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不痛苦地把英语学习坚持下去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了各种不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我们能给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了吧。但是,先别急着立刻着手学英语,我们先来聊聊“坚持”这件“小事儿”。学习方法再好,如果不能解决“坚持”这个问题,就始终是无效的。
事实上,不管是学英语还是减肥,“坚持”都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大难题。大家如果上过社交论坛,就可能知道“打卡”(4)这种行为。而在各类打卡帖中,最常见的文字和语言情绪应该和下面这段文字相似。
觉得自己很没用……累什么的都不是借口,你上午踩着高跟鞋逛了俩小时怎么不喊累?你洗澡洗两个钟头怎么不喊累?你在“猫组”“潜水”看各家猫咪的照片怎么不喊累?看几分钟音标你居然就睡着了,音标是用来催眠的啊?
这种自嘲的模式并不是很好的激励方式,不停地给自己消极反馈只能使你的英语学习状态越来越糟糕。
那么,真正的正面激励以及可以让你坚持下去的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笔者和英语学得好或者减肥成功的朋友们讨论过很多次这类话题,又阅读了大量类似于The Willpower Instinct(《自控力》)的实用心理学书籍,得出了几个比较容易上手的方法和策略:
策略一:尽量杜绝社交网站的影响
有一种自我监控模式在豆瓣网和人人网上最为流行。以豆瓣网的好习惯小组为例,每天新增的打卡帖成百上千。翻翻以前的打卡帖就会发现,“毅力”和“坚持”这种事情在那里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所有的人一开帖都是决心极大的样子,可最多不到三个月,基本都半途而废了。拿我自己的小组举例,用数据说话,打卡帖应该在100篇以上,而坚持学完的只有“囧囧有神”博士一个人。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学完了我的大部分教程,又用半年时间练习了写作和阅读原版论文教材,英语大成是很轻松的事情,很励志是吗?可看看成功率,竟还不到1%……
首先,打卡帖肯定是有成功的案例的,但成功率实在太低了。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当你下定决心做某件事情(比如戒烟或者减肥)的时候,最好keep it to yourself(只让你自己一个人知道)。因为当你和别人分享的时候,这种分享的行为会造成一种假象和错觉,大大减弱你真正做成事情之后的满足感,继而无法对你的“坚持”产生驱动力,所以在事情做成前不要到处宣扬自己的计划,否则会大大降低你的成功率。
最后,网络论坛最具破坏性的一面是干扰性太强。
一旦持续的注意力分散和精神无法集中成为你的习惯,这个问题就会变得非常严重。
笔者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写作时把网线拔掉,除了迫不得已查阅资料的时候才上一下网,不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根本完成不了这本书。笔者身边的朋友也多是用这种策略。一个朋友大学时干脆把社交网站注销、游戏全删,愣是坚持了两年,最后甚至把电脑锁在学校柜子里,钥匙扔在家,需要上机就去学校机房。他后来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另一个朋友做得更绝,他把家里的网线剪了,把所有游戏、电影、有歌词的歌曲都删了,把智能手机换成“砖头机”,把平板电脑锁在柜子里,在锁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再不学习就拉低国民IQ!”她在BEC(商务英语证书)高级考试中很轻松地获得了A,毕业时很轻松就找到了一份外企的工作。
策略二:用记事本来监控自己的学习流程
任何长期性自我改造和自我学习的过程,都必须在自己的监督和跟踪下完成。如果没有这种自我的观察和反刍过程,就肯定会失败,把这么一个长期的大计划仅仅托付给自己的毅力和坚持力,很明显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所以做记录是非常有必要的。减肥需要定期测体重、量围度,学英语也要定期做记录和复盘。
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记事本,像美剧The Awakening Vampire Diaries(《吸血鬼日记》)里的文艺小姑娘每天写“Dear Journal(亲爱的日记)...”那样,记录下今天都做了什么事情。对自己的日记本倾诉,也是个极好的减压方式。我刚毕业的时候,因为工作压力大,写了满满一大本的日记,现在手机里的app功能强大,推荐大家在手机里装一个离线“笔记本”,每当压力大或者想到什么好点子的时候,顺手记几笔,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压力。
当然,做记录也是有技巧的。技巧有很多很多,这里我们就把几条比较实用的基本技巧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1)先列出整体的学习计划,然后记录完成多少或者有什么新想法。
