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洞庭湖边屈原问天金字塔下泰氏说地——世界是什么(1 / 1)

大约公元前四世纪的时候,我国南方的楚国是一块美丽富饶、文化发达的地方。源远流长的湘江碧波粼粼,渔夫们长篙扁舟,在撒网垂钓。高高的巫山,竹木青青,云霭漫漫,山寨中的人们穿着鲜丽的衣服,扮着各种神鬼,载歌载舞。我们的祖先,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里走出来已一万多年了,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知识。

这天湘江边走来一个人,他瘦长的个子,清癯的脸庞,眼神呈现出一种庄严的沉思。他腰佩长剑,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着齐脚的长袍。这个人穿过齐腰深的白艾,踏着岸边的兰草,他那明亮的目光扫过天边的白云,扫过江面远处的烟波,边走边吟诵起来: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 ……

这歌的大意是:

那远古渺茫的情形啊,

是谁来将它传道?

那时天地本没有成形啊,

又是谁将它查考?

混混沌沌啊,昼夜不分,

可怎去将它的根由找寻?

一团热气啊,笼罩四方,

又怎去将它的面目研讨?

天明天黑啊,暮来朝去,

为什么这样交换,没完没了?

阴阳二气啊,掺和无穷,

哪是源头?哪是末梢?

圆圆的天啊,高达九层,

是谁来设计,谁来画稿?

何等雄伟啊,这样的工程,

是谁来修建,谁来督造?

斗转星移啊,是什么将它们系住?

天的轴心啊,怎样来将它安牢?

八根巨柱啊,怎样撑起这面天空?

东南方向啊,却为什么向下倾倒?

天上九个广阔的区域啊,

它们伸向何方,在哪儿终了?

各个区域里无数的角落,

到底多少,我该向谁去请教?

这天穹怎么会合成一个整块啊,

黄道十二区,是谁划分得这样巧?

这日月怎么会悬在半空?

星罗棋布,是谁安排得这样好?

太阳啊,早晨从东方的汤谷起身,

晚上到遥远的蒙水边歇脚。

就这样从天亮走到天黑,

这一天的行程有多少里之遥?

月亮啊,有什么奇怪的本领?

月初昏黑,月中又容光闪耀?

它要干什么啊,这样好笑:

将一只兔子在怀中紧紧地搂抱?

大地啊,谁将你这样安放?

河谷啊,为什么深深地陷落?

百川啊,日夜东流不肯停歇,

大海啊,你怎么总是喝不饱……

屈原雕像

真的,那高高的天空,茫茫的星河,无边的大地,到底有多少奥秘?这世界上万物的变化有没有个规律?人们既然提出了问题,自然会找见答案的。在屈原和泰勒斯之后许多东方和西方的哲人从各个方面不断探寻着客观世界的本质,他们为此做出许多牺牲,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且听我将这些故事一个个地慢慢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