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工作的评价与反馈在园所执行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不但不能很好地促进工作的开展,反而成为管理中的“鸡肋”。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内容评价标准模糊。如此,反馈的过程形式化也就不奇怪了。常见的现象是不同类型岗位考核指标使用同一评价标准。例如,后勤统一使用“德能勤绩”四项大标准,且所占比值相同,试想食堂工作人员的“德”和维修保障人员的“德”是否相同呢?评价标准欠缺、走样导致园所后勤工作人员绩效评价和反馈的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差异。
因为考核过程针对性弱,所以管理者会发现后勤工作人员考核信息不全面,缺少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持,真实性难以衡量,评价机制形同虚设,难以产生公平公正的反馈结果。并且反馈内容单一导致后勤工作人员无法从评价结果反馈中了解到自己的优缺点。对反馈结果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后勤工作人员的惩戒力度和表现较好后勤工作人员的奖励力度也不够。另外,评价结果在培训、晋升、薪资、奖惩等方面使用得较少,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因此,针对性原则在评价和反馈中为第一重要原则。
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指针对后勤工作人员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进行有的放矢地评价和反馈。正如“术有专攻,业有所精”,每个岗位有其独特性,结合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和反馈,不仅能彰显评价机制的公平公正性,还有利于促进同岗位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实现后勤工作人员资源整合。
针对性原则在评价与反馈工作中,可以通过量表考核法来实现。量表考核法主要是指先将各类考核指标编入考核表,再由考核者根据被考核者的表现逐一打分。此方法在园所后勤管理工作中最为简单,也最为直接有效。
量表考核法操作程序可参考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确认评价维度。评价维度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创新等,具体维度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而定。例如,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表现为有条理、有步骤地协调配合完成幼儿食物的制作任务以及用餐物品的清洁工作;采买采购人员的工作能力则是快速有效地购买物美价廉的物品。
第二,确认评价项目。为实现考核的科学化、规范化,需对评价项目进行细化。例如,门卫安保人员的评价项目为服装整齐,接待家长礼貌,安全意识强,及时传达家长需求等;保洁员的评价项目为按时完成并保持楼道地面干净、及时修补楼道中的破损处、保持滑梯以及户外大型玩具清洁等。
第三,确定评价等级的划分及标准,依据评价标准而设定评价等级。
第四,评估与打分。评价者依据工作周期内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打分,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准,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汇总评价成绩,对后勤工作人员所得分数进行汇总,得出后勤工作人员评价结果。
第六,将后勤工作人员的评价成绩反馈给每个人。
制订后勤工作人员工作评价表时可参考表6-1:
表6-1 幼儿园后勤工作人员工作评价表
表6-1仅是可参考的后勤工作人员工作评价表,具体的工作岗位将具体细化为不同的评价量表。关于具体岗位任务,只有评价时针对性强,才能实现评价与反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