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1 / 1)

魅力 苏大卫 989 字 7天前

在本节,我们会讲到对于人的创新来说极为重要的思维基础。通常而言,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体——没有人能够跳出这三种思维的范围,即便那些天才级的人物也不例外。

科学家早就发现,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只能有两类:一是时间逻辑思维,二是空间结构思维。其中,时间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空间结构思维则是主要基于空间视觉的表象进行分析。说白了,这种视觉表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反映事物属性的表象,即客体表象;另一种是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表象,即关系表象。

以客体表象作为思维材料的称为“形象思维”,主要是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联想、想象(再造想象及创造想象)。

以关系表象作为思维材料的称为“直觉思维”,主要是运用关系表象进行整体把握、直观透视和快速综合判断。

从实际的运用和发挥的价值来看,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由于具有整体性、跳跃性(而不是像逻辑思维那样具有直线性、顺序性)的特点,所以往往比逻辑思维更适合探索和创新的需求。因此,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一些创意产业的公司在招聘时,更喜欢招纳一些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较强的人才。因为在创造性活动中关键性的突破工作,也就是灵感或顿悟的形成,只能靠形象思维(尤其是创造想象)或直觉思维的能力来完成。

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要重点提升自己在这两方面的能力。这是你前进的方向,也是你需要对自己的事业关注的重点。

○ 灵感和顿悟的产生:奇妙想象的作用

20世纪初,美国的泰勒、贝克以及德国的魏格纳等地质学家在观看世界地图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南美洲大陆的轮廓和非洲大陆的轮廓是如此契合,完全可以拼接到一起。于是他们产生一种奇妙的想象:在若干年以前,这两块大陆原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只是由于地壳运动,才逐渐分裂开 来。

“这是可能的吗?会不会只是我们的假想?”如果你身处其中,你可能会这样想。但是魏格纳依据这种想象的指引,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考察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最后以古气候、古冰川以及大洋两侧的地质构造和岩石成分相吻合等多种论据为支持,提出了在近代地质学上有着极大影响的“大陆漂移说”。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个学说被英国物理学家的地磁测量结果所证实。

○ 对直觉思维的说明和运用

我曾听到一种流行的说法,“直觉是第六感觉”。什么是第六感觉呢?就是一种说不清楚和莫名其妙的感觉,类似于玄术或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也就是说,“直觉”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只是一种凭空而来的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不相信这样的“直觉”,你可能会付出代价并且走很多弯路。

事实上,直觉思维是人类另一种极为重要的基本思维形式。它与形象思维、时间逻辑思维三者并列,而且缺一不可——它并非所谓的第六感觉,而是具备理性和富有逻辑的特点。换言之,它是我们完全可以掌握的一种能力。

1.整体的把握:这是从整体和全局去把握事情,从大处着眼的思维。

2.直观透视与空间的整合:这要求你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需要去考虑每一个事物的具体属性,这不是直觉思维要做的事情。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你就需要运用“直观透视”和“空间整合”的方法,而不是依靠严密的逻辑分析与大脑的综合计算。你要形成这样的习惯并强化此能力。

3.快速而精确的判断:你需要在瞬间就对空间结构关系做出一种精确的判断,当然你可以依靠经验、天赋或其他因素来做到这一点。它是一种快速的、跳跃的三维立体思维。与此相反,逻辑思维则是在一维时间轴上线性和顺序的慢节奏思维。这是两者的不同,但未必没有联系,因为前者需要后者的思考经验作为支持。

总体来说,直觉思维在本质上是对于事物之间关系(即内在联系)的整体把握,它虽然是在瞬间做出快速判断,但并非凭空而来的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你的经验越丰富,知识的积累越深厚,你的直觉判断也就越正确。

○ 创造性的思维需要逻辑能力的支持

只是依靠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你会发现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不可能完成。我们发现,时间逻辑思维的加工特点是直线性和顺序性的,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它只能沿着一维时间轴,依据原有的知识概念一步步进行慢节奏的逻辑分析、推理,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而不可能实现思维过程的跳跃或突变。这是逻辑思维的特点,因而它本身不大可能如同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那样,直接快速地形成一种灵感或顿悟。

可是,逻辑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这是因为,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直觉思维,最终创造性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逻辑思维的指引作用,以及它提供的经验和分析,包括在其中起到调节与控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