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备姿势
按身体重心的高低分为半蹲姿势、稍蹲姿势和低蹲姿势。其中半蹲姿势运用最多。
1. 半蹲准备姿势
动作要点: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两脚尖稍内收,脚跟稍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膝关节的投影在脚尖前面,上体前倾,重心靠前。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全身肌肉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腿始终保持微动(图4-4-3)。
2. 稍蹲准备姿势
动作要点:比半蹲准备姿势重心稍高,动作方法相同(图4-4-4),一般用于扣球助跑前或对方正在组织进攻时,需快速起动的场合。
图4-4-3 半蹲准备姿势
图4-4-4 稍蹲准备姿势
3. 低蹲准备姿势
图4-4-5 低蹲准备姿势
动作要点:比半蹲准备姿势的身体重心更低,更靠前,两脚左右、前后的距离更宽一些,膝部弯曲程度更大一些;肩部投影过膝,膝部投影过脚尖,手置于胸腹之间(图4-4-5)。低蹲姿势主要用于防守和接拦回球等。
(二)移动技术
移动技术是由起动、移动步法和制动三部分组成。包括并步法、滑步法、跨步法、交叉步法、跑步法几种。
1. 并步与滑步
当来球距离身体一步左右时可采用并步移动。近球一侧的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另一侧脚迅速有力地蹬地,并迅速跟上做好接球的准备姿势。当来球与身体的距离较远,用并步无法接近来球时,可采用连续并步即滑步。
2. 交叉步
当来球在体侧3m左右时,可采用交叉步。如向右移动采用交叉步时,身体稍向右转,左脚从右脚前向右交叉迈出一大步,然后右脚再向右跨出一大步,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呈接球前的准备姿势。交叉步主要用于去完成防守、一传、拦网等。
3. 跨步
当来球较低且距身体较近时,可采用跨步。首先向移动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屈膝,上体前倾,身体重心移至跨出腿上。跨步可向前、向侧或向侧前方。
4. 跑步
当来球较远时采用跑步移动。跑步移动时两臂要配合摆动,不宜过早做击球准备,边跑步边看球。
5. 综合步法
将以上各种步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如跑步之后再滑步,滑步之后再交叉步或跨步等。
(三)发球技术
发球是由1号位队员在发球区内自己抛球后,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发球按照发出球的性能主要分为发飘球和发旋转球。发飘球主要有正面上手发飘球、勾手发飘球和跳发飘球,发旋转球主要有正面上手发球、勾手大力发球、跳发球、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侧旋球和高吊球。
1. 正面下手发球(以右手为例)
动作要点:面对球网,左脚在前,两膝微屈,左手持球于胸前,右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左手将球在体右侧抛起,高约20cm,抛球时,身体重心后移,同时右手后摆。右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臂伸直,以肩为轴向前摆至腹前,用掌根击球的后下部。击球后,随着击球动作身体重心前移,迅速入场(图4-4-6)。
图4-4-6 正面下手发球
2. 侧身下手发球(以右手为例)
图4-4-7 侧身下手发球
动作要点:左肩对网,两脚开立。左手抛球于胸前一臂之远,离手高约30cm。抛球同时,右臂摆至右侧后下方,接着右脚蹬地向左转体,带动右臂向前上方摆动,在腹前以全手掌击球的右下方。随着击球动作,迅速进入场地(图4-4-7)。
3. 正面上手发球(以右手为例)
动作要点:面对球网,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于体前。左手用掌平稳而准确地将球抛在体前右肩前上方,高度约50cm。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略高于肩,上体稍向后仰。五指并拢,指尖朝上,手腕稍后仰保持一定的紧张,眼睛注视球体。右脚蹬地,重心前移,以收腹、屈体迅速带动手臂的挥动。挥臂成直线,在右肩前上方,用手掌坚硬部位击中球的后下部(图4-4-8)。击球后,便可迅速入场。
图4-4-8 正面上手发球
4. 正面上手飘球(以右手为例)
动作要领:同正面上手发球,但抛球的高度稍低并靠前。击球时,利用蹬地、向左转体和收腹的力量,带动手臂向前做直线运动,身体重心随之从右脚过渡到左脚。手触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用掌根夹击球后中下部,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击球瞬间,手指手腕保持紧张,手型固定,用力要突然、短促。击球结束,手臂要有突停动作。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
5. 勾手发飘球(以右手为例)
动作要点:左肩对网,两脚自然开立,左手持球于体前。将球平稳地抛在左肩前上方约一臂多高。抛球的同时,上体顺势向右倾,身体重心右移,右臂自然向侧后摆动。击球时,右脚蹬地,上体向左转动发力,身体重心向左脚偏移,同时带动伸直的右臂向左上方挥动,手臂做直线运动。手触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并保持紧张,用掌根或半握拳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用力短促、突然,并通过球的重心。击球后,迅速进场比赛(图4-4-9)。
