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西周(周)
方位: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
姓:姬
建立:前440年周考王弟揭建立
灭亡:前256年亡于秦昭王
主要人物:西周桓公(揭)、西周威公(灶)、西周惠公(朝)、西周武公、西周文公
国名:东周(周)
方位:今河南巩义
姓:姬
建立:前367年西周威公子根建立
灭亡:前249年亡于秦庄襄王
主要人物:东周惠公、东周昭文君、东周武公
《战国策》的前二策是《东周策》、《西周策》,如果对战国历史不了解的话,很多朋友看到目录可能就会不理解。战国有东周倒也罢了,为什么还会有西周呢?还真有。此西周和东周非彼西周和东周,是在东周王朝区域内并存的两个畿内国。在战国时代,东周王朝的直辖区域实际上被西周国和东周国瓜分了,连周天子都寄居于两国。有个成语“债台高筑”形容欠了一屁股债,这个成语最早说的不是别人,正是末代周天子赧王。原来周赧王最后跟着西周公混,自己砸锅卖铁将九鼎都卖给商人来养家糊口了,但还是欠了好大一笔,无奈只好建了个高台躲债用。我们之前说到春秋战国之际是“单氏取周”,单国一家独大,那么,西周国和东周国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崛起的呢?
原来春秋末年,周贞定王死后,儿子周哀王即位。但周哀王不久就被弟弟周思王杀死;之后周思王又被弟弟周考王杀死。周室经过这一系列动乱后更加衰弱,同时周考王也害怕弟弟揭发扬家族传统,干脆把弟弟分封在洛阳东郊的周地建立周国,表面上说是恢复周公的祭祀。因为和之后的东周区分,所以这个周国在历史上被称为西周。前415年,西周桓公去世,子威公即位。西周威公已经有点战国诸侯的气质,学会了重用平民人才。比如被他尊为老师的宁越就是中牟地区的平民。宁越年轻的时候也只是个农民,问他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耕田的疲苦呢?”朋友说:“不如去好好学习吧!学个三十年就能发达了!”宁越说:“要不就十五年吧!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在他的奋发图强下,终于过了十五年就做了西周威公的老师,史载威公向其咨询用人之道。
晋幽公的太史屠黍见到晋国之乱,也投奔当时颇为贤明的西周威公,并且预见晋国用人无道、百姓多怨,即将灭亡,而且还说了中山也会灭亡,结果都被他言中了。这样的一时才俊都被西周威公收入麾下,可见威公确实有一定才能。也很可能就是在西周威公的时代,单国在周朝逐渐失势,从而被西周威公所掌权。西周威公一直到前367年才去世,威公一去世,对西周国蒸蒸日上表示看不惯的韩国和赵国就马上包围了西周,逼惠公子朝分出一块土地给弟弟公子根,从此以后周国被一分为二,公子根所在为现在河南巩义一带,因为在西周惠公的东边,所以历史上一般称之为东周国,公子根是为东周惠公,和老兄同谥号。此时周天子依附东周公。
韩国、赵国此计策实在高明,一方面不灭亡西周国,保全了名声;另一方面西周国被一分为二,而周天子又被庶出的东周国控制,所以让两国实力达成了平衡,不仅如此,两国还经常开战。西周甚至想和楚国、韩国联合进攻东周,东周大夫齐明对东周君说:“我最怕西周国给楚、韩的礼物是让两国向东周索取土地,不如我们先派人对两国说,西周目前对你们的态度还是模棱两可。如果西周不受到东周的压迫,就不会送礼物贿赂你们。你们要想得到宝物,不如让我们东周去进攻西周啊!这不是我们为你们争取宝物吗?”东周公听从了计策,结果西周果然只能拿着自己的宝物行贿两国。
当然西周也不是菜鸟,他们仗着自己控制了洛河上游,干脆堵住水源不让东周种稻。这下东周公抓狂了,只好拿钱给策士苏代,让他去游说西周放水。结果这个苏代更绝,劝西周君先放水损害东周的麦子,让他们稻子种到一半再收水,结果这次东周被阴了。后来西周有个叫昌他的人叛逃了东周,西周公正在气头上,大臣冯且对西周公说自己有办法弄死叛徒。他要人送了三十两黄金和一封信给昌他,信上说:“事情能办成,就努力去办;如果不能成功,就赶快逃回来。事情久了就会暴露,那就是你自取死亡。”同时又派人禀告东周公有奸细,结果东周公果然把昌他给杀了。
这两个国家就在这样的拉锯中扯来扯去,当然是谁也灭不了谁,反而成为战国七雄利用的工具。西周惠公之后是西周武公,西周武公的太子早死,另外还有五个儿子。楚国一直与西周交好,西周武公想立公子咎为太子甚至都要楚国的支持。后来公子咎即位,是为西周文公。前256年,秦国将军摎攻打韩国,取阳城、负黍两城,杀敌四万;攻打赵国,取二十余县,杀敌九万。秦军的凶悍再次震惊东方,于是东方六国积极合纵,并且拉上西周文公。西周文公本来拥戴秦国,现在一下子昏了头又把码押给六国。让六国都从西周控制的伊阙关口通过攻秦,并且堵塞秦军通常东出的道路。秦昭王大怒,让将军摎攻打西周,孤零零的西周文公这时才知道六国不靠谱,只好去秦国请罪,将西周三十六城邑献出。
同年,西周文公和跟随他的周赧王都病死了(周赧王之前的天子依附东周公,从他开始依附西周公),于是周王朝和西周国都灭亡了。东周惠公之后有东周昭文君、东周武公,传到东周文君时的前249年,因为东周文君也不自量力和东方六国联合伐秦,结果被秦相国吕不韦灭亡,东周的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等县邑被秦国一口吃光,可怜的东周文君被迁到阳人聚去维持周室社稷,从此东周国也灭亡。西周国在西周威公时代尚有一定实力,大概当时兼并了周朝的全部城邑,俨然是周朝之主,还能与诸侯一争高下;奈何身死之后国家被一分为二,从此两国陷入内斗,并成为大国争夺的工具;最后也因与秦国反目而相继被灭亡,一个纵横八百年的朝代“周”才真正被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