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速分组集合
(1)游戏目的:发展反应及动作速度。
(2)游戏准备:场地一块。
(3)游戏方法:在跑步过程中,教师任意说出一个数字,游戏者立即按此数字进行组合,无组的游戏者为失败者。多次进行。
(4)游戏规则:
①在组合过程中,如组错了人数,为本组游戏者失误。
②凡是没有组合的游戏者为个人失误。
③组合的时间由教师灵活掌握。
(5)教法建议:
①组织组合人数时,如超过7人就有一定难度,组合“开始”至“停止”的间隔时间相对要长些。
②可以负重进行。
2. 追逐
(1)游戏目的:发展反应及动作速度。
(2)游戏准备:场地一块。
(3)游戏方法:两人相距2m面向站立,根据教师规定哪队是单数,哪队是双数(或其他信号),听口令发出是单数还是双数,按事先的规定(叫到单数,单数跑或追),一队跑一队追,在15~20m距离内追上为胜,追不上为败。
(4)游戏规则:
①禁止推人。
②禁止拉人。
(5)教法建议:
①距离可以加长。
②可以男女混合分组。
3. 抢球
(1)游戏目的:提高有氧耐力、混氧能力和反应速度,培养集体精神。
(2)游戏准备:两个门,一只球。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发球,乙组防守,甲组可以通过传球、运球和带球跑动,到乙组门前射门,乙组进行防守。
(4)游戏规则:
①禁止用脚踢球。
②禁止拉人。
(5)教法建议:
①男女混合编组。
②男生用单手传接球。
③可以进行地滚球,规则相同,只是传球射门均要求通过地面,不许超过膝关节。
4. 过河
(1)游戏目的:提高身体耐力、下肢力量,培养集体精神。
(2)游戏准备:场地一块。
(3)游戏方法:学生分成甲、乙两组,A、B分别是甲、乙的家,C、D分别为甲、乙的家门,E为河,甲乙进出必须从门里进出。出门后必须是单足跳,回家可以双脚落地。判断胜负的方法是某一方有人越过河,从对方家的门进入对方家里,一只脚踩到对方家的两个角的任何一个角为胜利。在双方家外,甲乙组人相遇,用手推倒对方使非跳跃的脚落地,该学生就退出游戏,双方可以在家里阻止对方过河,本方可以协助过河。如果对方全部被推出游戏,也为胜利。
(4)游戏规则:
①禁止背后推人。
②出了家门后,不许换脚。到了对方家门,可以双脚落地,也可以一脚踩在门里,一脚门外。
(5)教法建议:
①男女混合编组。
②可以用各种步法。
③距离可以加长。
5. 打电
(1)游戏目的:提高有氧耐力、混氧能力和反应速度,培养集体精神。
(2)游戏准备:无。
(3)游戏方法:学生分成甲、乙两组,每组相隔一定距离,每组有一固定物,以固定物周围2m2为家,指定某组跑,另一组追。例如,甲跑,乙追,一旦乙追拍到甲组某一学生,该学生将被囚禁在乙家,如果甲组学生全部被囚禁,就判乙胜利。但是甲组成员可以营救本组成员,被救人手接触到营救他的人的手,就可以逃跑,重获自由。被囚的人只要有一人手接触被囚的固定物,其他人可以手拉手伸到外面等待营救,只要外面营救的人触到任何人,那么所有人就被营救。
(4)游戏规则:
①跑的人不许长时间在家里停留。
②追的不许放超过三人在家看守。
(5)教法建议:
①可以男女混合分组。
②可以限定跑的范围,增加激烈程度。
6. 伴随运球接力跑
(1)游戏目的:发展有氧耐力和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2)游戏准备:若干个篮球。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2~4人为一小组,每组一道,每小组派一人跑动运球,本小组其他人在后面伴跑,一个来回后换第二人,如此循环,根据学生情况,安排一至若干循环。看哪组先到。
(4)游戏规则:
①球不能出跑道。
②不能提前换人。
(5)教法建议:
①为了公平和安全,可以按照平时水平安排。
②可以踢足球、滚铁环、跳绳(可单人、双人)等。
③老师可以限速跑,加强跑的节奏。也可以对抗。
④加强心率监控,心率应不超过130次/min。
⑤男女混合编组。
7. 环行接力跑
(1)游戏目的:发展混氧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2)游戏准备:无。
(3)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人(或2人),每组分成甲、乙2小组,甲、乙同时出发,甲走,乙跑,跑1圈多追上甲,甲跑,乙走,如此循环,若干个循环后看哪个组最先完成。
(4)游戏规则:两个小组接触后,以最后一人到达,走的才能开始,两人一组的可以相互帮助。
(5)教法建议:
①4人之间可以进行战术配合。
②可以负重进行往返接力。
③心率控制在150~175次/min之间。
8. 定向跑
(1)游戏目的:提高有氧耐力、混氧能力,培养方向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游戏准备:若干指南针。
