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科学发现简表(1 / 1)

公元前6世纪

[希] 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数学的确立。

[希] 希帕索斯 发现无理数。

公元前5世纪

[希] 德谟克利特 完成古代原子论。

公元前4世纪

[希] 亚里士多德 开辟包括物理、天体、气象、宇宙、动物、植物等内容的自然哲学。

[希] 欧几里得 著《几何原本》。

公元前3世纪

[希] 阿基米德 发现杠杆原理、浮力定律、比重。

[希] 埃拉托色尼 测定地球的大小。

公元1世纪

[中] 张衡 发明地动仪。

公元2世纪

[希] 托勒密 创地心说。

公元3世纪

[希] 盖伦 建立医学、解剖学。

公元5世纪

[中] 祖冲之 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

公元8世纪

[中] 张遂、南宫说 实测子午线。

1492年

[意] 哥伦布(四十六岁)发现美洲新大陆。

1543年

[波] 哥白尼(七十岁)出版《天体运行论》,确立日心说、近代天文学起点。

[比] 维萨留斯(二十九岁)出版《人体结构》,创立近代解剖学。

1590年

[意] 伽利略(二十六岁)发现自由落体法则。

1609年

[德] 开普勒(三十八岁)发表行星运动第一、第二定律。

1619年

[德] 开普勒(四十八岁)发表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1620年

[法] 笛卡尔(二十四岁)创直角坐标系。

1628年

[英] 哈维(五十岁)发现血液循环。

1632年

[意] 伽利略(六十八岁)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43年

[意] 托里拆利(三十五岁)发现真空。

1664年

[英] 波义耳(三十四岁)提出元素新定义,开始近代化学。

1665年

[英] 牛顿(二十三岁)发现太阳光谱。

1666年

[英] 牛顿(二十四岁)发现万有引力。

1669年

[英] 牛顿(二十七岁)发明微积分。

1683年

[荷] 列文虎克(五十一岁)发现微生物。

1687年

[英] 牛顿(四十五岁)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公布万有引力、力学三定律。

1705年

[英] 哈雷(四十九岁)确定哈雷彗星的周期。

1750年

[美] 富兰克林(四十四岁)发明避雷针。

1752年

[美] 富兰克林(四十六岁)发现雷电的本质。

1765年

[英] 瓦特(二十九岁)改进蒸汽机。

1772年

[法] 拉瓦锡(二十九岁)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1777年

[法] 拉瓦锡(三十四岁)推翻燃素说,确立新的燃烧理论。

1788年

[法] 拉瓦锡(四十五岁)将三十三种元素分类,新元素观确立。

1799年

[意] 伏打(五十四岁)发明电堆及电池。

1803年

[英] 道尔顿(三十七岁)提出分子原子说。

1807年

[英] 戴维(二十九岁)发明电解法,制得钾、钠。

1831年

[英] 法拉第(四十岁)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46年

[法] 勒维烈(三十五岁)、[英]亚当斯(27岁)发现海王星。

1847年

[英] 焦耳(二十九岁)确定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1857年

[法] 巴斯德(三十五岁)发现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1859年

[德] 本生(四十八岁)、[法]基尔霍夫(35岁)创光谱分析法。

[英] 达尔文(五十岁)出版《物种起源》。

1864年

[英] 麦克斯韦(三十三岁)预见电磁波的存在。

1865年

[瑞典] 孟德尔(四十三岁)发现遗传学第一、第二定律。

1867年

[瑞典] 诺贝尔(三十四岁)发明安全炸药。

1869年

[俄] 门捷列夫(三十五岁)发现元素周期律。

1871年

[英] 麦克斯韦(四十岁)提出光的电磁说。

1881年

[美] 迈克尔逊(二十九岁)否定以太的实验。

1882年

[德] 科赫(三十九岁)发现结核杆菌。

1888年

[德] 赫兹(三十一岁)证实电磁波存在。

1895年

[德] 伦琴(五十岁)发现X射线。

1896年

[法] 贝克勒尔(四十四岁)发现放射性。

1897年

[英] 汤姆孙(四十一岁)发现电子。

1898年

[法] 居里夫妇(三十九、三十一岁)发现镭、钋。

1900年

[法] 普朗克(四十二岁)提出能量子假说。

1902年

[英] 卢瑟福(三十一岁)发现元素的衰变。

1905年

[德] 爱因斯坦(二十六岁)创立狭义相对论。

1911年

[英] 卢瑟福(四十岁)提出原子“太阳系模型”。

1915年

[德] 爱因斯坦(三十六岁)完成广义相对论。

1923年

[法] 德布罗意(三十一岁)提出物质波概念。

1925年

[德] 海森堡(二十四岁)创立量子力学。

[英] 狄拉克(二十三岁)提出量子力学基础方程式。

1926年

[德] 薛定谔(三十九岁)建立波动力学。

1927年

[德] 海森堡(二十六岁)提出测不准原理。

1928年

[英] 弗莱明(四十七岁)发现青霉素。

[美] 摩尔根(六十二岁)发表《基因论》。

1932年

[英] 查德威克(四十一岁)发现中子。

1934年

[意] 费米(三十三岁)发现慢中子效应。

1938年

[德] 哈恩(四十九岁)发现铀原子核裂变。

1942年

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建成。

1945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53年

[美] 华特生(二十五岁)、[英]克里克(三十七岁)发现DNA双螺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