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鄫(缯)
方位:今山东苍山
姓:姒
建立:夏少康之子曲烈建立
灭亡:前567年之前灭于莒
历史上有三个“曾国”。一个是湖北随州“曾侯乙编钟”的曾国,这个曾国为姬姓,被认为可能是随国;一个是位于河南南阳与申国、犬戎一起灭西周的曾国;这两个“曾国”虽然事迹不多,但好歹也能在中学历史书上留个大名。另外一个“曾国”却鲜为人知,但有趣的是它的事迹反而比前两个曾国丰富,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曾国——山东苍山的姒姓曾国。
曾国在文献中一般写作“鄫国”或者“缯国”。“曾”的得名可能是当地人发明了一种古代的电饭煲“甑”。之前在讲有穷国的时候我们提到,少康攻灭有穷氏,杀死寒浞、过浇、戈豷,恢复夏朝。为了强化对东夷的控制,少康就把儿子曲烈封在鄫,把儿子无余封在越(应亦在山东)。鄫国实力似乎一直不强,之后没有太多的资料记载,但应该比较懂得审时度势,所以不管是商代夏,还是周代商,鄫国都似乎没有受到干戈。
进入春秋时期后,鄫国又和鲁国走得比较近,鄫子还娶过鲁僖公的女儿。但鄫子还是不愿意朝拜鲁僖公,结果僖公也有办法,趁着女儿回娘家的时候扣押了女儿,看你还要不要老婆了!鄫子无奈只好尊这个岳父为老大,此后又跟着鲁国一起奉齐国为大老大。齐桓公也挺给鄫国面子,为了预防鄫国被东淮夷侵袭,带了一帮盟国替鄫国筑城。但那个时候已经是齐桓公晚年,管仲、隰朋等名相也都已经去世。各诸侯开始不愿意听从齐国的话。这次工程很多人又抱怨了起来,结果某天晚上有人爬到山顶上造谣说:“齐国发生动乱!”然后大家作鸟兽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留下一个烂尾工程在鄫国。
齐桓公死后,六个公子争位,先是长子无亏即位。公子昭逃到宋国,宋襄公对霸主之位跃跃欲试,出兵扶立公子昭即位,是为齐孝公;但宋襄公一走齐孝公马上就被赶了出来,宋襄公一看乐了,爷,你怎么又回来了?二次出兵将齐孝公再送了回去。之后齐孝公算是对宋襄公比较感激,愿意接受宋国的领导。之后宋襄公又收服了滕宣公和邾文公,当时鄫子没有表示奉宋襄公为盟主。前641年,暴虐的宋襄公居然在会议上让邾文公将鄫子杀死,而且还当作祭品供奉土地神,借以向山东一带的诸侯国示威。
鄫国这样的小国,没有受到大国的庇护,就注定要遭周边国家凌辱。前591年,邾国攻破鄫国都城,做了一件非常反常的举动——杀死鄫国国君。我们知道贵族时代的战争很少会杀主将,更别说是国君了。可以推测鄫国肯定是在外交政策上惹怒了邾国,而鄫国实力又太弱,没有能力和邾国谈判。从此的鄫子似乎清醒了一点,开始积极参加晋国主导的诸侯会盟活动,奉晋国为盟主,并娶鲁国公主为妻。但是好景不长,鄫国这块肥肉,又被邻近的莒国盯上了。
前569年,莒国、邾国在齐国的支持下,一起攻击鄫国,鲁国大夫臧纥想通过攻打邾国来缓解鄫国的压力,但在狐骀一战中邾军打败鲁军。这个时候晋国碍于齐国的面子,不想公然惩罚莒国、邾国,结果倒霉的是鄫国和鲁国。鄫国的世子巫是鲁国公主所生,可以说鲁国在鄫国还是有股份的,于是鲁国大夫叔孙豹带着世子巫朝见晋悼公,企图通过晋国的影响来固定世子巫的地位。原来世子巫有位竞争者,这位竞争者不是他的兄弟,也不是他的侄子——竟然是他的外甥!
原来世子巫的妹妹嫁到莒国,生了个莒国公子。莒国的意思是要鄫子把君位传给外孙,外孙非族人,怎么能继承国位呢?莒国明显就是想通过这种手段兵不血刃地吞并鄫国。鄫子眼见晋悼公放手不管、鲁宣公爱莫能助,长叹一口气,决定把政权交给自己的外孙,鄫国国君变成了莒国公子,鄫国就此灭亡。鄫国灭亡后,世子巫这支在鲁国生根发芽,并被曾姓奉为先祖,孔子高徒曾点、曾参据说就是他的曾孙、玄孙。现在苍山县向城镇城后村与鄫城前村之间还有鄫国故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