当然是短期资金,短期资金当然希望追求高收益!只不过,不去人为打破‘固定汇率’怎么会有危机?既然对手如此下作,华夏央行和华夏小镇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蓬莱元’,保卫我们自己的市场!”

《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蓬莱元”》,南门亦菲这句话成了第二天所有报纸的头版标题。当然,跟上官煦炎的文章登上头条一样,都是刻意为之,而且刻意提到这句话出自南门亦菲之口。

上官煦炎对阵南门亦菲,人们都觉得南门亦菲一定会赢!金融市场对决,胜负往往就在于公众的信心。所以,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

专题7-3:

股、期、汇三栖战法

国家之间的金融战争主战场一般在汇市,固定汇率体系之所以称为“固定”,是因为汇率恒定,波动只有万分之几,没有人会疯狂到买固定汇率下跌几个百分点。但是,固定汇率体系一旦被打破,就是几十万点的跌幅(一个基点是万分之一)。 汇率市场至少是1∶10的杠杆,动辄就是几十万亿、几百万亿的交易量,在这个量级上,打破一国固定汇率体系便会毁掉一国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生产的财富。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看报道说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诸国经济倒退了十几年。有人问,不就是一场金融危机吗?怎么能让经济倒退那么长时间?国际炒家攻击下造成的金融危机不比经济循环中的危机,人为制造的危机会在瞬间暴露金融经济体系的所有风险,造成叠加损害,极端情况下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将不复存在。生产体系虽然保留,但海外市场突然消失殆尽,更不用说家庭背负着房地产贷款,而此时房价不足以抵偿剩下的贷款,家庭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从阴影里走出来。

攻破固定汇率制度,最重要的条件是获得充足的本币,否则,抛压的时候没有本币,就等于战场上没有子弹。然而,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最大的本币供应者是母国央行,通过虚构国际贸易等手段拿到几亿、十几亿本币还有可能,让央行对成千上万亿本币流出视而不见基本不可能。

如何拿到本币,就是汇率攻防战中操盘的艺术,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总之,要让母国央行自动吐出本币,其中攻伐也最为精彩。

接下来,便是一个小镇与蓬莱岛联手打破汇率攻击的故事,这种打法如今已相对常见,被称为“三栖战法”。

所谓“三栖战法”,攻击者在汇市、期市、股市同时发动进攻,让被攻击者顾此失彼。对攻击者来说,股、期、汇三个攻击目标任意一方面失利不影响全局;对防守者来说,必须股、期、汇同时反击,三个市场不能有任何一个环节失守,只要一个环节被突破,就会全盘皆输。这是一个“连环套”,保护股市、期市就要维持国内流动性充足,难保汇市;力保汇市又必须维持高利率,就会打压股市、期市。

最擅长这种打法的人莫过于金融大鳄索罗斯,东南亚金融危机索罗斯用的就是“三栖战法”,打破了泰铢固定汇率,紧接着席卷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转过年来又击溃了韩国和中国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