(3)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张写明运用指南针去某方向的纸,下一张写明去另一方向的纸,如此循环,设若干点,最后看哪组先到指定的地方。每两个站点之间距离,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上课的要求安排可长可短。
(4)游戏规则:
①每组总站点一样,分点不一样。
②找到一个站点,必须本组所有人到达,才能进行下一站点。
(5)教法建议:在每一站用纸条规定学生拿什么东西,或者做什么徒手操。
9. 抓尾巴
(1)游戏目的:提高有氧耐力、混氧能力和反应速度。
(2)游戏准备:若干条红领巾。
(3)游戏方法:在一个规定的范围里,每人用红领巾做尾巴,老师口令开始后,看谁的尾巴被人抓掉,就退出游戏。
(4)游戏规则:
①禁止把尾巴扎得紧。
②留在外面的部分少。
(5)教法建议:
①可以抓到他人一条救自己一次。
②为了提高运动量,把面积扩大一些。
③抓到的人可以不下去,抓到后罚高抬腿之类。
10. 网鱼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素质和协调配合及躲闪能力,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
(2)游戏准备:场地一块。
(3)游戏方法:把男生或女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双方先找一个人做网,其他人做鱼。在规定区域内,网尽力去抓鱼,被抓到的鱼立刻变成网,一起合力去捉鱼。
(4)游戏规则:
①鱼游到场地外算被网到,即加入网。
②做网的人在捉鱼时必须是手牵手,不能断开,一旦断开就无效。
③只许捕鱼,不可推拉。
(5)教法建议:
①扩大场地,未捕到的鱼可以救,被捉到的鱼双方拍一下手即可增加。
②加强心率监控,心率控制在130~150次/min。
③男女混合编组。
11. 循环素质练习跑
(1)游戏目的:发展有氧耐力,提高身体素质。
(2)游戏准备:跳绳、篮球、足球、沙袋。
(3)游戏方法:200m跑道,每50m安排一个运动项目进行循环,每个项目做50m,换下一个动作,如此多圈循环。也可以分组接力跑。
(4)游戏规则:动作要规范。
(5)教法建议:
①根据教学目的,项目设置可以变化,距离可变化。
②加强心率监控,心率控制在130~150次/min。
③男女混合编组。
④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对抗。
12. 循环素质
(1)游戏目的:发展有氧耐力,提高身体素质。
(2)游戏准备:若干垫子、栏架、跳绳、小杠铃、小哑铃。
(3)游戏方法:在30m×30m的正方形周围,每10m安排一个运动动作进行循环,听教师的口令,每个动作安排15s,每个动作间隙10s,换下一个动作,如此循环。可以安排1~4组。
(4)游戏规则:动作要规范。
(5)教法建议:
①根据教学目的,项目设置可以变化,间隙可变化。
②加强心率监控,心率控制在130~150次/min。
③男女混合编组。
④可以分成几个大组同时进行。
⑤放节奏感强的音乐。
13. 贴膏药
(1)游戏目的:提高有氧耐力、混氧能力和反应速度。
(2)游戏准备:场地一块。
(3)游戏方法:学生围成圈,可以单人也可以双人,开始时,一名学生跑,一名学生追,跑的人贴到围成圈的某学生前,则该学生接着跑,如果跑的学生被抓,则追的变成跑,跑的变成追。如果人多,可以安排2~3组人追、跑。
(4)游戏规则:
①贴的人未到,被贴的人禁止提前跑。
②不要拍得太重。
(5)教法建议:
①学生可以贴在后面、侧面。
②可以进行反向贴膏药,即跑的人贴到某学生前,该学生就变成追,追的变成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速度慢的也能体会跑的感觉。
③变化圈的大小,使运动量变化。
14. 8字形跑动跳绳
(1)游戏目的:发展灵敏性和跳跃能力。
(2)游戏准备:长跳绳一根。
(3)游戏方法:选两个学生做摇绳人,将其他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成纵队站在跳绳正摇方向一侧的两边。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各组排头同时入绳,跳过一次后从另一侧跑出,绕过摇绳人站在另一组的队尾,其他学生照此方法按顺序连续跳绳,如有失误,由失误者替换摇绳人。
(4)游戏规则:
①跳绳时,碰绳、空绳、停顿,均判为失误。
②只允许两组各一人同时入绳,提前或错后入绳均算失误。
(5)教法建议:
①此游戏可改为要求每人跳规定的次数后跑出。
②可在跳绳时,要求两人互换位置,或加转体等动作,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15. 曲线跑动跳绳
(1)游戏目的:发展跳跃和曲线跑动的能力。
(2)游戏准备:
