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故乡是中华(1 / 1)

跟几个朋友聊天,其中有一位朋友说起了茶树原产地的话题。他问,有人讲茶树的原产地有可能不在中国而是在印度,对吗?我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茶树的原产地是在咱们中国。对茶树原产地的概念有些朋友还真是模糊。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认为茶树起源于印度,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首先是因为19世纪初英国入侵印度的时候,在印度发现了一些野生大茶树。印度后来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就在印度开发茶区、生产茶叶。为了推销它的茶叶进而垄断全球茶叶成品市场,英国人就混淆视听高调宣传印度是茶的原产地。于是很多人就怀疑茶树的原产地不是中国,很可能是印度。其次,在20世纪的多数时间里,印度都是世界上茶叶出产量最多的国家,这也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茶树的原产地是印度。进入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茶树研究层次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陆续出现,都指向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这个事实。

来看看都有哪些证据能说明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历史上对茶树和茶叶的文字记载情况。唐代陆羽的《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说的是上古时代跟茶有关的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里已经有了“武王伐纣,巴人献茶”的说法。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联合当时在四川巴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共同伐纣,当时巴蜀的民族首领就把茶作为贡品进献给了周武王。《华阳国志》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西周以后,《晏子春秋》《尔雅》《礼记》等书都对茶做了记录。茶在西周时是祭品,在春秋时用于菜食。

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种茶人是四川蒙顶山的吴理真。吴理真首开茶树的人工种植。《四川通志》说:“汉时名山县西十五里的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吴理真其时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说它们“迄今二千年不生不减”。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茶已经变成大众商品了。在四川资阳人王褒写的《僮约》中就出现了“脍鱼炰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的文字。“武阳买茶”的意思是说王褒让家里的佣人赶到邻县的武阳就是现在眉山市彭山地区去买茶叶。东汉华佗说“苦茶久食,益意思”。东汉许慎在其所著考究字源的字书《说文解字》里写道“茗,荼芽也”。

《三国志·吴书·韦曜》说:“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出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晋书》说:“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燕饮,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南朝《世说新语》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北朝《后魏录》说:“琅琊王肃,仕南朝,好茗饮、莼羹。及还北地,又好羊肉、酪浆,人或问之:‘茗何如酪?’肃曰:‘茗不堪与酪为奴。’”《茶经》里也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唐代的一尺大概相当于咱们今天的30厘米,10尺就是今天的3米,那数十尺呢,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么高的树应当是树王了吧。五代毛文锡《茶谱》记:

“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枕蜀冈,有茶园,其味甘香,如蒙顶也。”宋元明清以降,书著记载茶事更多,耳熟能详的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许次纾的《茶疏》、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不一一累述。仅从上面的这些文字记载,就不难看出咱们国家的茶树种植比印度早了数千年之久,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更引起轰动的是,1980年在贵州发现了一颗茶籽化石,经过科研机构鉴定,确认它距今至少已经有100万年了。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这是一个铁的实证,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故乡。

另外从茶叶生物化学的角度也证实了茶树原产地是在中国。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酚类物质,它是茶树新陈代谢的重要成分之一。科学家们通过将不同地区茶树的鲜叶做成绿茶,然后对这些不同地区茶叶中的儿茶素进行化学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贵州的茶树中茶多酚的酯型儿茶素含量比例较低,其他地区茶树中茶多酚的酯型儿茶素含量比例较高。酯型儿茶素是一种复杂的儿茶素,它是在简单儿茶素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云贵茶树的新陈代谢很简单,其他地方茶树的新陈代谢已经比较复杂了。新陈代谢简单这个特征就说明了茶树的古老。所以从生物化学这个角度也证明了咱们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从汉字“茶”的发音来讲,也能说明我们国家是茶树的原产地。事实是,世界上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在古代都是不产茶的。它们最开始喝茶时用的茶叶,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由中国引入。在过去控制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就是两拨人:一拨是广东人,一拨是厦门人。所以各国在与中国进行茶叶贸易的时候,“茶”字的发音要么是从广东发音“cha”,要么是从厦门发音“te”。结果,越南、土耳其、俄国、日本、葡萄牙等一些国家都随了广东发音;而意大利、西班牙、丹麦、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随了厦门发音。这些都是有据可考的。

中国才是茶树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就这么一片小小的树叶,它历经各朝各代,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符号之一。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可清平可富贵,可出世亦可入世。我就想,要是能把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绘成一本书,那在书的每一页中一定都能嗅到茶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