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必须高度协同一致。
团队的领导者只有首先适应这种特性,才能逐步摸索和探寻对其进行改善的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改造团队,从自己做起。这个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旨:
○ 自觉
在团队管理中,当别人客气的时候,必须提高警觉,自动讲理,不管对方怎么说,自己要赶快衡情论理,表现出合理的态度和行为。
中国人讲求“由情入理”,喜欢采取“给足面子,让他自动讲理”的方式,借由客气的口吻来点醒对方:“最好赶快清醒过来,自觉地讲理,以免闹得彼此都下不了台。”有了面子,则应该赶紧按照常理去做,这就是所谓的“自觉”。如果有了面子之后,还认为对方一点儿都不介意,不懂得赶快调整自己,甚至得寸进尺,就是“不自觉”的表现了。
○ 自律
当不满意团队成员的表现时,不能直接加以指责,也不能立刻与其讲道理。最好先给其面子,用情来点醒他,使其自动讲理,合理地调整其言行。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应该处处克制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任何人都可能有糊涂的时候,不可以一下子就将其逼到死胡同,使其没有自我改善的机会。这种态度就是所谓的“自律”,即自我管制恰到好处,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麻烦,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
○ 自主
在团队中的个人也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必须以自动自发的精神来维护自己的自主权。因为,一旦被动,处处依赖别人的指示,势必会丧失自主的权利,成为一个不够资格自立的人。
人有自主性,可以自行决定自己是要主动还是被动。有心主动的人,仍然可以保有其自主性;若是选择被动,则要接受别人的支配和指使,会逐渐丧失自主性。
团队的力量体现于高度的协同一致,高度的协同一致对于团队的必要性,如何形容都不过分。
对团队进行管理,领导者务必保持团队高度的协同一致性,如果不能达到高度的协同一致,就意味着团队内部没有形成凝聚力。
1.分工导致团队成员对关怀的需要
现代的科学管理强调的分工,实际上对于团队高度的协同一致是有负面影响的。在现代化的生产作业中,分工越细,工作团队中的成员能够享受到的工作乐趣也就越少,工作变得日渐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工作没有乐趣,没有技术,更谈不上发展,所以更需要有领导者来予以关怀。在团队管理中,应该让所有成员都意识到,如果不能合作,分工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2.高度的协同一致重在自发
要实现中国式团队管理的顺畅,形成团队内部高度的协同一致,其成员必须有自发的意愿,即愿意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团队管理的核心在于配合,配合得越好,团队的工作成果和绩效就越高;反之,配合得不好,则意味着资源的浪费。
3.目标应该光明正大,领导需要大公无私
美国人强调的是法律约束,日本人突出的是社会约束,而对于中国人起作用的是道德和良心的约束。所谓“良心”,实际上就是每个中国人衡量事物标准的一把看不见的尺子,只有在道德和良心的约束下中国人认为值得做的事情,自己才会投身其中。
正因为道德和良心这把尺子在起作用,所以团队组织的目标一定要光明正大,而团队的领导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表现得大公无私,才能顺应团队成员的人心,建立起相互的信任,进而打造出高度协同一致的团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