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胸有成竹,按图索骥,下笔成文(1 / 1)

第一节 画连线,打开写作思路

在画导图构思文章时,能使人抓住更多灵感,得到更多创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写作导图中,主题和每一个关键词上,都可发散出连线。连线,是写作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大脑会对直线感到厌烦,而曲线就像我们大脑神经系统的脉络一样,它更自然,具有更多的美的因素。因此,画写作导图时,连接在关键词或图标之间的连线最好是生动的、富有创意的曲线,而不画生硬枯燥的直线。

写作导图连线的数量取决于我们构思文章时所联想到或者所思考到内容的方面数量。

连线的作用是标记各关键词或图标和主题之间的联系。

画写作导图的连线,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连线上还可编序号,或在其中一端加箭头,标示围绕主题引出的各分支的扩展方向、先后顺序或主次顺序。

(2)连线上还可用连接词标明内容之间的转换关系、前后照应或因果关系等。

(3)表示内在联系的连线,可以画成虚线。

其实,图画本身就是一种投射技术,是一种简单、模糊和不确定的语言。用随手涂鸦的作品,可以反映心理,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曾经对随笔画与成就需要的关系进行研究,他发现:高成就动机者喜欢画很多单个的、不连续的线;而低成就需要者喜欢画相连的、互相重叠的、模糊的线。其中原因是:人们会把深层次的情绪、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手绘的图画上。

所以,手绘写作导图正是运用大脑语言思维的模式,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大脑本能中的联想与创造,表达大脑深层次的情绪、价值观和愿望。

写作导图能使整个写作构思过程收放自如、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帮助我们更快、更清楚地找到主题与我们想写的内容之间的关联。

写作前,将自己要写的内容用记录着自己最个性化的感受、体验、情感和态度的图标或关键词等,用自然的画图方式,引发许多想象或勾起某些记忆片段,找到某些创新的素材,并把创作构思过程的思考、联想,甚至一些容易遗忘的细微之处记录在写作导图中。然后顺着连线指引,编上序号,理出写作顺序,进而补充完善或者删减,反复修改自己的写作导图,这能在写作前,直观地让写作思路更清晰、详略安排更合理。

这样有写作导图指引,运用阅读积累,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构建自己的写作全景图,动笔写作时,就能更好地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而且能更注意细节描写,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作文中需要写得更具体生动的地方,能更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为写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写作导图令文章在头脑中的构思过程变成可视化的图形。学生能够轻松地围绕主题选材立意、理清思路、记录灵感、巧妙构思,合理布局谋篇,厘清各个具体部分的写作要点,构建起整个写作框架,并尽早发现自己作文构思上的不足,进而及时修正。

不同的学生按自己的想法会有不同的写作构思,他们就会绘制出有明显差别的写作导图。画导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看写作思维导图的结构、层次,以及箭头、连线表示出的各写作要素之间的关系,直观发现构思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在写作导图中直观地整理、扩充和丰富写作内容,例如下图,《会唱歌的金海螺》的写作导图,下笔写作前,补充第11条连线之后的内容,直观指引打开写作思路,反复调整写作布局,丰富故事情节的设计。

会唱歌的金海螺

三年级 何雨轩

有一天,我在照镜子的时候,就被镜子吸进了童话世界里面去了。

在这个童话世界里面,所有动物都会说话,而童话世界里也是有人的。但不同的是,这些人都是有翅膀的。

有一天,一只小鸟告诉我一个秘密:“金海螺住在山里面,他是会唱歌的。”

我就去找寻那只金海螺,可是没找到。

我继续找,在山脚下发现了金海螺。

后来,我把金海螺揣到怀里。寻回把我吸引到童话世界里的那面镜子……终于,我把金海螺带回了现实世界。

我把金海螺拿到了外面,让他唱歌。他唱得很好听。这让很多人感到羡慕。

精灵跟着我,悄悄告诉我:“轩轩,这只金海螺是不能带回来的……”

这时,(我才知道,童话世界里)有一个人病了,说一定要买回金海螺,把金海螺要回去救他。

精灵说:“他要把海螺的肉吃了,才能治病。”

我于是把金海螺给了精灵,而且没有接受他的钱。

精灵看到我的举动,觉得很感动,就给了我实现三个愿望的机会。

我想了想,就许了三个愿:第一个愿望是,我希望回到童话世界里生活;第二个愿望是,我希望这个世界能多一点树木;第三个愿望是,希望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更美好,能够像童话世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