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干妈陶华碧家族:一个农妇的逆袭 一瓶辣酱的传奇(1 / 1)

在贵州,有两个“瓶”家喻户晓:一瓶是茅台,一瓶是老干妈。在中国,有两个企业不差钱:一个是华为,一个是老干妈。

在世界,有两个老人“红”遍全球:一个是肯德基大叔,一个是老干妈。

而创造这一切的,就是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这位只认识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如今的个人身价高达90亿元,2019年,老干妈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2020年,再创历史新高,完成销售额超过54亿元,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她用踏实、善良、坚韧创造了一个传奇,上演了“逆袭”和“重生”的大戏。

命运给她开了一个玩笑

贵州省湄潭县,位于红色圣地遵义的东部。1947年,陶华碧就出生这个贫困县的小山村里。层峦叠嶂的大山中,对于很多人来说,吃顿饱饭都是一种奢望。作为一个女孩,陶华碧没有机会进学校读书,早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20岁那年,她与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结婚。在那个年代,农村女青年能嫁给吃“公家”饭的人,是一件令很多人艳羡的事。有人问陶华碧的丈夫,为什么会看上这个其貌不扬的乡村女青年?他的回答是,这是个善良、坚强的女人,让人觉得踏实。

然而,命运给陶华碧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给了她微笑后,却接着将她打入深渊。1975年,丈夫因病去世,身后留下的是年仅28岁的陶华碧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有人曾劝陶华碧改嫁,她却选择一个人把两个孩子养大。为了生计,她四处打工。身体单薄的她出过苦力,近20斤的铁锤她一抡就是10多小时,就是一般的男人也受不了;她摆地摊卖米豆腐,起早贪黑。体重90多斤的她,经常背着100多斤的背篓去赶早市。因为背得太多,1毛5分的公交车票,她给3毛,司机仍然赶她下车。陶华碧后来回忆说:“热天的时候我可以挑起担子,背起背篼做生意,我背烂了20多个背篼,才到今天”。繁重的劳作也让她渐渐吃不消,并留下不少后遗症,直到今天,她还需要经常贴膏药。

1989年,干不动重体力活的她,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开了一家“实惠饭店”,地点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说是饭店,其实是她从附近的工地上捡来的砖块、瓦片搭起来的小棚子,专卖冷面和凉粉,顾客主要是周边的民工和学生。她小吃铺的东西量大价低,孩子们都很喜欢。如果孩子家里困难,暂时没有钱,她就给孩子记上账,从来也不催要,如果孩子的衣服破了,她就帮着缝补。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干妈”。

这家不温不火的小店1994年迎来新的机遇。当时,贵阳修建环城公路,龙洞堡成为了交通要道,很多司机都到店里吃碗冷面和凉粉。店里的辣酱和小菜是免费的,顾客随意取用。让陶华碧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配制的辣酱特别受欢迎,一些老司机宁肯多跑路,也要绕道她的小店里来吃辣酱,临走的时候还要带上一些。有一些人慕名而来,60多岁的老司机也都叫她“老干妈”。周边一些饭店,也开始用辣酱招徕生意。陶华碧专门到各个饭店看过后,意识到辣椒酱的生意更有前途,决心专做辣椒酱。但小店一关,孩子们就没有地方吃饭,善良的陶华碧直到这批孩子毕业后,才正式关店。

把辣椒当成苹果切

1996年7月,在云关村委的两间旧房里,陶华碧的食品加工厂正式起步。最初的员工有40名,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辣椒在切碎过程中,粉末乱飞,员工的眼睛被辣得泪水直流。很多员工都受不了,叫苦连天。陶华碧每次都带头干,她一手握一把菜刀,一边剁辣椒一边念叨:“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因长年搅拌辣酱,陶华碧的10个手指的指甲全部钙化。

辣椒酱生产出来了,如何销售出去是个大问题。以前产量小,靠口碑就可以销售一空,现在产量大了,原来的老办法不好使了。陶华碧就挎起篮子,装上辣酱,带领大家到各个商店里去推销。但好多商店和超市因为从来没有进过货,都不太敢要。陶华碧就把货先放到人家店里,什么时候货卖完了,再给钱。令这些商店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不出名的辣椒酱竟然卖得出奇的好,很多顾客都到店里点名要“老干妈”。销量的上升让陶华碧信心大增,她豪气地给二玻的厂长打电话:“我要一万个瓶子,现款现货。”