图4-4-9 勾手发飘球
6. 勾手大力发球(以右手为例)
动作要点:左肩对网,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左手持球于体前。左手将球平稳地抛在左肩前上方约一臂高度,抛球的同时,两腿弯曲,上体向右倾斜,重心移至右脚上,右臂向右侧后方摆动。随着右腿用力蹬地,利用转体动作带动右臂做直臂弧形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手臂的最高点击球。击球时,手指自然张开包住球,利用手腕的推压动作,用力击球的后中下部,使球向前上旋飞行(图4-4-10)。
图4-4-10 勾手大力发球
7. 跳发球(以右手为例)
动作要点:队员面对球网,距端线3~4m处站立。利用双手或单手将球抛向前上方,抛球的高度可根据自己的起跳高度而定。抛球的同时向前助跑(二步或三步)起跳,利用收腹转体动作带动手臂挥动,在身体升至最高点时以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手腕要有推压动作(图4-4-11)。
图4-4-11 跳发球
(四)垫球技术
垫球技术按动作方法分为正面双手垫球、正面低姿垫球、跨步垫球、体侧垫球、侧倒垫球、背向垫球、滚翻垫球、前扑垫球、鱼跃垫球、单手垫球、单手和双手挡球等。垫球技术按运用可分为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接其他球等。
1. 垫球手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叠指法:两手手指上下相叠,两拇指对齐平行相靠压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节上,掌根紧靠,两臂伸直相夹。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叠(图4-4-12)。
(2)包拳法。两手抱拳互握,两拇指平行放于上面,两掌根和两小臂外旋紧靠,手腕下压,使前臂形成一个垫击平面(图4-4-13)。
2. 击球点、击球部位
正面双手垫球的击球点一般应尽量保持在腰腹前的一臂距离,有两小臂腕关节以上10cm左右桡骨内侧平面击球为宜(图4-4-14)。击球部位过高,既不便于控制球,而且易造成“持球”或“连击”犯规;击球部位过低,垫在虎口上,球易不稳,对球的方向、力量控制不准。
图4-4-12 叠指法
图4-4-13 包拳法
图4-4-14 击球部位
3. 垫球的动作要点:插、夹、提
插——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准来球,并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
夹——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4. 正面双手垫球
动作要点: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判断来球的路线与落点,迅速移动取位,把来球保持在腹部的正前方,两臂插入球下并对准来球。垫球时,利用蹬腿移体和提肩抬臂的协调动作,以两前臂所组成的平面击球的后下方,同时身体重心伴随击球动作前移,将球向前上方垫出(图4-4-15)。
图4-4-15 正面双手垫球
5. 跨步垫球
当来球离身体一步左右,但速度较快或部位较低,来不及移动对正时,队员迅速向前或向侧跨一步垫球的动作叫跨步垫球。
动作要点:跨步垫球时,看准来球落点,及时向前或向侧跨出一步,屈膝制动,重心落在跨出腿上,上体前倾,臀部下降,后腿自然伸直或随重心前移而跟着上步,两臂前伸插入球下,用前臂击球的后下部(图4-4-16)。
图4-4-16 跨步垫球
6. 低姿垫球
当来球很低,队员深蹲降低身体重心,双手贴近地面向上垫击,叫低姿垫球。
动作要点:当来球在身体附近较低部位时,队员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上,随即降低重心,上体前倾,手臂贴近地面插到球下,跨出腿膝部外展,蹬地腿自然弯曲,脚内侧着地,膝部内侧接近地面,主要靠球的反弹力垫球(图4-4-17)。来球力量小时,为了将球垫高,还要用屈肘、翘腕动作将球垫起。
如果球落点稍远时,队员可在做低姿垫球的基础上继续向前移动身体重心,上体充分前压,塌腰塌肩,后腿半跪,手臂贴地前伸够球,用翘腕动作以双手虎口部位将球垫起,称为半跪垫球。
图4-4-17 低姿垫球
7. 体侧垫球
图4-4-18 体侧垫球
来球飞向体侧,队员来不及移动对正来球,可用双臂在体侧进行垫击,叫体侧垫球。
动作要点:如左侧垫球时,应先以右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一步,身体重心随即移至左脚,并保持两膝弯曲。与此同时,两臂向左侧伸,左臂高于右臂,右肩微向下倾斜,两臂组成的击球面对准来球并拦击来球。击球时,以腰部发力,并借助左脚蹬地的力量,使身体微向内转,同时提肩抬臂将球垫起(图4-4-18)。
8. 背向垫球
动作要点:背向垫球时,要判断好球的飞行方向,迅速移动到球的落点上,背向垫出球。垫球时,两臂夹紧伸直,利用蹬地、抬头后仰、挺胸、展腹的动作带动两臂向后上方迎击球。击球时要抬臂、压腕,触球的前下方,将球向后上方击出。击球点要适当,一般击球点高,垫出的球弧度平;击球点低,则垫出球弧度较高。如果是第三次击球,距离较远,则需要用手臂多向后抬送,并要借助于腿和腰的协调力量。
9. 单手垫球