①2m长的跳绳6根。
②在场地上画两条长10m、间隔5m的平行线。
(3)游戏方法: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选出6人,每两人一根跳绳站在同一条平行线上做摇绳人,各组摇绳人彼此之间尽量靠近。各队其他人成纵队分别站在平行线同一端本队摇绳人的左臂一侧。各队第1和第3根绳向有跳绳人的方向正摇绳,第2根绳则采用反摇绳的方法。游戏开始,教师发今后,各队排头迅速上第1根绳,跳一次后,跑向另一侧绕过摇绳人后上第2根绳,跳一次后跑出,如此依次跳过第3根绳后站到另一端摇绳人的右侧。其他人照此方法进行曲线跑动跳绳,每人做一次,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必须按规定的方法,依次跳过3根绳,如有失误要求在失误处完成跳绳一次后再继续前进。
②要求各队按顺序进行,不得两人同时跳一根绳。
(5)教法建议:
①此游戏可改为允许两人同时跳一根绳(但顺序不能变动)。允许空跑,以增加速度。
②可从一端开始,曲线跑动跳绳往返一次,回到原来位置为止,中间允许交叉人绳跳动。
16. 双人跳绳接力
(1)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合作精神,发展其跳跃能力。
(2)游戏准备:
①2.5m长的跳绳两根。
②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m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另一条为折回线。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各成两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横排两人为一组。各队第1组学生并肩站立,一人左手握绳柄,一人右手握绳柄,把绳**在身后,做好准备。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两人同摇一根绳并跳绳跑向折回线,脚触线后,两人再跳绳跑回本队,将绳套在第2组学生的身后,并把绳交给第2组,然后站到队尾。第2组学生接绳后,依照前面的方法进行,直至全队轮流一次后,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跳绳跑时,必须连续一摇一跳,不得空跑。
②中途失误停绳后,必须在原地重新摇绳后,方能前进。
③两个人的脚都触到折回线后,方能返回。
(5)教法建议:
①游戏前可先试做几次双人跳绳。
②双人跳绳也可两人前后站立,用后面人摇绳两人跳进的方法进行。
③跳绳至折回线后,可要求两人用反摇绳的方法跳回。
④折回线处可插两面小旗,要求跳绳人绕小旗跳绳跑回。
17. 负重深蹲接力
(1)游戏目的:发展下肢力量,掌握负重深蹲技术,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2)游戏准备:距墙或肋木20m处画一条直线,为起跑线。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并成偶数,各成两路纵队,面向墙或肋木站在起跑线后,两队彼此间隔3m。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的一对学生手拉手迅速向前跑去,到达墙壁或肋木时,一人骑在屈膝全蹲的另一人的肩上,两人手扶墙或肋木,全蹲的学生两膝伸直蹲起,连续全蹲和站起3次后成全蹲,两人交换位置依前进行3次后,两人手拉手跑回本队拍第2对学生的手后站至队尾。第2对人依前面的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为止,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扶墙或肋木深蹲时,要求全蹲,大小腿夹角小于90°。
②听令后或拍手后,方能起跑。跑时两人必须手拉手,散开时,必须原地拉手后方能继续前进。
(5)教法建议:
①为了安全,可允许上面人手扶墙或肋木帮助维持平衡以减轻负荷。
②此游戏可改为面对墙或肋木两人一组,全体学生站好后,进行负重深蹲次数的比赛,先完成的一组举手示意。
③此游戏也可改为背人跑出,至墙或肋木处深蹲数次,两人交换做完后背人跑回。
18. 收腹举腿接力
(1)游戏目标:发展腹部、背部肌肉力量,提高奔跑速度。
(2)游戏准备:距肋木15m处画一条起跑线。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一路纵队,面向肋木站在起跑线后,两队保持3m间隔。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至肋木处,攀上肋木后以两手握横杠、背对肋木的悬垂姿势,快速收腹至脚背触手握的横杠,做数次后,跳下跑回本队拍第2人的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为止,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起跑时或交换人时,听发令或击掌后方能起跑。
