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1 / 1)

《孟子》 [朝代]先秦

绘者:陈舒瑞

这幅思维导图分析的是《鱼我所欲也》,中心图是本文的两个喻体——鱼和熊掌。

绘者将整幅导图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大纲主干用毛笔表示作者,画了一把“剪刀”代表“简介”,其中作者生于战国,所以配以“刀剑”的图像来加深记忆;孟子与孔子同属儒家学派,并称孔孟,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常识,所以用红色的“加号”来提示。

第二部分:论证思路。大纲主干的关键词是“论证思路”,所以画了一条路。整篇文章的思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比喻论证,从抽象转形象来表示“生与鱼”“义与熊掌”之间的类比和转换关系;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以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进行正反两方面论述,使论证更加充分,用红色把“正反”加粗,来凸显重点,并且运用了一些符号直观表示难理解的文字。

第三部分:中心思想。大纲主干以“心形”来贴合主干关键词“中心思想”,从必要条件、人格特征、礼义考量三方面来分析本文中心——利义之辨。

第四部分:精粹赏析。大纲主干用钥匙来表示,内容上分别用a、b、c、d符号标序,使思路更清晰,便于阅读。a中“浩然正气”是孟子的一个很大的语言特点,甚至是写作风格,所以用红笔标红,再用“飘带”加深记忆;b背景中“期望人性”和“期待仁政”是动宾短语,所以要用两个小分支来表达;c文体中“辩论”和“独白”是易考点和易错点,所以用红笔描红“勾叉”来提示重点;d句式分为两点“对偶丰富”和“错落有致”是并列关系,而“骈散结合”进一步解释了“错落有致”,所以两者是递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