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涯决策分析(1 / 1)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由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于1971年提出。SWOT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它们分别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和Threats(威胁)。

SWOT分析是一个生涯决策的非常有用工具。通过SWOT分析,会很明了地知道自己的个人优点和劣势在哪里,并且会仔细地评估出自己从事职业道路的机会和威胁所在。

幼师生在面临生涯决策时,可以运用SWOT分析:

(1)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在当今分工非常细的市场经济里,每个人擅长于某一领域,而不是样样精通。有些幼师生擅长幼儿舞蹈,有些擅长讲故事,有些擅长主持节目;有些幼师生个性开朗,沟通能力强,喜欢选择多变的工作环境,有些幼师生个性内向,不善沟通,喜欢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有些喜欢幼儿园固定的工作时间,有些喜欢幼教杂志记者自由工作时间等等。

先列出你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长处所在,找出自己不是很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弱势。然后,基于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两种选择:一是努力去改正你常犯的错误,提高你的技能,二是放弃那些对你不擅长的技能要求很高的职业。列出你认为自己所具备很重要的强项和对你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的弱势,然后再标出那些你认为对你很重要的优、劣势。

图4-5 SWOT分析

(2)找出你的职业机会和威胁

不同的职业面临不同的外部机会和威胁。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随着幼教行业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幼师队伍中,给仅有中专学历的幼师生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评估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个性、能力、人际关系等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这些都可以说是幼师生在生涯决策时面临的职业机会与威胁。

(二)生涯决策平衡单

“平衡单”(balance sheet)由詹尼斯和曼(Janis和Mann)1977年设计的,经常被应用于生涯决策中,系统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生涯选项,判断分别实施各选项的利弊得失,然后依据其在利弊得失上的加权计分排定各选项的优先顺序,以实施最优先或偏好的选项。实施的程序主要有下列步骤:

1.列出可能的职业选项。

2.判断各个生涯选项的利弊得失。平衡单中提供思考的重要得失。依据重要的得失方面,逐一检视各个选项,并以“+5”至“-5”的十一点量表(+5,+4,+3,+2,+1,0,-1,-2,-3,-4,-5),来衡量各个生涯选项。

图4-6 生涯决策平衡单的四个主题

3.各项考虑因素的加权计分。

4.计算出各个生涯选项的得分。逐一计算各个生涯选项在“得”(正分)与“失”(负分)的加权计分与累加结果,并计算各个生涯选项的总分。

5.排定各个生涯选项的优先顺序。最后,依据各生涯选项在总分上的高低,排定优先次序。生涯选项的优先次序即可作为职业生涯决策的依据。

SWOT分析评估可以用于幼师生在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内进行生涯决策。生涯决策平衡单除了用于幼师生在职业群内的生涯决策,还可以用于就业还是升学的两难抉择。

职业生涯案例

就业还是升学?

曾佳颖,贵阳幼儿师范学校2011届毕业生,贵州遵义湄潭县人。该生勤奋刻苦、善于学习,连年获得贵阳市“三好学生”称号,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毕业时面临就业还是升学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她意识到,在高学历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无学历优势的幼师生必须继续完成高一级学历提升,才能更好地立足职场,而且,想趁年轻多读书。所以,她不想马上就业,希望能继续完成大专、本科学历的学习,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她的父母希望她能立即找工作,觉得女孩子只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成,反对她继续读书,认为女孩子多读书没用,并托人给她找了所县城中心幼儿园。她在就业和升学之间左右为难、举棋不定……

在老师的帮助下,曾佳颖运用生涯决策平衡单这个工具,经过对自我的分析和认真填写平衡单,根据得分结果,她最终选择了继续升学。

曾佳颖的生涯决策平衡单

图4-7 幼师生职业生涯决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