一年以后,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也增加到了200人。陶华碧再也不能做那个只会带领大家切辣椒的“工头”了,她认真地学习企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向一个“老板”转变。但无论怎样转变,陶华碧始终坚持一条,实实在在,做好产品,做好人。

进辣椒时,陶华碧都会亲自尝,“谁也别想糊弄我,我用鼻子一闻,就知道有没有问题。”所以辣椒生产商都很小心,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有一批货出现问题,他们就再也别想把货卖给“老干妈”。2001年,因厂家提供的瓶子有质量问题,导致800瓶辣酱出现漏油。负责销售的人员觉得,产品本身没有问题,可以拉回厂里重新灌装,但陶华碧坚决不同意。公司将所有产品收回后,当众销毁。

陶华碧对员工也同样是实打实。她不懂什么管理知识,但她知道一条,要对员工好。她认识每一个员工,知道他们家里的情况,员工们有什么困难,和她说一声,就可以提前下班。员工出差,她会像母亲对待儿子一样,煮上几个鸡蛋给他们带上,再把他们送到门口,千叮咛万嘱咐:“路上要小心,别心疼钱。”因为厂区比较偏,员工来回交通不便,她就让儿子制定了一条规定,所有的员工都包吃包住,工资不变。员工们过生日,她亲自做碗长寿面,再送上礼物。从老干妈离职的员工,如果在外边不如意,都可以回来重新上班。厂里有一个厨师比较贪杯,把挣的钱都用在了喝酒上,家里人怨声载道。陶华碧就摆了一桌子菜,放上几瓶酒,把这个厨师叫来,说今天你放开了喝,放开了吃,但从今往后,就要把酒戒了,省下钱给孩子们上学,让这个厨师感激涕零。为了让工厂更好地发展,她选出一些年轻的员工,把他们送到上海、广州、深圳去学习。陶华碧对他们说:“我是老土,但你们不要像我一样,单位不能这样,你们这些娃娃出去后,都给我带点文化回来。”正因为陶华碧的这种亲情管理方式,在厂里,员工们没有人叫她老板、董事长,都叫她老干妈,整个工厂就像一个家庭。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陶华碧的真诚和善良像冬日的暖流,融化冰雪,给企业和自己都带来希望。没几年,老干妈的销量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1997年,实现收入1400万元。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一年后,收入过亿元。

我才是货真价实的老干妈

不过,成长的烦恼也很快到来。在创业之初,陶华碧就曾让大儿子李贵山注册商标,但国家工商总局以老干妈是通用称呼为由,予以拒绝。随着老干妈的快速崛起,市场上假冒产品多达50多种,造假企业遍及贵州、湖南、四川等地,名称也千奇百怪,有 “老妈干”、“妈老干”、“老千妈”,也有“老姨妈”、“老干爹”、“老干娘”等等。有许多企业生产的辣椒酱从配料到外形,都完全抄袭老干妈。

倔强的陶华碧拿出几百万元,组织了专门的打假队伍,卧底、举报、起诉,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她自己也亲自上阵,有时顾不上吃饭,就拿馒头抹点自家的辣椒酱凑合一顿。在这场全国打假行动中,最令陶华碧愤怒的是湖南华越食品公司。虽然这家企业的产品晚于老干妈上市,但它的产品包装除了头像换成“刘湘球”之外,其他的都与老干妈完全一样。最关键的是,华越公司1998年申请“老干妈”商标,竟然获得通过。消费者因为搞不清楚,而经常投诉。被逼到墙角的陶华碧一纸诉状将华越公司告上法庭。2000年8月10日,一审法院认定,“贵阳老干妈公司”生产的“老干妈”风味豆豉具有一定的历史过程,“湖南老干妈”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其“停止使用并销毁在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前与贵阳老干妈公司相近似的包装瓶瓶贴,并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这样的结果意味着华越仍然可以使用“老干妈”商标,陶华碧无法接受,很快提起上诉。

两家的官司打了三年,从中院打到高院,陶华碧始终不退缩,表现地既坚韧又强悍。2001年3月,北京高院终审判决华越公司停止使用“老干妈”商标,并赔偿老干妈公司40万元。

