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羽毛球基本技术介绍(1 / 1)

(一)握拍与持球

1. 握拍(以右手为例)

(1)正手握拍法。握拍之前。先用左手拿住球拍,使拍面与地面垂直。再张开右手,使手掌下部靠在球拍的握柄底托部位,虎口对着球拍框。小指、无名指、中指自然并拢,食指与中指稍稍分开,自然弯曲并贴在拍柄上(图4-6-2)。

图4-6-2 正手握拍

图4-6-3 反手握拍

(2)反手握拍法。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把球拍框往外转(即往左方向转),拇指前内侧部位贴在拍柄的窄面部位,食指往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图4-6-3)。

图4-6-4 持球

2. 持球

持球因发球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反手发球和发网前球的时候采用拇指和食指捏球的羽毛;发高远球、后场球的时候采用握住球托的方法(图4-6-4)。

(二)准备姿势和基本步法(以右手持拍为例)

1. 准备姿势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左脚稍靠前半步,两脚的脚跟略微提起,膝盖弯曲呈半蹲的姿势,重心在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拍子平端或拍头稍向上握持在身前,目光注视来球,随时准备启动。

2. 基本步法

(1)垫步:当右(左)脚向前(后)迈出一步后,紧接着以同一脚向同一方向再迈一步。

(2)并步:右脚向前(或向后)移动一步时,左脚即刻向右脚跟并一步,紧接着右脚再向前(向后)移动一步。

(3)交叉步:左右脚交替向前、向侧或向后移动为交叉步。这种步法的步幅较大,移动中身体重心比较稳定。经另一脚前面超越的为前交叉步,经另一脚后面超越的为后交叉步。

(4)小碎步:以小的交叉步移动。

(5)蹬转步:以一脚为轴,另一脚作向后或向前蹬转迈步。

(6)蹬跨步:在移动的最后一步,左脚用力向后蹬的同时,右脚向来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

(7)腾跳步:起跳腾空击球的步法为腾跳步。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网扑球或向两侧移动突击杀球时,以领先的脚(或双脚)起跳,作扑球或突击杀球;另一种是对方击来高远球时,用右脚(或双脚)起跳到最高点时杀球。

(三)发球技术(以右手持拍为例)

发球按球在空中飞行的弧线分为高远球、平地球、快平球、网前球等;按发球动作分为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正手可发高远球、平快球、网前球,反手主要发网前球和平快球。

1. 发高远球

发球时,左手把球举在身体的右前方并自然放下,使球下落,右手同时持拍由大臂带动小臂,从右后方沿着身体向前并向左上方挥动。当球落到右手臂向前下方伸直能触到球的一刹那,握紧球拍,并利用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发力击球。击球之后,球拍顺势向左上方挥动缓冲。击球点在右侧前腰下(图4-6-5)。

图4-6-5 发高远球

2. 正手发网前球(发小球)

击球时,握拍要放松,大臂动作要小,主要靠小臂带动手腕向前切送,用力要轻(图4-6-6)。发网前球时应注意手腕不能有上挑动作,落点要在前发球线附近,发出的球要贴网而过。

图4-6-6 正手发网前球

3. 反手发球

面向球网,两脚前后站立(左脚或右脚在前均可),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在前脚上。右手反手握拍,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球的二三根羽毛,球托朝下,球体与拍面平行或球托对准拍面放在拍面前方。击球时,小臂带动手腕朝前横切推送(图4-6-7)。发网前球时,用力要轻,主要靠“切”送;发平快球时,发力要突然,击球时拍面要有“反压”动作。发球必须在腰部以下。

图4-6-7 反手发球

(四)击球技术(以右手持拍为例)

1. 正手击高远球

两脚分开,前后站立,眼视来球。侧身左肩向网,重心放于后脚。右手正手握拍,自然屈肘上举,拍面向网,左肩略高于右肩。引拍时,右手手肘向上抬高,前臂后引,手腕伸展。击球时,左手带动身体转动,球拍向上,手臂要自然伸直击球,尽量争取高点击球。以肩为轴,以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内旋配合手指发力击球。击球点为右肩上前方。当拍与羽毛球接触的一刹那,球拍面是向上的,用手腕与肩膀的力,将羽毛球击到对方底线的上空去。在击球开始时,身体重心落在后脚上,等到击高球后随势动作完成身体重心向前移。随后身体顺势左转,重心前移,右脚随重心转移向前跨出一步。右手顺势自然放松收回至左下方(图4-6-8)。

图4-6-8 正手击高远球

2. 抽球

(1)正手抽球。两脚平行开立稍宽于肩,重心在两脚间,微屈膝收腹。正手握拍举于右肩前。击球前肘关节前摆,前臂稍往后带外旋,手腕稍后伸,引拍至体后。击球时前臂内旋,手腕伸直闪动,手指抓紧拍柄,球拍由右后往右前方高速平扫猛击来球。击球后手臂左摆,左脚往左前方迈一步,右脚跟一步回中心位置。

(2)反手抽球。右脚前交叉在左侧前,重心在左脚上,右手反手握拍在左侧前。击球前肘部稍上抬,前臂内旋,手腕外展,引拍至左侧。击球时,在髓的右转带动下,前臂外旋,手腕由外展到伸直闪动,挥拍击球托的底部。击球后,球拍随身体的转动收回到右侧前(图4-6-9)。

图4-6-9 反手抽球

3. 反手击高远球

将身体转向左后方,右脚向左脚并一步,然后左脚向后迈一步,紧接着右脚向左前跨一大步即到位。此时,身体背对球网,身体重心在右脚上,步法移动到位时,球在右肩上方(图4-6-10)。步法移动中要立即由正手握拍转换成反手握拍,上臂平举屈肘,使前臂平放于胸前,球拍放至左胸前,羽毛球拍的拍面朝上,完成引拍动作。上臂迅速向上摆,前臂快速向右斜上方摆,手腕迅速回环伸展,拇指顶压羽毛球拍的拍柄,产生爆发力,以正拍面击球托后下部,身体重心从右脚转至左脚,并迅速转体回动。击球后,身体随重心的转移同时成正面对网。前臂内旋,使羽毛球拍恢复至正常位置,恢复正手握拍。

图4-6-10 反手击高远球

4. 扣杀球

扣杀球有正手扣杀球、头顶扣杀球、反手扣杀球及劈杀球、突击杀球之分。

(1)正手扣杀球。准备姿势与正手击高球相似。不同之处是右脚起跳后,身体后仰成反弓后收腹用力,靠腰腹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前臂、前臂带动手腕,形成向下鞭打的用力,球拍正面击球托的后部,无切击,使球沿直线向前下方快速飞行。击球后立即还原准备姿势。

(2)反手扣杀球。动作方法与反手击高球相似。不同之处是击球前的挥拍用力要大,身体反弓加上手臂、手腕的延伸、外展的鞭打用力,可向对方的直线或对角线的下方用力,击球瞬间球拍与扣杀球方向的水平夹角小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