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生涯目标的作用(1 / 1)

图4-9 生涯目标“跑道”

职业生涯目标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激励作用、评估作用和反馈作用。

1.激励作用:目标是引起行为最直接的动机,制定目标就会产生达成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幼师生如果把“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或“做一名幼教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那目标将会激励你怀着奉献幼教事业的远大理想前进,同时激发你的工作潜能,因而职业生涯目标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2.评估作用:目标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你可以对照“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的目标不断地管理和评估自己的行为。

3.反馈作用:目标可以衡量行为结果的有效性。你可以根据自己距离最终目标有多远来衡量目前取得的进步或是不足,以便随时调整适合自己的目标。如果你达成“著名的幼教专家”的目标很困难,可以调整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职业生涯资料

走出沙漠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当地人的说法是: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肯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

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又回到了起点。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极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一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了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资料来源:《读者》,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期

分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假设以相同的速度行进,如果一个人看到明确的目标,就会和故事中的肯莱文一样,努力以直线前进,而很快到达目的地。而如果一个人没有看到目标,他就会像在浩瀚沙漠中完全凭着感觉在摸索的比塞尔人一样,漫无目的,曲折前行,而且最终可能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或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后,却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在幼师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绕圈子的感觉?如果有,你想继续绕下去吗?

新的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人生如果没有目标,那么生活也只不过是绕圈圈而已,人生的真正起点应该是设定目标的那一刻。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

图4-10 成功的万能公式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明确的目标是获得成功的首要保障。在幼师生的职业生涯中也同样如此。幼师生在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后,就要着手制定明确清晰的生涯目标,如制定“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或是“成为一所幼儿园的园长”或是“成为一名幼教专家”等等生涯目标,然后付诸行动,并经常对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检查修正,最后坚持到底,一定能获得教师职业生涯的成功。

职业生涯名言

树立目标并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美]拿破仑·希尔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所有成功都必须先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当对目标的追求变成一种执著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行动都会带领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