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象、时间、地点的不同,健康教育可采取诸多方式进行。例如,游戏、儿歌、角色表演,举办各种小讲座、座谈会、讨论会,面对面咨询指导、示教,通过群众性媒介(板报、宣传册、宣传画等)进行,家庭访问、家长信、幼儿园健康报,等等。
(一)以幼儿为对象
1.园所落实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健康领域描述的目标是:
①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②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从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看出幼儿在健康方面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点。同时,在幼儿园卫生保健中,幼儿健康教育的落实在园所保教中一定是具有保教合一、保教并重的特点的。
2.园所落实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1)情绪与适应
主要包括认识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掌握表达情绪的方式和方法(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如神态、表情、动作等)。
(2)生活与卫生习惯
主要包括洗手、洗脸、刷牙的基本方法;穿脱衣服、鞋袜的正确方法;良好的进餐、饮水习惯;按时大小便;收拾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及用具的意识和方法;关心周围环境卫生。
(3)营养与饮食
主要包括情绪愉悦,愿意独立进餐;认识常见食物,平衡膳食,少吃零食,主动饮水;按时进餐,保持清洁,进餐习惯良好。
(4)安全与自护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与自护、游戏中的安全与自护、饮食方面的安全与自护、劳动中的安全与自护、紧急情况中的安全与自护等。
作为幼儿园这样一个具有特殊群体的机构,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实施还应有当下非常需要格外关注的内容:幼儿性安全教育和幼儿饮食安全教育。
3.健康教育课程组织与管理的途径
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指导。主要包括提出要求、建立常规;结合日常事件随机指导。
②通过其他的宣传媒介进行指导。主要包括展板、橱窗、墙饰、网站等。
③通过健康教学活动进行指导。比如,关于牙齿保护、爱吃蔬菜、逃生演习、生气怎么办等主题。
④通过家园合作进行指导。主要包括与家长沟通、交流;支持幼儿在家中的安全行为表现;面向家长进行讲座宣传等。
(二)以教职工为对象
可以说健康教育的落实是全园上下,卫生保健各相关岗位人员都需要关注、参与和学习的。除了幼儿是健康教育的主动学习者之外,园长、保健医、教师、厨房工作人员等都是健康教育中的学习者和宣教者。下面将从这几个主体出发阐述其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园长
园长通过园所工作的制定与安排,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实到园所各项工作之中,带领园所对健康教育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的目标。
同时,园长作为园所的引领者,对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具有宏观管理责任。园长应关注师幼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同时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参加健康教育培训学习的机会。
2.保健医
保健医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宣教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保健医直接参与健康计划的制订和管理。例如,针对本园幼儿的健康状况,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
其次,保健医为教师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和帮助。例如,保健医承担一定的健康教育教学或指导工作,如营养教育、安全教育等;同时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
再次,保健医在幼儿园这种特殊集体生活场所的卫生保健要求下,应在常见传染病高发期的前后,对在园保教人员等、幼儿及家长进行相应的重点宣教,积极开展传染病、常见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让不同的受教群体了解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形成积极正确的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观念。
最后,保健医直接服务于家长,开展各项有针对性的幼儿健康教育家长指导和家庭指导。例如,保健室制定每月幼儿园健康报,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的宣教效果。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活动记录与过程性资料的留存十分重要。表3-2为北京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范例。
表3-2 北京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注:后附会议通知、签到表、讲义、下发的宣传资料等,作为完整资料存档。
3.教师
教师作为一线保教工作者,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直接落实者。教师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观念对于教育实效有直接影响。因此,每学期教师都应参加两次及以上的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岗前卫生消毒、安全教育培训、意外伤害、疾病预防、口腔保健、膳食管理、肥胖儿管理等。
4.其他卫生保健相关工作人员
主要是指厨房工作人员。该工作群体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也很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每月需要进行两次的幼儿健康教育培训,主要针对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在工作环节中能够有意识地加强卫生保障,维护幼儿的健康安全。
同时,做好岗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儿童营养等专业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形成科学健康的知识系统。
(三)以家长为对象
作为园所卫生保健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家长是幼儿的第一责任人,家长的教育义务责无旁贷。因此,健康教育之中必须涵盖针对家长健康教育的管理与实施内容。
幼儿园每学期面向家长,至少组织一次健康讲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与保健医可通过展板、宣传资料发放、讲座、亲子活动等不同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提升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观念的更新。
可以说,家庭重不重视卫生保健工作也直接影响到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加强家长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认识与重视,要幼儿园从上到下提高对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园长对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师以及相关部门对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家共同提高重视程度也有利于卫生保健部门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整个园所都提高重视的氛围下,家长自然而然也会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能够重视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并给予积极的配合,家庭和园所形成合力,共促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家长联系,落实宣教实效,争取家长配合。例如,接送幼儿时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况或向家长叙述幼儿在园情况;各班建立家园联系簿,保持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各班教师对缺勤幼儿,要及时电话联系或探访;了解幼儿情况,设立家长园地,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定期开办家长学校,举办育儿专题讲座,召开家长会,广泛听取家长意见;设立卫生保健宣传专栏,向家长介绍卫生保健工作;利用校园网向家长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利用社交软件,建立家园联系,时刻传播幼儿健康动态。
案例 每个孩子都是宝贝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大家庭,大乐园。为了能够保证孩子们在集体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传染病的预防成了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就提到“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如果幼儿园中发生传染病,很容易传播流行,威胁幼儿的健康,影响幼儿园的正常工作秩序。为此,我园始终对预防传染病工作常抓不懈,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综合预防措施,消除传染病的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案例情境
这天,在例行入园晨检中,保健医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因为正值手足口病的传染高发期。他们一边仔细检查每个孩子的小手和口腔,一边不时地询问家长孩子的前胸、后背、臀部、脚心等部位有没有异常情况。保健医发现一名小朋友口腔有一些异常,就建议孩子回家观察一下,没有问题再送孩子来园,并告诉了家长观察方法。但是爸爸说自己有事不能看护孩子。考虑到家长的实际情况,园里决定让孩子在保健室单独留观,既不影响家长的安排又便于观察孩子的情况。家长又对单独观察提出异议,觉得孩子没有手足口病症状,还是应该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于是,我们耐心告诉家长集体生活中传染病一旦流行,对全体幼儿健康的危害。家长还是不能理解,态度很不友善地坚持要送孩子进班。我们又从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和在家单独看护的不同点上细致地给家长进行了分析。此时,家长虽然还不是很情愿但态度已经有所好转。我们又告诉家长,每个孩子不仅是家里的宝贝,也是幼儿园的宝贝,我们要对在园的每个孩子负责任。这位家长终于接受了园里的建议。在与这位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一些家长也纷纷对园里的处置方式给予了理解和赞同,对园所高度负责的态度给予了肯定,并表示一定积极配合园所的工作。
(案例提供者 张琳)
案例分析
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家长,也是我们的目标。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正是做好幼儿园其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幼儿正处于身体不断发育的阶段,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尚不够完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在集居的环境下,幼儿相互接触密切,极易引起疾病传播和流行。因此,我们更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在与家长共同面对问题时,将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来看待。因为,不管是在家长眼里,还是在我们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宝贝。
(四)以社区为对象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除面向上述群体的工作外,还应关注以社区为对象的教育活动与形式。
幼儿园应着重利用周边的健康教育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如参观牙科诊所、消防中心,邀请牙医来园进行宣教讲座,邀请消防员来园进行安全教育普及等,这将对园所的健康教育效果有积极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