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一小朵花里的爱(1 / 1)

01

四月末,苏州的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你走一步,那香就跟一步,你再走一步,它再跟一步。总之,你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像个黏人的恋人,总是追着你问:“我美吗?我香吗?”

香,香得沁人心脾,香得让人魂牵梦绕,香得这夜色都流露出爱情的气息。

从苏州北站坐地铁到苏州火车站,再坐公交车回家。公交车的窗半开着,四月的风,有夏天的清凉,亦有春天的柔情,吹得人微醺。车子经过齐门桥的时候,阵阵清香从窗外钻进来,钻到我的呼吸里,钻到我对江南的依恋里,钻到我的笔下。

望向车窗外,古老的桥伫立着,灯火映着护城河水,繁华又安静。车子继续往前开,那香变得更加浓烈。我把窗子开大了些,贪婪地呼吸混合着香气的夜风。

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这些熟悉的名字跳入我的听觉神经,吴侬软语,软绵绵的,十分好听。道路两旁林立的商铺,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如果往白塔东路拐的话,就是我爱的平江路。这样想着,心里不由得喜悦起来。

这是什么香呢?茉莉、栀子,还是白兰?

或许都有吧。四月末开始,这三种花都逐渐开放,把沁人心脾的香,洒得满城都是。

我对白色素来钟情,对白色的花更是情深。何况,这白色的小花还带着与生俱来的清香呢。

苏州,我对你的爱,竟深到这一小朵花里。

02

每当与朋友说起我生活的这座城,我都想起撑着小船、戴着蓝印花头巾的船娘,甜美地唱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后来我去耦园弹琴,每次都会弹几遍这首曲子。

平江路上,挎着竹篮的老奶奶娴熟地串着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买一串吧,可香呢!”她堆着笑对你说。岁月的痕迹在她的脸上铺开,但你却只觉得动人,这是时间留下的美丽印记。每个人都会老去,如果老了还能与这清雅的茉莉花相伴,也是一种幸福。

“多少钱一串,阿婆?”你也堆着笑,轻轻地问。但你的笑,那样青春明媚,这是成长过程中的美好。你浅浅的酒窝,如阿婆手中的茉莉花,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五块钱三串。来,姑娘,给你戴上,香着呢。”阿婆说着,把那串刚串好的茉莉花手镯,戴上了你的手腕。

皓腕凝霜雪。你的脑海中突然蹦出这句诗。此刻,你腕上的茉莉花,可不就像霜雪那样吗?

“谢谢您,阿婆。”付了钱,道了谢。此刻,你戴着的不仅仅是茉莉手镯,还是姑苏城初夏的芬芳。

有时,卖茉莉手镯的阿婆还会串两朵白兰,挂在衣襟上,满身的香。无论走到哪儿都带着白兰香,心也跟着香了起来。

我曾在地铁口买过阿婆的白兰花,她用细小的铁丝串好递给我。一样五块钱三串,我挂在衣襟上去上课,笑容始终是舒心的。

“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多年后再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们真的成了后来的我们。栀子花香依旧,心中有些思念,有些淡淡的惆怅。洁白的栀子花,是青春,是浪漫,是最好的我们,是错过的擦肩。

我不追星,但我喜欢奶茶这样的姑娘。她笑起来很温柔,就像一朵洁白的栀子花,散发着清幽的香气。她很美,美得又那样恰好,不夺目,不刺眼,温暖又明亮。

栀子花开,栀子花落,过去的,终究只能是过去,但我相信,生活的每一步安排都是精彩的,至少在相遇时彼此都欢喜过。走过的路是不会重来的记忆,未知的路是踏步向前追寻的美好,人生际遇,很奇妙。

03

到了家门口那一站,我跳下公交车,恰好路过花店。买束花吧。心里这样想着,脚步也不由自主地迈过去。

“有茉莉花吗?”我问。

“有,在这儿呢。”花店主人迎上来,笑着回答。他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个子高高的,说话的时候十分开朗。

我走到他指着的茉莉花旁,看看这盆,瞧瞧那盆。他家的茉莉都结了花苞,还未全开,最后我选了一盆花苞多的,递给他。

“多少钱呢?”我问。

“十五块钱一盆。”他依然爽朗地回答。

“我要这盆,帮我装起来吧,谢谢哦。”

“好嘞,你拿好。”他帮我把茉莉花装在袋子里,递给我。

花香,离我更近了,再过几日,我的小屋里也会有淡淡的茉莉花香吧。或许,某天我推开家门,迎接我的就是这幽幽的香。这样想着,嘴角不自觉地弯成一个美丽的弧度。

今夜,我做了一件浪漫的事,就是为家添了一缕茉莉香。捧着这一小盆茉莉,我走在和风微甜的夜里,夜灯把香樟树叶的影打在我的裙摆上。风吹过,树影动,裙摆也动,寻常生活里的欢喜,莫过如此。

曾经,我对江南水乡的爱,是藏在古诗词里的。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

……

如今,我江南水乡的爱,是落在实实在在的日常里的。人家院墙里传来忽远忽近的琴箫声,清晨的小河散发出的幽幽水香,老屋门前的一把旧锁,巷子深处一段久违的故事,生了青苔的石板小路,甚至仅仅是忽而飘来的阵阵花香。细碎时光,日日欢喜。

我耽于这样的日常,甘愿做它的信徒,交付韶华沉醉其中。一座城的气息,只有深入到这座城生活,才能感受得真切。

在日记本里写着小小心愿,在苏州养一个女儿,教她琴,教她书,教她诗、画、花、茶,陪着她慢慢长大,让水乡的温柔,养育小小的她。未来的某天,她长大了,读书了,离开故乡了,站在台上做自我介绍时,如流水般清脆的声音响起:“我叫某某,来自苏州。”

苏州,这两个字吐出来,真是美极了。她会说:“我的家乡,有桥,有水,有临水的老屋,有亭台楼榭,还有茉莉花。”而后,她轻轻地唱起,“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又香又白人人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