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舒(舒、舒蓼、舒庸、舒鸠、舒尨、舒鲍、舒龚、宗、巢)、桐国(1 / 1)

国名:舒

方位:今安徽舒城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前615年灭于楚穆王

主要人物:舒子平

国名:舒蓼

方位:今安徽舒城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前601年灭于楚庄王

国名:舒庸

方位:今安徽舒城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前574年灭于楚共王

国名:舒鸠

方位:今安徽舒城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前547年灭于楚康王

国名:舒尨

方位:今安徽舒城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约春秋时期灭于楚

国名:舒鲍

方位:今安徽舒城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约春秋时期灭于楚

国名:舒龚

方位:今安徽舒城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约春秋时期灭于楚

国名:宗

方位:今安徽舒城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前615年灭于楚穆王

主要人物:宗子

国名:巢

方位:今安徽六安东北

姓:偃

建立:约西周初年

灭亡:前584—前574年间灭于楚共王

主要人物:巢伯

国名:桐

方位:今安徽桐城

姓:偃?

建立:?

灭亡:前508年之后灭于楚

群舒,是指春秋时期分布在现在安徽舒城周围的若干个舒族小国,可考的有舒、舒蓼、舒庸、舒鸠、舒尨、舒鲍、舒龚、宗、巢等九国,桐国与群舒邻近,也疑似群舒国。我们在讲徐国史的时候都提到过这些小国,它们也都是偃姓皋陶之后,可能是徐人的分支(徐旭生、郭沫若等学者认为徐、舒是一个字,但也有人反对),也是在西周初年被周人逼迫南迁。其分布地域北抵淮河、南及长江、西限霍山、东达巢湖,在现在安徽中部一带。在西周时期这些小国都以徐国为宗主,称淮夷或南淮夷,和西周屡有战争。

春秋前期,徐国和群舒都普遍衰弱,而与此同时齐国和楚国崛起,南淮夷处于齐国与楚国之间,自然成为两大国争夺的焦点。齐国先南下收服了徐国,再利用徐国控制了群舒及淮夷等国,但之后的霸主晋国却对徐与群舒鞭长莫及。晋文公尽管遏制了楚成王北上的步伐,但阻挡不了其东进的道路。楚国于前623年与前622年连续灭亡江、六、蓼三个淮夷国家,剑锋指向徐舒,群舒也一度投靠楚国,但楚国总理(令尹)成大心死后又做了墙头草。这下可惹恼了老楚,总理成嘉新官上任三把火,发兵攻灭舒与宗,活捉了舒国国君和宗国国君,并趁机围了巢国一把。巢国在安徽六安东北,据说西周初年巢伯就朝见过周武王。

两年后,楚穆王死,楚庄王立,无节操的群舒又一次反叛。成嘉和太师潘崇打算突袭群舒,就让公子燮和斗克两人留守郢都。没想到这俩哥们却派人去刺杀他们,玩砸后又抓住楚庄王逃跑,最终被楚大夫庐戢梨和叔麇设计杀死。因为楚国内部的动乱,群舒躲过一劫;之后楚庄王又忙于北上问鼎,也一直没管群舒。直到前601年,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突然进攻舒蓼并灭亡之,重新划分与群舒的边界,并与东方的吴越结盟。可以说楚国此时完全控制了群舒,徐国在群舒的势力完全失去,被楚国驱逐东迁。

但好景不长,楚庄王死后,日益崛起的吴国被晋国唆使叛楚,开始进攻楚国控制的淮夷诸国州来(今安徽凤台)、巢和徐等,因为吴国的强大,群舒国又渐渐叛楚投吴。前574年,舒庸国主趁着楚共王在鄢陵之战败于晋国,引导吴国从舒庸国经过袭击楚国的巢城(可见在此之前巢为楚灭)、驾城、厘城、虺城。楚共王马上发兵救援东方,舒庸人仗着有吴国撑腰**地跷着二郎腿看热闹,结果被楚军统帅公子橐师带领一支奇兵迅速搞定。

至此,群舒诸国只剩下一个舒鸠。舒鸠比较圆滑,较早投靠了楚国,前549年,楚康王伐吴不成,虎头蛇尾地收兵。吴王诸樊派使者和舒鸠取得了联系,策划背叛楚国。处于吴楚两国交界地带的舒鸠非常可怜,只能随风两边倒,马上又投靠了吴国。楚康王得知消息后派大夫沈尹寿和师祁犁去骂舒鸠国主。舒鸠国主死活不承认背叛,楚康王倒也没法。但第二年,舒鸠国果然叛变。楚令尹屈建带兵伐舒鸠,吴王诸樊带兵来救,结果吴王诸樊被屈建和大夫子强用计杀败,屈建顺手灭了舒鸠。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国不可能屠杀干净舒鸠人,也不可能对舒鸠人完全控制。舒鸠国虽然灭亡,但族人还生活在这一带。前508年,桐国(今安徽桐城)背叛楚国投向吴国,吴王阖闾与名臣伍子胥谋划,让舒鸠假装进攻桐国,引诱楚军前来送死。此时桐国明反、舒鸠暗叛,舒鸠宗主派使者给楚昭王说:“请大王假装来攻打我族,我族就逃到桐国去,这样我们就能里应外合灭亡桐国了!”好一个无间道,但是没有忽悠住楚国。试想一下,舒鸠如果没有幕后老板的话,有什么理由去攻打近邻来取悦楚国呢?令尹囊瓦打算将计就计,摸清吴国的位置,突击吴国一把。但吴国早有准备,囊瓦反而被吴国水师击败。

舒鸠及群舒、桐国从此不见史册,应该是融入吴、楚两国了。舒尨、舒龚、舒鲍三国只存其名,无具体事迹,应该也是春秋年间为楚国所灭亡。汉代在群舒一带设置舒县、居巢县、枞阳县等,东吴大都督周瑜就是“庐江舒县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徽安庆北边还有个巢,一般称为“南巢”,和巢国隔着巢湖南北相对。这个南巢在当时也小有名气,据说就是夏桀被商汤流放之地,《淮南子》:“汤败桀于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不过也有说南巢就是巢,现在巢湖还有个地方叫作放王岗,里面有个景点桀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