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一场主题是“优雅”的演讲,听者大多是女性创业者和政府机关公务员,主办方在活动预告推文中用一句“高跟鞋在左,奶瓶在右”介绍我。
演讲前一天晚上拿出一双好多年不穿的细高跟鞋,心想人家都这么写了,几百人的场合,又是这样的主题,怎么也得隆重些吧。
早上临出门,还是把高跟鞋扔掉了。踩着平底鞋,白T恤扎在蓝染裤里,就这么上场了。
什么是优雅呢?这个词很大,但我想优雅的前提是要自己舒服。现在的我早就穿不惯细高跟鞋了,有心理负担,上台的时候会担心自己摔跤。本来当众讲话就紧张,还给自己制造个负担,那不就更“话都不会说了”。
再回过头想,优雅应该是先搞定了自己,再去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吧。
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谁是你心目中最优雅的人?我说是我奶奶。
奶奶今年九十岁了,我从没见她跟人急赤白脸过,对谁都温和有礼。瘦瘦小小的个子,做什么事都轻轻地,从不唠叨,是一个完全不需要存在感的老太太。但不管她如何安静,没人会忘记她就在那儿。
十多年前我弟送她一只银手镯,她戴上就再没取下来。手镯被她戴得好看极了,光亮柔润,搭配她古铜色的皮肤,古老又有生机。我每次握住她的手,捂着镯子就不舍得放开。她也就眯着眼睛、抿着嘴回应我,她的手松弛又有力,温度刚刚好。
她就是那种把自己的身心安顿得特别好,也能无条件向周遭释放善意的人。看到奶奶的状态,我会不自觉地感叹:人生还是有希望。
一个温和的人才可能优雅。反叛是一个人想“做自己”,是在追求个性,但一个做自己做得比较顺利的人才是随和的,看起来才能优雅。
另外,自信的人才会优雅,一个自卑的人在一个自信的人面前,多少会觉得自信的人嘚瑟。换句话说,一个自卑的人是不太容易“见好”的,潜意识里想挑刺,为的是维持自己那点可怜的自信:你看,他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我呢。
李娟在《阿勒泰的角落》里有段文字令我印象深刻:
她脚步自由,神情自由。自由就是自然吧?而她又多么孤独。自由就是孤独吧?而她对这孤独无所谓,自由就是对什么都无所谓吧?
愿你习得优雅,也拥有放松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