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就是鱼类,鱼类都生活在水里,无论是淡水湖泊、河流还是海洋,几乎在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生境中都能找到鱼的身影。科学家们将鱼类分为四大纲,分别是七鳃鳗纲、软骨鱼纲、辐鳍鱼纲和肉鳍鱼纲(也有人将辐鳍鱼和肉鳍鱼合称为“硬骨鱼纲”)。其中七鳃鳗纲的鱼类是没有上下颌的无颌类,辐鳍鱼纲的鱼类则是数量最多的。

鱼类使用鳃进行呼吸,有的还会使用肠、鳔、皮肤等其他器官来进行辅助呼吸。大多数的鱼是冷血动物;有的是半冷血的,比如鲨鱼和金枪鱼,它们的部分身体会有源源不断的温血供给;还有一些鱼,比如月亮鱼,则是温血动物。鱼在水中活动主要靠鳍和尾巴的助力。鱼的形态有多种,大部分游速快的都是流线型,大部分底栖的都是扁平型,还有一些喜欢穴居的身形则像棍棒。鱼类的体形差异大,小的,比如侏儒虾虎鱼,只有1厘米长,而大的鲸鲨体长可达12米。鱼类食性多样,有的鱼以小鱼小虾为食,有的鱼以水生植物为食,有的鱼则是滤食性;有的鱼主动出击捕食猎物,有的鱼守株待兔静待食物送上嘴,有的鱼则选择寄生。

软骨鱼

软骨鱼的骨架由不能完全钙化成硬骨的软骨组成,这和大多数的脊椎动物是不一样的。软骨鱼不仅没有坚硬的骨骼,它们的体内还没有鱼鳔,因此,为了不沉下去,它们要不断地保持游泳的状态。不过,有的种类,比如鲸鲨,它们的体内拥有一个油脂旺盛的大肝脏,结合鱼鳍和尾巴,能起到和鱼鳔类似的作用。软骨鱼的嗅觉十分灵敏,有的鲨鱼能通过追踪血液来捕食。还有些软骨鱼拥有特殊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官可以形成电场来感应周围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它们的捕猎、定位以及防御能力。几乎所有的软骨鱼都是食肉的,像捕食性的凶猛鲨鱼,它们拥有锋利的牙齿。这些牙齿不断生长,当有牙齿脱落时,后方会有新的牙齿前来替换。软骨鱼擅长游泳,大部分生活在海洋里,有的底栖,有的生活在河流里。软骨鱼繁殖方式多样,有卵生的,有卵胎生的,也有直接生产幼鱼的。

鳐形目 Rajiformes

这一类鱼身体扁平,胸鳍发达且与头部连在一起,眼睛和气孔长在上面,细长的尾巴用来保持平衡。有的种类尾巴上有毒刺,有的种类还可以发电,大多数以卵胎生的方式繁殖下一代,多栖息在海底。

硬骨鱼

硬骨鱼包括辐鳍鱼和肉鳍鱼,它们的骨骼部分或全部钙化。它们拥有灵活的鳍,鱼鳍种类多样,作用也多样,可以用来游泳、移动、伪装、防御等。除此之外,绝大部分硬骨鱼还拥有鱼鳔,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自由上下或保持一定的高度。它们分布范围广泛,无论是淡水域、咸水域还是海洋,都有硬骨鱼的身影。绝大部分的硬骨鱼是用鳃来呼吸的,还有一些肉鳍鱼会进行肺式呼吸。硬骨鱼多采用卵生的方式繁殖下一代,为了下一代,不同种类的繁殖策略会有所不同。有的会通过产数量巨大的卵来抵消损耗;有的会通过筑巢来保护下一代,比如刺鱼;有的鱼雄性个体会有育儿袋,比如海马;有的鱼会把卵放在自己的嘴巴里进行口孵,比如后颌鱼;还有的鱼会利用双壳类动物来孵化自己的卵,比如一些鲤科的鱼。

