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预案
幼儿园应当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食物中毒、踩踏、火灾、暴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果发生重大伤害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案例 ××幼儿园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2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儿童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
二、儿童伤害事故处理相关人员工作内容及要求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做好儿童伤害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确保幼儿人身安全。(责任部门:儿童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第二,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好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和幼儿园组织的校外活动,以及园内的园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安全工作。(责任人:后勤主任、保健医)
第三,加强幼儿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责任人:保健医、各班班师)
第四,幼儿园要加强对园舍、场地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不留隐患。(责任人:后勤主任、保健医)
第五,幼儿园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或者组织幼儿园校外活动时,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好每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履行安全职责,确保不发生儿童伤害事故。(责任部门:儿童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第六,儿童伤害事故发生后,依法处理幼儿伤害事故,保护幼儿、幼儿园的合法权益。(责任人:后勤主任、保健医)
第七,保证信息畅通,严格执行报告制度。(责任人:园长)
三、儿童伤害事故处理相关人员工作职责
发生儿童伤害事故,幼儿园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幼儿并及时告知幼儿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发生儿童伤害事故情况严重的,幼儿园应当及时向教育部、社会发展局及有关部门报告。儿童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向领导汇报后,迅速组织或协调有关部门及人员赶赴现场指导协助教师进行事故的处理工作,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儿童伤害事故发生后,幼儿园与受伤害幼儿家长,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妥善地处理伤害事故。事故处理结束应当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教育部、社会发展局安全办。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我园做出了以下具体分工。
第一,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儿童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报告。
第二,保健医接到通知后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工作。
第三,园长负责分配其他人员工作,并清理现场、疏散围观人员,把人员安置到安全地方。
第四,遇到较大的儿童伤害时,需及时呼叫120,把伤员人数、致伤原因、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详报给医务人员,并在电话机旁等候。(负责人:×××)
第五,由班长通知家长。
第六,业务园长、后勤主任排查事故原因并避免其他人员遇险。
第七,由财务人员××准备好急救资金。
第八,由保教主任指导各班教师做好其他幼儿的安抚工作,保证其他幼儿安全。
四、跟进管理
第一,幼儿园儿童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调查发生严重伤害事故及突发性事件的原因,进行处理改善,加强防范,并建立档案,迅速切断严重伤害事故及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二,对住院治疗的幼儿进行跟进,了解病情,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案例 儿童伤害事故处理