(2)可以每天一记,也可以两三天记录一次。如果工作太忙,那么周末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好好回顾一下本周的学习历程。等你过了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再看自己的日记,会非常有成就感的。
(3)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成就。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当天,可以自己去庆祝下,并且给那一页加上标签,方便自己随时翻阅,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
策略三:列计划的时候绝对不要自我期望过高
从未有人指出过的一点是:人的willpower(心智力量)虽然从本质上讲和肌肉力量不同,但是两者模式和原理是差不多的。身体病了,我们要看病吃药,心理和情绪出了问题,大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甚至会自我怀疑。
没有人一开始锻炼身体的时候就立刻把健身房全部的器械都用上的,因为这样别说练好身体了,会直接把自己“压死”。同样,很多人在锻炼心智的时候就非常不理智,不重视循序渐进,一开始就直接把大量任务往身上背。这跟你锻炼身体时不慢慢增加杠铃重量,而是直接增加到最大量把自己“压死”是一个道理,所以对心智的培养也一定要合理、循序渐进地进行。
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计划实施之前对自己认知过高,并且高估自己的毅力和行动力,所以那种考研、护肤、减肥、塑身、谈恋爱一起抓,还要同时修炼气质、谈吐等的计划屡见不鲜。而执行这类计划也很容易半途而废,因为想要的太多,却没有足够的心智力量来支撑,这就好比你举不起来这么重的杠铃,当然就会失败了。
培养心智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先选择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坚持做,一段时间后形成习惯,不需要再耗损自己的心智力量了,这个时候再安排时间做另外一件事。
比如说,你希望能够养成早睡的习惯,同时保持学英语的习惯,那么前两周或者三周,什么也别做,只保证一点:每晚10点,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立刻上床休息,就算有天大的事情也按时上床休息,而且第二天早起。等养成了这个习惯之后,再根据时间安排,把学英语的计划加进去。否则,“两手都抓”的情况就是:英语学习搞到很晚,晚睡,第二天起不来,心情糟糕,自责,拖延,然后学英语继续搞到很晚……恶性循环开始。
策略四: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
每个人都非常容易过于乐观地估计“明天的自己”,而没有把现在的时间把握好——很多事情都被推到了明天或者下一秒。于是,拖延症开始发作了,虽然未来在年轻的自己看起来似乎无限长,可等你到60岁时,你会猛然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所以,当你决定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更不能列个计划都要好几天。事实上,所有计划都是靠你自己调节的,只需要花五分钟写下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从最容易的那件事开始做就可以了。
一定要牢记一点:It's now or never.(现在就付诸行动。)“Later”(之后再说)或者“tomorrow”(明天开始)之类的词在我们的词典中,其实等于“never”(永不开始)。绝对不要再说任何像“fresh start”(新的开始),“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会是新的一天)之类的话了。从现在开始,永远都是从现在开始,你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进程。“It's now or never,never tomorrow,and never next second!”(现在就付诸行动,永远不要等到明天,永远不要等到下一秒!)
策略五:要主动养成正面的自我激励模式
要做出长期性的自律行为,大家应该更有意识地给自己正面的激励,坚决避免自怨自艾和自我辱骂式的监督模式。国外的相关数据也显示,在充满正面激励的环境下长大的人比在充满咒骂的环境下长大的人更亲近人、更容易和人相处,能力更强,人生也更加顺利。
一般来说,运用正面的自我激励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首先要避免“不要……”的口号,而应该说“要……”的口号。
做个实验:请你现在不要想象一头大象戴着顶绅士帽,满面笑容地在天上飞。
你一定失败了,因为你还是忍不住这样想象了。
同理,当你用“不要放弃”的口号激励自己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停地给自己心理暗示,让“放弃”这两个字在脑海里越来越根深蒂固。你应该对自己说:“要坚持到底,要坚持到底!”根本就不要在脑袋里想“放弃”这个词。再比如,把“不准吃零食”的口号改成“保持空腹感,一日只吃三餐”会更好一些。
所以,从今天开始,把所有负面的口号全部都改成正面的!