②收腹举腿时,腿要尽量伸直,以脚背触手握的横杠为一次,如没有触到横杠不算,应重新做。
(5)教法建议:
①此游戏可改在单杠悬垂收腹举腿。
②如学生素质水平较差时,每次收腹举腿可适当降低要求,次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19. 俯卧撑接力
(1)游戏目标:发展上肢力量,提高协作能力。
(2)游戏准备:平整的场地一块。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各组学生面向内手拉手成圆圈站好。教师预先规定每组必须完成俯卧撑的总数。当教师发令后,每组先出一人做俯卧撑,其他同学数数,尽力做完后站起,第2人马上接做俯卧撑,其他同学接续第一人完成的数量往下数,依次类推,直至全组完成规定数量后站好举手示意,以各组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
(4)游戏规则:
①做俯卧撑时,身体要挺直,保持水平姿势;屈臂时,大小臂夹角要小于90°,否则不算。
②如各组每人做完一次后仍然达不到总数时,允许做第2次以凑足总数。
③接续前人做俯卧撑时,必须等前面人站直后方准后面人俯身做俯卧撑。
(5)教法建议:
①若学生素质达不到时,可改为手撑跳箱盖或手撑台阶完成俯卧撑,以降低难度。
②如学生素质较好时,除增加总数的数量外,可改为令其脚放置高处(跳箱盖、台阶或同伴手握练习者的踝关节处)以增加两臂的负荷。
③此游戏可改为俯卧撑推起后击掌再接做俯卧撑,以增加两臂负荷。
20. 火车赛跑
(1)游戏目标:发展上下肢力量,提高协作能力。
(2)游戏准备:平整的场地一块。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一路纵队站立,每个队员把自己的右(左)脚伸给后面的人,后面的人用右(左)手兜住前面队员的脚,左手搭在前面队员的肩上。组成“火车”,集体跳完规定的距离。
(4)游戏规则:
①手脚都不能松开。
②松开后必须再绑住。
(5)教法建议:
①距离可以加长。
②注意安全。
21. 爬绳接力
(1)游戏目标:发展手臂力量和全身协调性,提高合作意识。
(2)游戏准备:将长4~5m、有足够负载能力的长绳悬挂在树枝上或联合器械的横梁上,一式两根。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一路纵队,面向爬绳站立。教师发令后,排头走近爬绳,两臂向上伸直,两手靠拢握绳使身体悬垂后,两腿迅速弯曲上提,用两脚(一脚脚背,另一脚脚根)和两腿夹紧绳,然后屈臂引体向上,同时两脚和两腿伸直蹬绳,身体上升一级;接着两手依次向上换握成两臂伸直悬垂的姿势,依此类推,爬至顶端;然后与上述动作顺序相反迅速爬下后离开爬绳。第2人依前进行,直至全队按顺序每人爬绳一次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爬绳时,同伴不得帮助其爬上和落下。
②必须以一只手触绳的顶端后方能爬下。
(5)教法建议:
①此游戏为爬竖绳,也可改为爬横绳接力。
②此游戏的爬绳方法为3段爬绳法,也可改为两段爬绳或只用手爬绳的方法进行。
③游戏前要适当做些准备活动,比赛时要注意安全,最好绳下放块体操垫子。
22. 木头人
(1)游戏目标:发展上肢和腹背力量,提高配合能力。
(2)游戏准备:
①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
②距起跑线20m处,并排(间隔3m)放两块垫子。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各成纵队,分别对准垫子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各队排头迅速跑至垫子处,挺直仰卧在垫上,随后第2人跑去两手托其颈后将排头抬成直立,排头跑回本队拍第3人的手后站到队尾。此时第2人挺直仰卧垫上,随后第3人则将第2人抬成直立,依次类推,直至排头把本队排尾抬起后,两人同时跑回本队,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第2人必须在排头挺直仰卧垫上后,方准起跑。
②若未能将同伴直体抬起时,必须重做。
③接力时,必须拍下一人手后方能起跑。
(5)教法建议:
①游戏前可令每人试做一次抬人动作后,再进行比赛。
②可要求连续抬起、放平若干次,以增加力量练习的次数。
23. 连中三元
(1)游戏目标:发展上肢力量,提高掷准能力。
(2)游戏准备:
①在场地上画一条起投线,离该线15m、20m、25m处,并排画两个半径为1.5m的圆圈,相互间隔10m。
