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必要每天都到办公室出勤吗
不管在什么时代,“提倡自由的商务人士”都是最耀眼的。如果自己的上司是这样的人,那么部下肯定会忍不住向周围的朋友炫耀,而且工作热情也会十分高涨。
我接下来说的内容,只是我个人的提议。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妨尝试一下“不用到办公室出勤”的工作方法。
比如,“无出勤日”。
每周或者每个月几次,对直接拜访客户然后直接下班回家的员工给予奖励。
·鼓励员工在自己家里办公
·在共享办公空间里工作
这种工作方法和现在日本政府大力提倡的“工作方法改革”也完全一致。
“不出勤”能提高生产效率
这并不是我胡说八道。
根据美国求职信息网站“Flex Jobs”在201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对象:2600人),“76%的劳动者都希望能够在办公室之外的地方工作”。
而且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家里工作的效率最高”,回答“咖啡厅”“图书馆”“共享办公空间”的人有12%。
事实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共享办公空间工作和召开会议。
即便不是共享办公空间的会员,也可以用每小时500日元的价格来体验一下。
每天都要在早晚高峰的时候上下班会使人产生巨大的压力。此外,被周围同事的声音打断自己的工作,有时候也会使人倍感压力。
当然,大家在一起办公也有优点,不过总是在固定的场所办公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这是不争的事实。
认为“在办公室等于在工作”的观点,现在来看,稍微有些过时了。
大家不妨也试一试“不出勤”的工作方法吧。
第三办公空间
除了在家办公,我还推荐大家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召开会议。我的一家客户企业就采用了这种新颖的方法。
当我去拜访他们的时候,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经理:“今天下午两点的会议,在什么地方来着?”
部下:“在H1。”
这里所说的“H1”,距离客户企业的办公室只有步行一分钟的路程,是一家英格兰酒吧风格的“HUB”(活动中心)。
我也在“H1”和客户企业的人一起开过会。大家先在吧台点一杯自己喜欢的饮品,然后在非常轻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交流。
因为这样的氛围可以使人更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非常适合需要做决定和交换灵感的时候。
这种既不是办公室也不是自己家的场所被称为“第三办公空间”。
英语中“PUB”的语源是“PUBLIC”。由此可见,酒吧并不只是单纯的餐饮店,而是互相交换意见的社交场所。
法国的咖啡厅也一样,许多思想家都曾经在咖啡厅里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说,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咖啡厅和酒吧是交换信息的理想场所。
我担任参与型管理者的时候,也将咖啡厅当作开会的场所使用。而在我独立创业之后,更是将大约一半的会议都安排在咖啡厅里进行。因为这比去办公室更有效率,而且我和客户都经常外出,选一个双方都方便的场所是最合适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将会议的地点选择在繁华街道的店面,交谈的内容可能会被旁边的人听见,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请积极地尝试一下这个方法吧。
优秀的商务人士懂得通过抢占先机来获取优势。
如果你能够通过这种自由的管理模式取得成果,那么你的团队一定会受到公司的关注。
届时,或许这种工作方法也会被推广到整个公司。
Point
不被“在办公室工作”的常识束缚,就能发现未来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