(2)使用沉溺性的自我奖励机制。
在你一开始列计划的时候,一定会意识到,中断计划的情况肯定会发生。如果中断,绝对不要因此而自责,让负面思想充满脑袋,你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建立自我奖励机制。
可以根据阶段性目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奖励机制。比如说学英语,你可以告诉自己两周内努力把音标学完,然后就什么也不学了,去商场痛快地逛半天,给自己买件衣服;比如说减肥,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小时并控制零食,两个月之后,可以奖励自己一顿大餐,然后设定更高的目标,再去坚持锻炼三个月后,再来奖励自己一次;比如说财务控制,坚持记账三个月之后,可以给自己买一件一直想要的东西;比如说要每天坚持看书考研,但是一看书就犯困,这个时候不要责备自己,而应该换个思维,对自己说,这个下午我坚持把书看完,晚上就吃顿好的,等我考上了,就给自己放一个月假,好好旅游。
这种自我激励就意味着:我要做好某事,然后就可以如何如何,而不是我不该做什么,一旦做了我就真没用。毫无负面情绪影响,人生才能过得更加轻松,而且成长得更好,更容易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才是良性循环。
(3)要坚决杜绝自我辱骂式的良心谴责办法。
一个想养成好习惯的人心智力量是很薄弱的,所以失败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最重要的是,你失败往往并不是因为自制力不强,而是因为计划得不切实际。刚开始进行某种技能训练的人是不可能把所有娱乐和玩耍的时间都放弃的,看着书睡着的情况也是肯定会出现的,而自责只会加重负面情绪。况且按照人类的天性来看,看着书睡着了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你应该接受,顺应天性,而不是自我辱骂和打击。
如果你老是这样辱骂自己,其实跟自暴自弃一样可怕。你的心智就好像一件宝物,你应该去小心地呵护它,这样它才能慢慢变得强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爱护自己,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而自我辱骂是不可能让你变得强大的。
总结:
五大策略:
(1)避免社交网络的干扰;
(2)通过写日记进行自我监控;
(3)以设立小目标为开端,牢记循序渐进的道理;
(4)养成立即行动的好习惯;
(5)绝对不要以自我辱骂的方式进行激励,建立正面奖励机制。
教会了大家五大坚持的办法之后,下一节我们来聊聊时间规划。
1.3.2 一年闲余时间创造奇迹
我们绝大部分人的作息一般是这样的:每天晚上下班,吃个饭,洗个澡,休息一下,看会儿电视,然后上床休息,偶尔出来泡个吧;周末和朋友逛逛街、约个会。这种生活模式没有任何错,但是既然你已经买了这本书,就必须考虑一下怎么把学习的时间挤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作息的规律,在这里,我们给出几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和电视剧说拜拜——你的生命被连续剧消耗了多少?
假设你是个有看电视剧习惯的人,每天看3个小时对你来说其实并不多。从你20岁到60岁之间,有40年,每年按照300天来算,每天拿出3个小时,总共就是36,000个小时。
36,000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每天的放松和娱乐固然重要,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看电视剧呢?我个人认为运动、充分的睡眠、和朋友聊天、出门游玩等活动的放松效果都远比看电视好得多。
学习时间从哪里来?很简单,就是靠不看电视剧挤出来的,而现实是每个人都抱怨时间不够用,可大段的时间就在眼前却被熟视无睹。于是,人们每天都看电视剧,然后继续抱怨时间不够用。
有人会认真地和我讨论:“我也觉得看电视剧没意思,可是每天回家累啊,就想看看电视放松放松,本能地不想学习,怎么办呢?”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既然回到家累,那么就直接洗澡后睡觉好了。
原则二:不要晚上学习,把学习时间调整到早上!