②垒球或沙袋若干个,放在起投线上。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分别对准圆圈站在起投线后,选出一名捡球员站在圆圈后面。游戏开始,各队排头手持球,由近至远依次向3个圈投3个球,投中一个得1分,如连中三个圈,则得分加倍为6分,投完后站至队尾。第2人按同样方法投球,直至全队做完,以累积分数多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投球时,如脚踏起投线,则投中无效。
②3次投球,必须依次由近及远向3个圈内投球,否则投中无效。
(5)教法建议:
①此游戏也可改为由远及近投球,第1球投不中时,第2球仍要投第1圈,投中后才能再投下一个距离的圈,每个圈的得分要有区别,连中三元者得分加倍。
②此游戏若参加人数多时,可分成几队同时进行,以缩短游戏的时间。
24. 南征北战
(1)游戏目的:提高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增强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2)场地准备:画边长10m×30m的长方形一个,陆战棋一副,两队均分,两队以红旗代为军旗,分别插在相距30m处两端的本营中。
(3)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南北两队,分别守在各自的本营,各队选出一名作战参谋指挥作战,凡出征队员左手必须执一只棋子,该队员就代表棋子的作用,似陆战棋那样进攻和防守,以先夺取对方军旗的队为胜。发令后,双方任意出征追逐对方队员或逃避追逐,但双方一旦接触身体后,要一起立即到教师面前亮棋,按棋规则胜者继续参加战斗,败者当俘虏,平手或遇爆炸弹则双方当俘虏,被俘者要自动到对方本营等待营救,俘虏在对方营中被本队队员接触即为被救,可安全返营再战。
(4)游戏规则:
①接触身体后不亮棋或左手没有执棋者均为俘虏。
②回营队员可以互换棋子不让对方知道。
(5)教法建议:要引导学生研究战略战术,诱使对方离营而夺取军旗。
25. 四角争雄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培养学生顽强竞争的心理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2)场地准备:画一个边长为2m的正方形,9m的拔河绳5条,红旗4面,将其中一条拔河绳叠合在正方形界限上,两端接上牢固的结,每个角外约12m处(对角线的延长线上)插一面红旗。
(3)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参赛者各据一角,用双手握绳站立,发令后,各队用力向自己对角线延长线方向拉,以先拔掉插在本角地上红旗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在用力过程中,不得故意松绳或突然放手,以免造成伤害。
②做好准备,听到开始的信号方可用力。
(5)教法建议:如人数众多,可分组举行,胜者举行复、决赛,组数以4、8、16(4的倍数)组为宜,否则用抽签轮空办法实行。
26. 牵肘战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力量素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游戏场地:画好一条中线和两条底线,各距1.5m。
(3)游戏方法:全体排成一列横队站在中线上,报双数者向后转,以方向平分为两队,然后每人以肘互相钩挽着,好像一条链子。发令后,各队队员同时尽力用肘牵扯对方,朝本队面对的底线前进,至本队都越过底线为胜。
(4)游戏规则:
①肘关节先松开的队为负。
②听到开始的信号方可用力。
(5)教法建议:在游戏前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肘关节和肩部的活动,以防受伤。
27. 锁链竞走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腿、腰腹、肩部力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游戏场地:画两条相距15m的起止线。
(3)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两队,准备时一前一后站于起发线后,前者弯体向前两手撑地,后者也弯体向前,用两手握住前者的足踝。发令后,全队如锁链般地爬行前进,过回转线后,前后两人交换位置,搭成锁链走回来,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本队必须全部过回转线,方可在线后交换位置。
②途中断锁链的队,后退1m接着进行比赛。
(5)教法建议:
①在游戏前做好准备活动。
②可以延长距离。
28. 五招制胜