她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场官司仍然气愤难平:“我才是货真价实的老干妈,他们是崴货(贵州话:假货),难道我还要怕崴货吗?你有本事你自己创品牌,没有本事不能抢我的。假货就是这样,你不把它打死,它就会韭菜一样,一茬接着一茬。”

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

老干妈在陶华碧的带领下高歌猛进。2005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到2017年,全球销售7.7亿瓶,实现收入45.49亿元。就在这一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发布“2017年贵州省品牌价值30强”名单,老干妈品牌价值达到 121.48亿元,位居贵州省第二。强劲的增长和丰厚的利润让老干妈引来资本的关注。政府和许多投资机构都动员陶华碧推动企业上市,但她一概拒绝。

2018年7月,深交所副总经理王红一行联合贵州证监局、贵州省金融办,调研当地上市培育企业,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这一消息引起各界关注:老干妈是否松了口风,真的要上市?但过了没多久,老干妈公司正式对外表示,企业没有任何上市的计划,深交所只是来看看。

对于诸多企业来说,上市是梦寐以求的事情。既可以让企业规范管理,提升品牌价值,又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融入大笔资金。但陶华碧却不这样看。她始终奉行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的“三不”原则。2013年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上市,融资,这些鬼名堂就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我来还债,才不干呢。你问我要钱,没得,要命一条。我只晓得炒辣椒,只干我会的。”

陶华碧底气来自于老干妈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充足的现金流。一句话:不差钱。老干妈每天销售200多万瓶,从原料到销售,她始终坚持现款现货,既不靠压供应商的款来增加资本,也从来不靠赊销来扩大销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与众多企业酷炫的财技相比,看似原始,却让老干妈出奇的稳定。曾有人戏称,华为、娃哈哈、顺丰、老干妈四家企业是不上市企业联盟。但现在,顺丰已经上市,娃哈哈立场也已经松动,只有同为贵州人的任正非和陶华碧始终初心不改。对于陶华碧来说,上市是自己看不懂的事情,一旦上市,波谲云诡的资本市场会让企业失去初心,为了报表而追求所谓的快速成长,甚至可能被一些资本大鳄所吞噬,失去企业控制权。

为此,陶华碧叮嘱儿子们:“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生意,把你的产品做好,消费者吃了放心,代理商卖着放心,不欠别人一分钱,这样才能持久。”

除了广为人知的“三不”原则,另外几件小事,也生动地体现出这位老太太的“原则”性。

交税一分钱都不能少。从开始做生意那一天起,她从来不拖欠一分钱的税款。为了交税,她有时都跑好几趟。有一次,南明区评选纳税大户,因为给老干妈少算了30万元,结果,成了第二名。陶华碧非常生气,当场就拍了桌子。有关部门想私下沟通沟通,但老太太坚决不同意,奖品奖金都不要,只要求必须在大会上当众说明,她说:“这是你们的工作,也是你们的职责。”2018年,老干妈公司曾公开其经营数据:近五年来,企业销售总收入超过200亿元,上缴各项税收近32亿元。陶华碧说,老干妈之所以走到今天,各个部门都帮了很多忙,交税是基本的义务,我不能忘了本,交就要真心实意地交。

不见省长见村长。著名教授许小年是许多企业家的坐上宾,但他想去见见陶华碧,却见不着,后来他也释然了,因为他听说,陶华碧不见省长,也不见市长,只见村长。谁能给她解决问题,她就见谁,从来不玩虚的,不探讨什么理论,只是踏实地干。

不换包装不提价。老干妈的包装几十年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这个什么都讲颜值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陶华碧的道理很简单,人们吃的是辣椒酱,不是花里胡哨的包装,钱都花在外边的包装上了,瓶子里还能剩什么?与之相对应的是,老干妈的价格始终在8元左右。有研究机构曾做了对比,发现老干妈每100克辣椒酱的单价只有3至5元,在知名品牌中远远低于海天、李锦记等。一些高调的网红品牌如歌手林依轮创立的“饭爷”辣酱,定价动辄 20、30元。两相对比,差距明显。

第一炮我就给它打到美国去

在国内市场已经位列榜首的老干妈,很早就走出国门。面对自己并不熟悉的国外市场,陶华碧一点也不露怯。“你要走出国门,打出国外,看我这个老太婆,给你做出来。第一炮我就给它打到美国去。”