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是每个成功人士都必备的技能。我们就拿畅销书作家来举例。丹·布朗(Dan Brown)、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等人出名之前都要靠全职工作赚钱养家,写作全部都是在闲余时间完成的。丹·布朗的家里有间阁楼,他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上去,一直写到七点,持续不断地写三个小时。阁楼上有个大大的沙漏,全部的沙漏下来正好是一个小时,这样可以提醒他做做俯卧撑什么的来让大脑休息几分钟,然后他会继续写下去。
亦舒嫁人之后要操持一大家子的饮食起居,事情多得不得了。她想到了个好主意,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写上两三个小时,然后做早餐,休息一下大脑。她结婚后,书还是一本一本不断地出。她先生惊讶极了,问她为什么她平时跟普通人的作息一样,却还有时间写这么多东西。她很得意地说这个就是秘密了。
通常,我们都是习惯性地下班后回家学习,觉得疲惫不堪,休息不够,第二天上班的效率就会降低。为什么仅仅把学习时间调整到早上这么一条小诀窍,就能使效果大为不同呢?
因为,人的大脑和潜意识都是有欺骗性的。也就是说,当你终于下班了,大脑就会持续给你的身体发出“这一天已经结束作用了,到休息的时间了”的信号。明明身体还精神着呢,但是在这样的信号作用下,你不自觉地就会觉得累了。这个时候,如果仍然坚持学习,对你的毅力和心智就是损耗——注意是损耗而不是锻炼。因为你的大脑和身体都在持续不断地给你传递要结束和休息的信号,而且吃完晚饭后,血液都集中在胃部,脑部就供血不足了,学习效率自然会很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以下三点危害:
(1)身心俱疲,学习效果极差。
(2)在晚上学习,很容易拖到很晚,这样就牺牲了你的睡眠时间。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你的身体和大脑就会死机,莫说工作和学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恐怕两者都会失败。
(3)学习效率低使你充满挫折感,而且毅力容易被大大损耗,同时你会觉得这样太影响工作了。久而久之,导致放弃。
学习失败→过了一段时间再振奋一下,再重新开始学英语→再次坚持不了,更痛苦→彻底放弃。
相反,早睡早起学习的好处就太多了。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每天早上时的意志力是最强的,然后在一天内逐渐降低(受大脑糖代谢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你早起之后拿起书本比较容易,而下班后拿起来就是对毅力的损耗了。
(2)早起还对工作有促进作用。早上起床就学习对大脑不仅没有“磨损”,反而有激活的作用,让你处于预热的状态,使你的工作效率更高。
(3)早睡早起可以充分保证你的睡眠时间,不会带来任何毅力的“磨损”。
(4)最关键的一点——早上学习效率高,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这样你学英语的成功率会更高,让你从那种“放弃→拿起→再放弃→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10年也学不好英语→放弃”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
原则三:零碎时间和大块时间穿插创造奇迹!
(1)平时每天要保证1.5~2个小时的大块时间,如果是周末的话,要保证学习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
(2)作息习惯绝对不要因为假期而改变,平时是6~8点学习,周末就可以是6~9点或者6~10点。
(3)零碎时间要利用好,当然这需要非常有效的工具辅助,本书会给出答案的。
(1) 这句话的意思是:托福不过是场考试,你需要的还是提高自己切实的英语能力。
(2) 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简称,即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
(3) 书的后半部分有伍老师提倡大家泛化阅读的内容,但这个提议和这条原则不冲突:想积累文学类词汇,就在一定的时间内只大量读一个作家或者一种风格的作品;想培养简洁、实用的文风,就在一定时期内只读一些质量较高的杂志。否则,你今天读“哈利·波特”系列,明天读《经济学原理》,积累到的单词没有重复性,就很难记得住,自己的兴趣和动力也会大打折扣。
(4) 网络打卡通常指在某个帖子中把自己每天的活动记载下来,以达到监督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