(1)游戏目的:增强学生上、下肢力量,培养学生灵活机智、顽强竞争的心理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2)游戏场地:画一个边长6~8m的正方形为城郭。
(3)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攻守两队,一对一站在城郭四周,进行五招决战,胜一招者获1分,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一招:顶牛。双方马步站立,双手互搭在对方的肩上,发令后,力争把对方顶退,以双脚过线为胜。
二招:斗智。双方马步站立,两臂前伸,双方手掌互相触及,发令后,以推、拉、拧、闪等动作使对方脚移动者为胜。
三招:角技。双方弓步站立,同侧足相抵,同侧手互握,发令后,能把对方拉过线者为胜。
四招:摸“老虎”尾巴。双方任意姿势站立,发令后,以各种方法力争先摸到对方“尾巴”(背后腰部以下部位均可)者为胜。
五招:单脚独臂抗争。双方右脚站立,右手相互握紧,左手抓住自己后屈的左脚腕。发令后,双手以推、拉、拧等动作力争使对方失去平衡,双脚着地者为负。
(4)游戏规则:和局各得一分,男女分开对抗。以得总分多的队为胜。选其中部分招式进行游戏亦可。
(5)教法建议:
①可以换成其他动作。
②注意安全。
③在游戏前做好准备活动。
29. 仰卧起跑
(1)游戏目的:发展反应速度、动作速度,提高下肢爆发力和灵活性。
(2)游戏准备:跑道8条,在每条起跑线前放一块体操垫,距起跑线30m、60m各画一条终点线。
(3)游戏方法:当听到发令员发出“各就位”口令后,第一组8名游戏者马上仰卧在垫上四肢伸直,头在起跑线内侧。当再听到“跑”的口令瞬间,立即翻转身体,两手快速推离地面向前跑出,分别跑过30m或60m终点线。
(4)游戏规则:
①以计时决定名次。
②抢跑3次犯规,罚下。
③串道撞人犯规,罚下。
(5)教法建议:
①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②起跑后注意加快步频,提高跑速。
③冲跑撞线动作不要低头,以免相撞。
30. 二人三足跑
(1)游戏目的:发展动作速度、协调与灵活素质,提高跑步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协作心理素质。
(2)游戏准备:在田径场上标出40m长、2.5m宽的跑道4条,在起点线前,各道备1条1.5m长的结实布带。将游戏者组成2人一对,学生用布带把两人的内侧小腿捆绑在一起,两内侧臂互搭在肩上准备。
(3)游戏方法:当发令员发出“预备”口令后,选手捆绑的腿在前,另侧腿在后站立预备。当再发出“跑”口令后,外侧腿先向前迈出第一步后,内侧捆绑的腿迈第二步,直至以二人“三条”腿跑过终点线。
(4)游戏规则:在跑进中,布带如脱落,则捆好再跑。
(5)教法建议:
①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②要提前进行练习。
③可变成多人游戏。
31. 急救灾民
(1)游戏目的:发展力量、速度及耐力素质,培养爱心。
(2)游戏准备:备4条30m长的跑道。跑道一端画安全线,另一端画灾区线。在性别相同的多名游戏者中,指定体重不同的游戏者4人为固定不变的灾民。其余游戏者每4人组成一个急救组。
(3)游戏方法:将4名灾民游戏者安排在4条固定跑道端灾区线后,然后再将第一急救组4名游戏者安排在安全线后,这4名急救者按能力每人面对前面一个灾民游戏者。当教师发出“预备”口令时,第一跑道的急救者站在安全线前。发出“开始”口令,第一跑道的急救者起跑至30m的灾区线后,迅速将灾民背起返回安全线。教师又发出“开始”口令,第二跑道的急救者迅速起跑至30m的灾区线,背起第二跑道灾民返回安全线。依上述方法将第四个灾民背回安全线完成。
(4)游戏规则:
①指定的4位灾民,必须与急救者配合。
②必须按口令执行。
③运送灾民中跌倒,可站起来继续前进。
④运送灾民必须采用背人的方法。
(5)教法建议:
①急救组4人,根据每个人的能力选择不同体重的灾民游戏者。
②严禁打逗、说笑。
③要充分做好腰部、腿部、肩部的准备活动,避免受伤。
④可抱灾民。
32. 折回跑接力
(1)游戏目的:发展速度和灵巧性,提高急停和折转跑。
(2)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1条起跑线和3条折返线,折返线到起跑线的距离分别为5m、10m、15m。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队,各队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起跑至5m线处返回起跑线;再跑至10m处,返回起跑线;最后跑至15m处,返回起跑线,排本队第二个人的手后,站至队尾。第二人用同样方法折回跑,依次进行,直至全队轮换一次,最后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发令或被拍手后方可起跑,不得抢跑。