某大班的一名幼儿在早锻炼的时候,由于鞋子不合适,在走路的时候摔倒在地上,当时教师发现了,及时把保健医叫了过去。保健医看了看,问幼儿腿疼不疼等,保健医初步诊断骨头没有受到伤害,但是幼儿比较胆小害怕,说自己不能走路等,要求去医院,与此同时教师立即通知了家长。幼儿妈妈来到幼儿园,见到孩子也说不用去医院。可是幼儿就是要去医院,然后保健教师等人一起陪同幼儿去医院。到医院后经过医生的诊断证明没有伤到骨头,幼儿不再害怕了,教师和家长也都放心了。通过这件事反映出,教师在遇到儿童伤害事件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能随意处理。
(案例提供者 张燕)
(二)加强日常安全落实、检查和反馈
1.加强设施安全
例如,窗户、阳台安装一定高度的护栏或护网;不要购置较高的双层床铺,避免幼儿睡觉时跌落;购置的幼儿用桌椅的边缘要圆滑,木质的桌椅、柜子、大型户外玩具等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毛刺要及时进行更换或修理。
2.加强设备使用安全
大型玩具,如滑梯、攀登架等应经常检查,如有损坏及时修理,年久失修不能使用的玩具要停止使用。大型玩具最好设在草坪上,其周围一米内不应有其他物体。
要经常检查电器、电线是否漏电。室内电器插座应安装在1.6米以上,电线用暗线以免幼儿接触。
幼儿园在冬季用暖气片或电暖气取暖时,应给这些设备安装防护罩。
睡床不要紧靠窗户摆放。
定期检查各种大型玩具和体育器材,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修理加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加强卫生安全
幼儿玩具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凡是有棱角、尖角、缺口、木刺,易脱色,不易清洗、消毒的玩具都不宜给幼儿玩。
楼梯台阶地面不要过于光滑,光线要明亮。
盥洗室地面应保持干燥,有水及时擦干,防止滑倒。
4.加强环境安全
注意门窗安全。楼房的窗户要安装栏杆,阳台栏杆间隔不要超过幼儿头部宽度,防止头伸出栏杆卡住。去阳台的门平时要关好,锁住。房间门不要装有弹簧,避免碰伤幼儿。
园所不种植带刺的植物。
户外活动场地定期检查修缮。
(三)加强各类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1.家长
①要教育幼儿站在攀登架或其他大型玩具上时,不要互相打闹、推拉,以免摔伤。
②要教育幼儿不带小刀、玻璃片(碗片)、铁片、钉子等危险物品到幼儿园。
③注意不要给幼儿穿着带有金属装饰或绳子的衣服。
④要教育幼儿不要把棉花、豆、纸团等物塞进鼻、耳里。
2.教师
(1)责任
①教师对幼儿要细心照顾,动作要轻柔。幼儿关节、韧带、骨骼尚未发育完善,需要轻拉、轻抱,避免脱臼或骨折。
②睡床必须有栏杆,幼儿睡觉时教师不要离开房间,需经常巡视以免被子、塑料布等捂住幼儿口、鼻造成窒息。
③拿热汤或开水壶时要注意周围有无幼儿跑过来。给幼儿热饭、热菜时注意温度,饭盆不要经过幼儿头上,不要将热汤桶放在幼儿附近。
④药物妥善保管,消毒药、外用药和内服药要分开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中毒。消毒药严禁放在幼儿的卧室和活动室。
⑤口服药给药前要仔细核对姓名、药名,对年龄小的孩子要将药片压碎喂服或看着服下去。
⑥装有药品的瓶子不要让幼儿拿着玩。
(2)安全检查
①要教育幼儿不带小刀、玻璃片(碗片)、铁片、钉子等危险物品到园所。入园时要检查口袋。
②卫生保健人员要做好晨午检,保教人员协助保健人员做好晨午检工作,避免出现口含食物的现象。
(3)提醒
①提醒幼儿哭泣时不要吃东西。
②班级在使用剪刀等危险性工具时,教师要注意教幼儿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要领。手工课活动时,幼儿用的铅笔应由教师帮助其削好或让幼儿用安全性能好的转笔刀。提醒幼儿不要拿削好的铅笔尖对准自己或其他小朋友乱捅。
③每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将剪刀等尖锐工具及时收进工具盒,告诉幼儿不能拿着剪刀、铅笔乱跑。
④在每天的活动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不要在门口停留、玩耍,不要把开、关门窗作为游戏,以免被门窗打伤或被门窗夹伤手指。
⑤教师要提醒幼儿进食时避免哭闹、说笑,饮水时不能一边喝水一边活动,以免因呛水而窒息。
(四)加强预防与监管
在儿童伤害的预防工作中,要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以预防为主,保证环境设施的安全性,并及时监管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儿童伤害的发生。
1.环境
①班级玩具不要投放玻璃球、小串珠、小纽扣和小塑料珠等危险材料。
②为幼儿准备洗手、饮用水时要注意水温。
③暖壶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④园内水果刀、剪刀、大头针等要放置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⑤活动室内的贴花不要用图钉或大头针固定。
⑥园内的火柴、打火机、热汤、热粥、热水壶、电饭锅、热水器以及消毒液、漂白剂等腐蚀性物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⑦不提供坚果类食物。
2.人员
①新入园幼儿要有专人看管。
②教育幼儿不离开集体,外出时教师要及时清点人数,以防丢失。
③幼儿离园后,要指定专人到各屋检查,确定没有留下幼儿再锁门下班。
④室外活动时,保教人员要整理好幼儿的衣裤和鞋带,防止误踩造成摔伤。
⑤教师要以身示范各种大型玩具的玩法,如“蹦蹦床”等,严格看护好聚集在大型玩具处的所有幼儿,避免幼儿相互碰、压而导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