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秦朝最牛的学霸是谁,李斯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而且,这还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首肯。
小贴士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李斯列传》一篇。
年轻时,李斯是个基层干部,跟“学霸”没有半毛钱关系。后来,几只大老鼠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小贴士
有一次,李斯上厕所,发现几只老鼠在吃脏东西,一见到人和狗立即逃跑。等他再去粮仓的时候,发现那里的老鼠却住着大房子,吃着大餐,还不用整天担心人和狗来打扰。于是,李斯十分感慨地说:一个人能不能干大事,就像老鼠一样,是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想要改变自身环境,就得先用知识武装自己。于是,李斯辞去工作,回到学校,继续上学。
战国的时候,天下动**,人人争名夺利。李斯当然也不甘寂寞,蠢蠢欲动,想学真本事,干出一番事业来,出人头地。于是,李斯拜了当时的知名学者荀子为师。
在学校里,李斯跟着老教授荀子刻苦钻研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
小贴士
当时,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一流名校,它在列国中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哈佛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而荀子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校长一职。
荀子的班级在学校里是尖子班,班里有两个超级学霸:一个是李斯,另一个是说话磕巴,但作文成绩却次次满分的韩非。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李斯去了秦国,作为韩国贵族子弟的韩非则决定回国发展。
作为应届毕业生,李斯不但才华出众,而且先前曾有过工作经验,所以到哪儿都会被大老板抢着要。
回想起多年前的几只大老鼠,李斯给自己找了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老板,就是秦相吕不韦。
李斯是那种比别人优秀,还比别人努力的人。所以,他在公司的业绩很突出。吕不韦很看好他,就派他去给秦王嬴政当助理。
为了帮嬴政灭掉六国,李斯没少出鬼点子。比如,派游士带着金银珠宝去六国捣乱。
在和各个国家斗争的过程中,李斯多次献计,建议秦王要不惜金银财宝,收买各国掌握实权的大臣,破坏六国的联合,瓦解他们的组织。秦国以武力作为后盾,反间计当然屡屡得手。李斯一时风头无两。
就在李斯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差点断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小贴士
韩国有个水利专家,以修水渠为名在秦国从事间谍活动,一不小心被人识**份。秦国人认为外来的客卿大多不安好心,便怂恿嬴政下逐客令。作为楚国人的李斯也上了黑名单。
李斯连忙写了一份劝谏书,给嬴政摆事实,讲道理,证明逐客是个馊主意。这份劝谏书就是非常著名的《谏逐客书》。
经李斯这么一提醒,嬴政这种大神级别的老板又岂会看不出其中的利害?所以,他立刻收回了逐客令。
有李斯帮忙出谋划策,嬴政很快便吹响了一统天下的号角。韩国则首当其冲。
回国后的韩非可没有李斯那么幸运,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待在家里啃老。
满腹的才华没法施展,韩非便利用自媒体四处发表文章。他发表了很多转载量惊人的爆款文章。
韩非凭借文章收获了不少粉丝,就连嬴政也被他圈粉。
嬴政为了能见到韩非,曾发兵攻打韩国。韩王是个胆小鬼,连忙将韩非送到了秦国。
韩非哪里会想到,这次他竟然栽在了李斯手里,甚至连命也搭进去了。
小贴士
韩非、李斯虽然同是学霸,但李斯不够自信,总感觉自己不如韩非。出于嫉妒,李斯便与他人一起向嬴政诋毁韩非,说:“韩非是韩国贵族子弟。大王想灭六国,韩非肯定会帮韩国,这也是人之常情。如今大王不用他,却让他一直待在秦国,他迟早会成为祸害。不如随便给他安个罪名,杀了他。”嬴政当时头脑一热,竟然真把韩非关进局子里了。李斯趁机毒死了韩非。不久,嬴政后悔了,连忙派人去赦免韩非,却发现韩非已经死了。
嬴政后来能兼并六国,建立秦朝,李斯功不可没。当秦王嬴政摇身一变成了秦始皇时,李斯就成了丞相。
小贴士
知道李斯当时有多红吗?他不仅是大秦帝国的二当家,还跟秦始皇是儿女亲家。他的儿子们娶的都是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皇子。
有一次,李斯的儿子请假回家探亲,文武百官纷纷去祝贺,门前一下停放了上千辆豪车。
就在这时,李斯不禁想起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啥事都不能搞得太过头了!
你越是怕啥,它越来啥。果然,没多久李斯就摊上事了。
李斯这辈子,在秦始皇的手下,呼风唤雨,春风得意。没想到秦始皇一死,他也跟着走了下坡路。李斯这支绩优股,从此开始一路下跌……
当时,一心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仅仅活了五十岁就病死在旅游途中。
小贴士
临终前,秦始皇让大宦官赵高替自己写了一封诏书,打算把被他赶出咸阳的大儿子扶苏召回去,主持他的葬礼。说白了,就是让扶苏回去即位。
扶苏是老大,人气又高,还是秦始皇指定的接班人,他当皇帝本来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坏就坏在诏书握在赵高手里,而赵高跟扶苏又合不来。
狗胆包天的赵高决定干一票大的:伪造秦始皇的诏书,让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做皇帝。
小贴士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赵高为啥偏偏选中了胡亥呢?原因有两个:一,他是胡亥的法学老师,两人师生关系不错;二,胡亥是个大傻帽,连鹿跟马都分不清,很容易成为他的傀儡。
胡亥整天就会撩妹,翘课打游戏,压根没想过做皇帝。为了劝胡亥做皇帝,赵高像个传销头目一样给他洗脑。
赵高见胡亥脑子不开窍,只好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胡亥起初对做皇帝并不感冒,但被赵高洗脑之后,还是动了心。拿下胡亥之后,赵高只要再将李斯拉下水,这事就成了。
篡改诏书一旦被发现是要灭族的。赵高的一番话差点把李斯吓尿。
赵高是个顶级心理学家,要不是因为擅长揣摩领导心思,又岂会被重用?