②折回跑时触及到相应的线后方能折回,否则重新跑。
(5)教法建议:
①加长距离,使运动量变化。
②变换跑的方式。
33. “8”字接力跑
(1)游戏目的:发展速度素质,发展跑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2)游戏准备:平整场地1块,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距离起跑线15m处画两组圆圈,每组两个,每个圆圈的直径为5m。
(3)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每队分别成一路纵队面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教师发令后,各队的第一人立即按规定的线路绕过两个圆圈,绕一个“8”字形跑回来拍第二人的手,自己跑到排尾站好,照此方法依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起跑时不得踏起跑线,发令后或被拍着手后才能跑。
②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跑。
③不得进入圆圈或跨过圆圈。
(5)教法建议:
①加长距离,使运动量变化。
②变换跑的方式。
34. 抱人快走
(1)游戏目的:发展上肢、躯干、下肢肌肉力量,提高相互配合协助能力。
(2)游戏准备:田径场地60m跑道4条。
(3)游戏方法:两游戏者在分配的跑道起跑线后相对而立。当发出“预备”口令时,一名游戏者将另一名游戏者抱起,被抱者两手抱住抱人者颈部预备。当再发出“开始”口令后,抱人者向前走,当走到30m处,二者交换角色,直至到终点线计时停止。按计时成绩排列名次。
(4)游戏规则:
①本游戏为双人合作项目,每人抱人走的距离是30m。
②两人的体重差要低于5kg。
(5)教法建议:
①做好准备活动。
②可变成扛人走。
③可变成抬人跑。
35. 钻栏跑
(1)游戏目的:发展下肢肌肉力量及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速度素质,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2)游戏准备:径赛场地选80m的两条跑道,起跑线后10m每道放第一个栏架,距第一栏5m放第二个栏架,中间20m空着,20m后每隔5m放4个相同高度的栏架。
(3)游戏方法:当发出“预备”口令或旗示后,双方1号游戏者在起跑线后成蹲姿起跑预备。当再发出“跑”的口令或旗示后,计时开始,游戏者立即向前跑出,钻过第一、第二个栏架后,继续跑进,再钻过后面的栏架,冲过终点。
(4)游戏规则:
①钻栏过程中,没迈腿栏架倒为故意犯规,罚下;先迈腿后倒栏架为非故意。
②必须钻过栏架,绕过则罚下。如非故意撞倒栏架,应立即扶起栏架后再钻过。
③栏架高度应相同。
(5)教法建议:
①栏架的栏板也可用皮筋代替。
②栏架高度可不相同。
36. 打活靶
(1)游戏目的: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培养机智、勇敢、果断、沉着的心理素质。
(2)游戏准备:在地上画一个20m直径的大圆,备一个排球、一个口笛。
(3)游戏方法:组织游戏者报数,教师任意呼号,被呼到者站到圆心当活靶子。教师将排球递给站在圆外的游戏者之际,游戏即开始。打靶者在圆外将球向活靶子的髋以下部位投掷,如果掷中,即换他人做活靶子。打靶者接到来球只许再掷,不许传递,如此循环。击中活靶子次数多的游戏者为神投手。
(4)游戏规则:
①打靶者掷出的球击中活靶子髋以下部位为有效。
②打靶者如踏进圆圈内掷球,击中无效。
③球传递后掷出无效。
④活靶子在躲闪中如出圆圈,则判被击中。
(5)教法建议:
①全体游戏者需做好准备活动。
②可把排球换作其他球类。
③注意安全。
37. 壁虎爬行
(1)游戏目的:发展四肢的灵活性、协调性。
(2)游戏准备:在可以爬行的地面上画出1m×20m的爬行道。
(3)游戏方法:当发出“预备”口令时,学生在爬行道起点线俯卧,双手在起点线后预备。当发出“开始”口令时,学生即开始壁虎爬行。方法是右手、左肘向前爬出时,左腿随之屈膝前移。左手、右肘向前爬出,右腿随之屈膝前移,腹部不能离开地面。当一只手触及终点线时,游戏结束。
(4)游戏规则:
①手触终点线停表。
②爬行中,腹部不许离开地面。
(5)教学建议:
①学生要穿光滑的运动服,以减小爬行阻力。
②学生要进行壁虎爬行练习。
③比赛场地要清洁、光滑。
④可以蒙上眼睛爬行。
⑤注意安全。
38. 顺手牵“羊”
(1)游戏目的:发展身体平衡能力及自卫能力,培养沉着冷静、坚持到底的心理素质。
(2)游戏准备:相距1m画出2m长、1m宽的长方形场地9个为“羊圈”。一队游戏者扮羊,按编号进到相应“羊圈”内,另一队准备牵“羊”。
