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分工(1 / 1)

◆ 主班教师

1.根据季节、气候、活动需要,灵活地组织幼儿轮流喝水,允许幼儿在学习与游戏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喝水。

2.通过做游戏等方式组织等待区的幼儿有序等待,指导幼儿有序喝水。

3.关注身体不适的幼儿,根据实际情况提醒幼儿增加喝水次数。

4.关注幼儿的喝水情况,及时引导不主动喝水的幼儿喝水。

5.关注幼儿衣服是否有水迹,必要时更换晾晒。

◆ 配班教师

1.提醒幼儿有序接水。

2.确保喝水场地地面干燥,保持饮水机水槽和水杯架干爽、洁净。

3.关注幼儿衣服是否有水迹,必要时更换晾晒。

4.照顾身体不适的幼儿,根据实际情况提醒幼儿增加喝水次数。

◆ 保育员

1.提醒幼儿有序取放水杯,喝完后放回水杯。

2.确保喝水场地地面干燥,保持饮水机水槽和水杯架干爽、洁净。

3.关注幼儿衣服是否有水迹,必要时更换晾晒。

4.照顾身体不适的幼儿,根据实际情况提醒幼儿增加喝水次数。

工作要点

1.组织幼儿喝水前有序洗手。

2.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发挥教师自身或同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喝水困难的幼儿共同喝适量的水。

3.把握喝水时机。上午10点左右,户外活动前、后,午睡起床后,下午4点左右,及时组织幼儿喝水,或是提醒幼儿根据需要自主喝水。

4.提醒幼儿按照喝水线路有序排队,对插队、排队打闹等现象及时引导或制止,肯定幼儿有序等待及在固定区域安静喝水等良好的行为。

5.指导小班幼儿端取自己的水杯,接水时眼睛看着杯子,每次接半杯或三分之二杯,端稳水杯,慢慢走到喝水区,一口一口慢慢喝,及时用毛巾擦拭嘴上的水迹,喝完水后将杯子放回原处,杯口朝上,杯把朝外;提醒幼儿不把水洒在衣服或地上。

6.提醒中、大班幼儿有序、正确接适量的水,充分发挥幼儿之间互相监督的作用,有效地帮助幼儿调整喝水量,使其养成有序、正确的喝水常规。

7.关注身体不适的幼儿,根据实际情况提醒幼儿增加喝水次数,帮助小班幼儿更换被洒湿的衣服,提醒中、大班幼儿自行更换衣服。

8.引导中班幼儿在发现地上有水时,及时告知老师,指导大班幼儿尝试清理地面,保持地面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