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积极乐观,由内而发(1 / 1)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我们需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

——埃德蒙·希拉里爵士

质疑者请注意

在你继续往下阅读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敞开心胸,以开明、开放的态度看待以下章节的内容。

让我来告诉你一个秘密,这样也许能稍微解除你的心理防线。在过去,我一点都不相信积极思考的作用,我还认为那些拿“积极思考”进行高谈阔论者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我坚信他们只不过是在故弄玄虚、玩心理游戏。

我记得自己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他们真的相信单凭简单的积极思考就能够为自己排忧解难,那么他们肯定是糊涂了。我的这种看法错得多么离谱!事实上,直到我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并且亲自实践当中的一些理念后,我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我后悔自己当时没有保持开明的心态。

毫无疑问,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接受或者相信“积极思考”的这一套说法。因此,如果你也心怀质疑的话,请稍安勿躁,听我一一道来。别忘了,我曾经也对此持怀疑态度。承认积极思考能起作用只是第一步。只有迈出了第一步,你才能开始思索如何做到积极思考,并有效地利用它来建立你的信心。

此外,请谨记——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更有可能获得健康和长寿,这一点千真万确!

我们确信这一点的依据是匹兹堡大学对“妇女健康倡导”的数据所做的研究。“妇女健康倡导”是始于1994年的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多年来持续对10万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调查研究。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调查对象被问及是否赞同一些表述,例如“在情况不明朗的时候,我会做最坏的打算”。八年后,研究人员在研究这些女性的死亡率后发现,那些乐观的女性仍然健在的概率比悲观的要高出14%。

你持何态度

当有人问及你是想法积极还是消极的人,你将如何描述自己?如果你不能确定的话,在你继续往下阅读之前,请先明确这一点,这很重要。

请试着问问自己,你认为面前的杯子是半满的还是半空的。如果你认为杯子是半满的,那么你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很可能你通常的想法也都会是比较积极的;如果你倾向于认为杯子是半空的,那么你需要马上开始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

如果在该问题上你仍不确定自己的看法如何,请试着回顾去年——问问自己,你是否记得发生过哪些事情。很可能一些美好的回忆和不愉快的点滴都会泉涌而出,但这里的关键是找出哪种类型的回忆占据了主导地位。你的焦点往往放在哪些方面?如果你回想到的主要是美好的经历,很好,这表明你的想法是积极的;如果你回想到的主要是一些消极的事情,那么你就必须开始琢磨该如何转变你的思维了。

在第1章中我们已经明确了一点,就是如果你能从消极负面的回忆中获得一些启思感悟,那么那些回忆也是有价值的。一旦你回想起消极负面的事情,在从中彻底得到启发之后,你就必须把它们抛诸脑后,然后继续阔步前进。自信的人在这一点上总能自律做好。他们深知,沉溺于消极经历必会百害而无一利。他们绝对不让那些消极的回忆掩盖过去明亮乐观的点滴。一言以蔽之,自信者每时每刻都拥有积极的想法。

自信者每时每刻都拥有积极的想法。

实现目标

我不会让自己沉浸在所有的痛苦悲伤中,我珍惜我尚能把握的一切美好。

——安妮·弗兰克

积极思考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状态,它能将你的思维和行动都引向正确的轨道,有助于你建立自信和信心。心态良好且想法积极的人会殷切期望实现目标并积极寻找快乐的源泉。他们以自信和积极的态度期盼成功,而非失败。

请想一想,在你认识的人当中,你会描述为想法积极的那几位——我敢肯定,你也会认为他们是具备自信和信心的人。这是因为,积极心态和自信心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绝大多数自信的人都拥有积极的想法。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自信者会想方设法,通过一系列的事情帮助自己时刻保持积极心态。你会发现,这些事情其实并不复杂,事实上还很简单,不过有时也会十分微妙。你也应该能够立刻就去尝试这些事情。但请不要期望过高,要务实一些,也别欣喜若狂、难以自持——心态和想法的改变都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启思妙想

沉溺于消极想法的人往往会容易忘记他们所参与过的或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美好经历。你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去回忆这些美好的事物,否则它们就会被埋没在消极的阴霾里。

那么你应当从何着手,让自己蜕变成一名乐观主义者,让自己积极思考呢?

启思练习

家庭作业

每天晚上在你就寝之前,请试着写下3件积极的事情,这可以是当天发生过的或者你做过的事情。这样做能帮你把这些事情记在脑子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请你坚持每晚都做记录。

有些人会发现,买一本小巧的记事本来做记录很有帮助。这样能更容易整合笔录的内容,方便你回顾记录下来的积极的点滴。相信不用过多久,你就会拥有一份全面的、包罗万象的笔录。请好好利用它,经常提醒自己生活中积极的事情。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小练习,它会促使你时时刻刻都保持积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