(3)游戏方法:当宣布开始后,学生按自己的编号找到相应“羊圈”内的“羊”,在场地四周巡视,寻机去拉对方游戏者的手,顺便将“羊”向外牵拉。“圈”内的“羊”用各种动作抗争进行自卫。经过各种努力,游戏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争取将“羊”牵出。两队交换角色。
(4)游戏规则:
①牵“羊”者可在“羊圈”四周任一位置将“羊”牵出。
②牵“羊”者可单、双手牵“羊”的单、双手。如推拉“羊”出圈为无效。
③牵“羊”者必须在“羊圈”外寻机牵“羊”,如踩“羊圈”标志线为犯规。
④“羊”可进行自卫,一脚出“羊圈”不判被牵出,两脚出“羊圈”判被牵出。
⑤“羊”两手不能插在衣服口袋内。
(5)教法建议:
①牵“羊”者如寻到时机时,要突然伸手牵拉,但注意不要进到“圈”内。
②“羊”要腿脚灵活,以转体进行面对面的抗拒为宜,降低身体重心坚持到脱手。
③准备活动要充分。
④注意安全。
39. “骑士”投篮
(1)游戏目的:发展力量、灵巧、协调素质,提高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培养兴趣。
(2)游戏准备:利用篮球场两个篮筐,画出3分线,备篮球12~16个、记分牌。
(3)游戏方法:两人一组,一人驮起另一人,上面的为“骑士”,下面的为“马”。递给“骑士”一个篮球,进行投篮。然后两人交换角色,根据两人投篮命中数排列名次。
(4)游戏规则:
①游戏者投篮采用双手投篮。
②投篮时,“马”脚踏3分线,投进的球不计数。
③投篮不限时。
(5)教法建议:
①两位搭配者身高、体重不要相差太多。
②“骑士”投篮时,待身体稳定后再进行瞄准投篮,否则易失误。
③扮马的游戏者,要两脚开立,两手扶住“骑士”两腿站稳,以利“骑士”瞄准投篮。
④注意安全。
⑤可换点进行投篮。
40. 跑垒接力
(1)游戏目的:发展在快速跑中的灵活性、协调性,发展耐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
(2)游戏准备:5m×5m的两个正方形,在四角放4个垒垫、2个垒球。
(3)游戏方法:当发出“预备”口令后,各队1号学生手持垒球左脚踏在垒垫上预备。当再发出“跑”的口令后(计时开始),即向前跑出,右脚依次踏过2、3、4、1号垒垫,将手中垒球交给2号学生。直至最后1名学生跑回1垒垫。按计时成绩排列各队名次。
(4)游戏规则:
①每位游戏者都要经过踏跑1号垒垫两次,其余都是一次踏垫。
②在踏跑过程中,如摔倒,可立即爬起继续比赛。
③踏不上垫失败。
④如果在传接垒球时球脱手,由传球者拾球再传,不判犯规。
(5)教法建议:
①学生在跑进中要准确踏垫。
②学生跑四边形,用右脚踏垒垫容易转身跑。
③可换成篮球,改跑动为运球。
41. 运送“抗洪物资”
(1)游戏目的:提高快速传递能力,增强手臂力量,学习抗洪战士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怕牺牲,勇于同洪水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游戏准备:大小实心球各一个。
(3)游戏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游戏,大小实心球相距3~4人。游戏开始时,按同一方向传球,当两球相遇时,游戏结束。
(4)游戏规则:
①传递时不能抛球,掉地拾起继续传。
②两球相遇在哪位学生处,该学生做立卧撑8次。
③传球要快稳,要展现战士们在抗洪抢险中快速运送物资的那种场面。
(5)教法建议:
①游戏开始前可放歌曲来渲染课堂气氛。
②运送物资可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发展和提高学生左右手传递能力。
42. 播种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
(2)游戏准备: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m的圆圈5个。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两个中圈内。
(3)游戏方法: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
(4)游戏规则:
①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
②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
③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准起动。
(5)教法建议:
①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
②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