2000年,原国家外经贸部赋予“老干妈”公司自营进出口权,2001年,公司通过了美国FDA认证。从此“老干妈”一发不可收拾,2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美国、欧洲、日本、南非、韩国、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号称“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让人称奇的是,它在国外的价格却远高于国内。一瓶在国内卖不到8元的辣椒酱,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却卖3.9美元,是国内的价格的3倍。陶华碧说:“国内确实便宜得多。我是中国人,不赚中国人的钱,我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赚外国人的钱。”

2012年,美国奢侈品网站Gilt把老干妈奉为“最贵调味品” ,限时抢购价11.95美元两瓶。2015年3月,老干妈在《洛杉矶时报》举办的美食节中获评最高奖项,并被誉为全球最顶级的辣酱。

在大多数国外购物网站上老干妈被直译成“LaoGanMa”, 也有外国人称之为“The godmother”(教母)。一些网站上评论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当你和中国女人结婚时,等于娶了两个女人:你的妻子和陶华碧。据说,在美国的一些监狱里,老干妈是绝对的硬通货。

传承之路并不平坦

如今的陶华碧年逾七旬,身体并不好的她也想享几天清福。贵州有关单位曾将贵AA6666和贵AA8888两块车牌奖给了陶华碧,她买了一辆劳斯莱斯给自己当坐驾,每天约几个姐妹打打麻将。希望两个儿子将自己的事业顺利传承下去。然而,像国内的很多企业,老干妈的传承之路也不平坦。

陶华碧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贵山,小儿子李辉。李贵山很早就跟母亲一起管理老干妈公司,后来李辉也加入公司,兄弟俩分工明确,李贵山管销售,李辉管生产。2014年6月之前,陶华碧已将老干妈公司的股权转给了儿子,李贵山49%,李辉为50%,自己只保留了1%。2014年6月20日,老干妈公司股权结构悄然发生变化,李贵山仍然持股49%,陶华碧和李辉都不见了,出现了一个“神秘”的自然人李妙行持股51%。消息一出,引起媒体广泛猜测:这个李妙行是何方神圣?老干妈控制人易主?老干妈公司为此对外澄清,李妙行是李辉的曾用名,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变。此次变更,使李妙行个人正式成为老干妈控股股东,也意味着,陶华碧选择二儿子做自己的接班人。

接班人的确定并未让老干妈风平浪静。

2017年,陆续有消费者反映,老干妈的味道变了。媒体调查后发现,李妙行为了节约成本,将母亲一直用的贵州辣椒,换成了河南辣椒。当时,河南的辣椒价格为每斤7元,而贵州辣椒价格则是每斤12元以上。一边是日益上涨的人工和包装材料成本,一边是不变的老干妈零售价,作为主要管理者的李妙行出此下策也属无奈。但市场容不得玩虚的。老干妈的销量出现了第一次下滑。面对这一局面,强悍的陶华碧抱着病躯重新出山。她先是向消费者致歉,然后又将原料换回原来的配方,才使老干妈的销量重拾升势,并创出新高。

老二这边的风波刚平,老大那边的风波又起。

2021年初,媒体曝出,李贵山持股49%的昆明贵山天阳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高档小区延期8年仍然没有交房,陷入烂尾,并拖欠大笔工程款。据不完全统计,这家公司涉及已经判决的法律诉讼130多起,限制高消费令19起,执行标的高达7400多万元。

结语:

虽然历经风波,老干妈依然是辣椒酱中的最强者。目前,它约占辣酱市场20%的份额,遥遥领先于对手。在贵州省内,它拥有三个生产厂区,总面积达750亩,员工近5000人。在贵州七县建了28万亩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解决了800万农民的脱贫问题。陶华碧这个曾经干瘦的农村女,用自己的经历书写了非凡的人生篇章。无论经历什么,她始终坚忍不拔,不言放弃。

面对记者,她这样说:“我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你既然要去做一件事,这个想法就必须要实现。要是放弃了,人家会指着你的肋巴骨,‘你吃不上饭啰’,叫人家笑话,你才活不下去。我有这个坚强的力量,就是我不睡觉,我都要把它做下去,一旦放弃了再去做,绝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