对付李斯这种见过大世面的老江湖,赵高心里清楚,只有跟他打心理战才有可能拉他下水。
赵高一番连珠炮似的质问,问得李斯哑口无言。赵高随即开始吓唬他。
赵高的话句句戳心,彻底摧毁了李斯最后的心理防线。李斯最终妥协,答应上赵高的贼船,而这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败笔。
小贴士
其实,李斯并没有完全陶醉在功名利禄里面,他对自己的处境还是很清楚的。可是,他还是一时不慎,被赵高洗了脑,做了糊涂事。可见,身处高位,得处处谨慎,不然很容易出事。
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很快开了个会。会上,三人达成一致意见:立胡亥为太子,然后伪造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
小贴士
诏书是以秦始皇的口吻写的。诏书上说:扶苏和蒙恬保卫边疆十多年了,不但没啥成绩,还损兵折将。更可笑的是,扶苏竟然还有脸多次上书诽谤我的所作所为,还因为我没让他回京当太子而埋怨我,现在将其赐死。蒙恬不能及时纠正他的过错,知道他的阴谋也不上报,一同赐死。
扶苏是个单纯boy,一接到假诏书,挥剑就要自杀,不过被蒙恬拦住了。
扶苏不听劝,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
小贴士
如果扶苏能顺利即位,秦朝会二世而亡吗?很可能不会。理由有两个:一,秦朝亡于暴政,而扶苏却非常仁厚,当初他之所以被发配边疆,就是因为他不赞同老爸的暴政。他如果做了皇帝,一定会推行仁政;二,扶苏深受百姓爱戴,就连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打的都是他的旗号。如果扶苏做了皇帝,陈胜、吴广又怎么会起义呢?即便有陈胜、吴广这类人起义,也成不了气候。至于蒙恬,他虽然没有自杀,但后来还是被赵高给逼死了。
扶苏一死,胡亥成功上位。他就是中国历史上遭万人唾骂的秦二世。
小贴士
胡亥虽然做了皇帝,但从来不办公,整天就知道听音乐会,看杂技表演,国家大事全权交给赵高处理。赵高除了会整人,啥都不会。有这两个活宝在,大秦帝国不亡还有天理吗?
接下来,就是赵高坑队友的时刻了,因为他盯上了李斯的丞相之位。为了把李斯赶下台,他开始给李斯挖坑。
小贴士
秦二世即位第一年,就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被秦始皇灭掉的六个国家又纷纷复国。当时,形势十分危急,但秦二世依然整天逍遥快活。李斯多次想劝谏,但就是见不到秦二世。赵高就对李斯说,等陛下闲的时候我派人通知你。每当秦二世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赵高就派人通知李斯。一连好几次,都快把秦二世气炸了。
赵高见火候到了,决定再加一把火。
秦二世听说李斯父子想谋反,本来想把李斯关进号子,但没有证据,于是便派人去调查他儿子。
李斯这才猛然发现自己被人当猴耍了。他本来想反击,但依然见不到秦二世,只好上书抨击赵高。
秦二世整天被赵高洗脑,都快洗出水来了。所以,无论李斯说啥,秦二世都不信。秦二世还担心李斯会加害赵高,因此提醒他防着点。
赵高大演苦情戏,让秦二世下定决心将李斯送进号子。更悲催的是,秦二世还派赵高去审李斯。
小贴士
李斯被捕时,曾吐槽说:“夏桀杀关龙逢,商纣王杀比干,夫差杀伍子胥,并非三人不忠,而是跟错了老板。我的才能不及三人,但秦二世的残暴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老板。我恐怕迟早要死在秦二世手里。秦二世劳民伤财,残害忠良,我一定会看到反贼攻入咸阳,使皇宫变成废墟!”
赵高为了逼李斯认罪,恨不得将十八般兵器全用上。
李斯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一把老骨头哪经得起严刑拷打?最终没扛住,被屈打成招。
小贴士
当时,与李斯一起获罪的还有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两人不堪受辱,双双自杀。但李斯为啥宁愿受辱也不自杀呢?因为他对秦二世仍抱有幻想。他认为自己没少为大秦立功,又没有谋反之心,说不定秦二世哪天良心发现会放了他。
每次赵高派人审讯李斯时,李斯总是翻供。但只要他翻供,就会挨一顿毒打。
赵高特别鸡贼,一看李斯不再翻供,就立刻怂恿秦二世派人去提审李斯。
李斯哪里知道是秦二世的人,仍然供认自己有谋反之心,结果成了冤大头。
秦二世见李斯认罪,还傻乎乎地将赵高夸奖了一番。
不久,李斯被腰斩,还被灭了三族。
小贴士
李斯死后,赵高顺利做了丞相。不过,第二年赵高又杀了秦二世。至于赵高本人,也没能善终,后来被秦二世的接班人——秦王子婴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