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衡能力的训练(1 / 1)

1. 站立练平衡

(1)睁着眼睛单腿站立,两只手臂体侧平伸,另一只脚尽量长时间不落地。

(2)闭着双眼单腿站立,两只手臂体侧平伸,另一只脚尽量长时间不落地。这是难度比较高的训练方式,对锻炼大脑的平衡效果较好。

(3)原地转圈法。原地顺时针方向转3圈,停下后闭目站立30s;再逆时针方向转3圈,停下后闭目站立30s。

2. 金鸡独立练平衡

(1)最简单的闭目“金鸡独立”。站立位,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能站立几分钟。

(2)闭目站立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向两侧平举,身体先向左侧摆动,再向右侧摆动。然后可逐渐将两脚向一起靠拢,以增加锻炼难度。

(3)闭目站立位,右脚脚尖抵住左脚脚跟,呈一字线,两臂平举,维持10s以上。如果平衡能力较好,两臂自然垂于体侧,维持10s以上。

(4)顺时针方向转3圈,停下后闭目站立30s;再逆时针方向转3圈,停下后闭目站立30s。

3. 扭曲站立练平衡

图3-8-1 扭曲站立

准备一条长毛巾,抬起左脚,用毛巾裹住左脚,右手拉着毛巾的另一头。左腿伸直,同时身体向左扭曲,伸出左手,与肩平行,保持此姿势10s,然后换另一只腿(图3-8-1)。

4. 脚尖站立

目的:训练在小支撑点上的平衡能力。

(1)双脚尖站立,并从1数到10。

(2)双脚尖站立平稳后,改为单脚尖练习。

5. 顶物走

目的:初步锻炼在动态中平衡的能力。

(1)地面上画一直线,头顶一本书或一个物品站在起点。

(2)沿直线走,同时头上的物品不能掉下来。

(3)在练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直线改为圈线。

注意事项:训练中不能用手扶头上的物品。

6. 跳华尔兹舞

目的:培养在方向不断变化的活动中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

(1)地面上画一个大圆圈,围绕着某一垂直的轴转圈。

(2)速度逐渐加快。

注意事项:若出现头晕、出汗、脸色苍白时,应及时停下来休息,并调整转动的速度与弧度。

7. 走平衡木

目的:利用器具训练平衡感,使身体能够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表现某种韵律,为较高级的知觉动作做准备。

(1)在平衡木上行走,保持平稳。

(2)在以上基础上按节拍或音乐行走。

注意事项:跳下的动作要轻,前脚掌先着地。

8. 不倒翁

目的:训练旧的平衡状态破坏后建立新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1)在座位上保持良好的坐姿。

(2)坐正后,从一侧推动以破坏其平衡,要求再度保持坐正的体姿。

(3)在推动下要保持平衡,可在其不注意的情况下进行推动,并继续保持平衡。

注意事项:推动力由轻到重,并注意保护,以免跌倒而受伤。

9. 蒙眼走

目的:发展不依靠视觉的空间平衡知觉能力。

(1)开始时两眼睁开站立,并注意地面所画直线的走向。

(2)然后闭上眼睛站立,并向正前方行走。

10. 倒走

目的:发展平衡知觉能力;从二维平衡感发展到立体平衡感。

(1)地面上画一直线,沿直线倒着走。

(2)在平稳的基础上计时,训练速度。

(3)上下楼梯时练习倒着上、下台阶。

11. 拿横杆走平衡木

(1)拿着横杆在平衡木上走动。

(2)横杆的长度可不断加长,两头可挂上物品进行练习。

12. 倒立

肩肘倒立停一定时间。

13. **秋千

在**秋千的过程中,身体的高低起伏、重心的变化等有助于提高对平衡感以及重心的敏锐感觉。

14. 直线跳行

跳转360°前进,保持直线运行。

15. 抛球转体

向上抛球,转体2~3周再接住球。

16. 闭目转体后直行

闭目原地连续转5~8周,然后闭目沿直线走10m,再睁眼看自己走的方向是否准确。

17. 跳转

原地跳转180°、360°、720°,落地站稳。

18. 合理利用学校场地进行平衡练习

从平地的平衡走变化到一定高度和宽度的平衡木练习与各种动作的平衡练习,要有一个逐渐过渡、慢慢适应的过程。

在场地上选择高度10~30cm、宽度10~15cm的水泥路,让学生自由选择动作走过水泥路。应提醒学生可不断变化手臂动作,如叉腰、上举、侧平举、抱头、曲臂等。

19. 平衡能力综合训练

从起点开始在平路上跑动,听到口令停住做金鸡独立(停8s),然后跑到体操凳前,上体操凳在上面做一次跳步、一次跪撑平衡和一个前滚翻,下体操凳到秋千处,**秋千3次(一人帮助),倒走回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