动作要点:当来球在体前较远时,一脚迅速向前跨出一大步,重心向前移动,以跨出腿的同侧臂向前伸出,直插球下,用虎口或手背击球的底部。击球时,手腕要有向上翘的动作,以便使球向上飞起。当球在体侧时,同侧脚向侧跨出一大步,重心移至跨出腿上,迅速向侧伸臂,同时身体要内转,借以带动挥臂动作。在触球时,要以虎口和前臂击球的后下部。
10. 挡球
来球高且重,不便于传和垫时,用双手或单手在肩部以上挡击来球称为挡球。
双手挡球的手型有包拳式和并掌式。包拳式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包,两掌外侧朝前;并掌式的手法是两肘弯曲,两虎**叉,两掌外侧朝前,合并成勺形挡球时,小臂放松,两肘朝前,手腕后仰,以掌根或掌外侧组成平面,挡击球的后下部。击球点在额前或两侧肩上。挡球瞬间手腕要张紧,用一定的力量接球向上挡起。
单手挡球适用于挡头部以上或侧上方的高球。开始挡球时,手腕放松,手半握拳,击球瞬间要突然后仰并保持张紧,用拳心部击球的后下部。对飞到身后的高球,还可跳起用单手挡球。
11. 鱼跃垫球
动作要点:队员先放低姿势上体前倾,以前脚用力蹬地向远处跃出,将击球手臂插入球下,用虎口或手背将球垫起(图4-4-19)。身体落地时两手先着地支撑,两肘缓慢弯曲以缓冲下落力量,同时抬头、挺胸、挺腹,身体成反弓形,形成手臂、胸部、腹部、大腿依次着地。手的支撑均要在身体重心运动的轨迹上。为扩大防守范围,有时还可用肘滑鱼跃垫球。
图4-4-19 鱼跃垫球
(五)传球技术
传球是排球比赛中组织进攻的重要环节,可分为正面传球、背传球、侧传球、跳起传球等。传球手形如图4-4-20所示。
图4-4-20 传球手形
1. 正面传球
动作要点:一般采用稍蹲的准备姿势,抬头注视来球方向,双手自然抬起,放松放于脸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迅速移动接近球。当来球接近额头时,击球点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便于观察来球和传球目标,增强传球的准确性。当手触球时,两手自然张开形成半球形,手腕稍后仰,两拇指相对成“一”字或“八”字,两手间有一定距离,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其余两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传球方向。当球距离前额一球距离时,身体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微张经脸前向前上方迎击球(图4-4-21)。要求手指、手腕保持适当的张紧,便于触球瞬间发力和防止手指损伤。
图4-4-21 正面传球
2. 背传球
动作要点:用力方向与正传相反。击球点比正传偏后,用力蹬腿、展腹、抬臂、伸肘,通过指腕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背传动作比较隐蔽,能出其不意,迷惑对方,增加战术的变化。
3. 跳起传球
动作要点:当一传手来球较高时,二传手常跳起在空中作第二传。起跳后两手放在脸前,当跳至最高点时,两手伸至额上方击球,主要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将球传出(图4-4-22)。
图4-4-22 跳起传球
(六)扣球技术
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按照动作方法分为正面扣球、小抡臂扣球、单脚起跳扣球和勾手扣球等;按照起跳区域分为前排扣球和后排扣球。
动作要点: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小步,接着右脚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踏在右脚之前,两脚尖稍向内转,准备起跳。在助跑跨出最后一步同时,两臂绕体侧向后引,左脚在并上踏地制动的过程中,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快速上摆,配合起跳。两腿从弯曲制动的最低点猛力蹬地向上跳起。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形。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依次带动肩、肘、腕各部位成鞭打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成勺状,并保持张紧,以全手掌包满球,掌心为击球中心,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加速上旋。落地时,以前脚掌先着地,同时顺势屈膝、收腹以缓冲下落力量(图4-4-23)。
图4-4-23 扣球
(七)拦网技术
拦网可分为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集体拦网又分为双人和三人拦网。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得分、得发球权的重要手段,是反攻的重要环节。
动作要点:队员面对球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宽,距网30~40cm,两膝微屈,两臂在胸前自然屈肘。移动可采用并步、交叉步、跑步,向前或斜前移动。原地起跳后,重心降低,两膝弯曲,用力蹬地,使身体垂直起跳。如果是移动后起跳,制动时,双脚尖要转向网,同时利用手臂摆动帮助起跳。拦网时两手从额前平行球网向网上沿前上方伸出,两臂平行,两肩尽量上提,两臂尽力过网伸向对方上空,两手接近球,自然张开,手触球时两手要突然张紧,用力屈腕,主动盖帽捂住球(图4-4-24)。
图4-4-24 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