魣Sphyraenidae

这种鱼体形长,有尖尖的头,吻部突出,有锐利的牙齿,肉食性,背上的第二个鳍和臀鳍是同形相对的,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鲈 Perca fluviatilis

◆ 鲈科 体长25~60厘米

鲈是一种淡水鱼,体色主要是黄绿色,身上有条形斑纹,下颌比上颌长,肉食,多在清晨和黄昏出来寻找食物。原产自亚洲和欧洲,在水流缓慢的水域中生活。

梅花鲈??Gymnocephalus cernua

◆ 鲈科 体长10~25厘米

这种生活在亚洲和欧洲淡水湖中的鱼,背上有长满鳍棘的鱼鳍。当一条鱼被攻击时,受伤的它会释放激素提醒同类。取食昆虫幼虫。

羊鱼科??Mullidae

羊鱼科的鱼颌部有一对像羊胡子似的长须,可以用来探寻藏在泥沙中的小动物,身上有中大的栉鳞,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石鲉??Scorpaena porcus

◆ 鲉科 体长可达37厘米

绝大部分鲉形目鱼类的头上、鳍上都有棘刺,有的鲉形类鱼身上的棘刺还有毒。石鲉的头部有皮瓣,体色能根据需要做出改变,嘴巴大,取食甲壳类和鱼类。它们一般在岩礁附近活动,主要分布在温带海域。

三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

◆ 刺鱼科 体长11厘米

三刺鱼常生活在淡水河口或浅海沿岸,背鳍前面有3根棘刺,身上有骨质鳞甲。繁殖期的雄性腹部会变成红色,会跳出复杂多变的求偶舞。它们会建造出精致的巢穴,雄鱼有护卵的行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伏氏眶棘鲈??Scolopsis posmeri

◆ 金线鱼科 体长可达25厘米

这种海洋鱼体侧扁,喜欢在岩礁和泥沙混合的地方活动,以一游一停的方式游泳活动,肉食,主要取食无脊椎动物,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

麦氏蝴蝶鱼 Chaetodon meyeri

◆ 蝴蝶鱼科 体长可达18厘米

这种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鱼常被作为观赏鱼养殖,它们身体扁平,侧面看呈扁圆形。麦氏蝴蝶鱼有领地意识,难饲养,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

科利鲭??Scomber colias

◆ 鲭科

科利鲭和绝大多数鲭科鱼类一样,身体是纺锤形的,游速快,取食小鱼和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暖海域以及地中海温带海域。

剑鱼??Xiphias gladius

◆ 蝴蝶鱼科 体长3~4.5米

剑鱼是剑鱼科的代表性鱼类,视力非常好,没有牙齿和鳞片。它们的上颌又长又尖,像把利剑,力量强大,游速特别快。据记载,其时速可达130公里,肉食,取食鱼类和头足纲动物。剑鱼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有广泛分布。

赤刀鱼 Cepola rubescens

◆ 赤刀鱼科 体长可达70厘米

赤刀鱼的身体呈带状,身上有圆鳞,一般栖息在泥沙底质的海域中,多穴居,取食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东部。

鲻??Mugil cephalus

◆ 鲻科 体长可达1.2米

这种鱼既可以在海水中生活,也可以在淡水中生活,群居,取食广——浮游生物、藻类、岩屑,以及有些海底有机生物都能成为它们的食物,有的鲻还会跟在海牛身边取食海牛身上的藻类。鲻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海域。

斑点管口鱼??Aulostomus maculatus

◆ 管口鱼科 体长40~80厘米

这种身体细长的鱼头很长,约占身体的1/3,经常头朝下躲在珊瑚丛中偷袭过往的小猎物,也会混在大鱼群中趁机捕食,主要分布在大西洋。

鲑??Salmo

◆ 鲑科

大部分鲑鱼在繁殖期会从海洋迁徙到淡水中产卵,这时候能看到雄性钩状的颚。鲑鱼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近海水域。

鲤??Cyprinus carpio

◆ 鲤科 体长30厘米

鲤的口角部发达,嘴巴可以伸出去,吻部有小短须,身上有中大型圆鳞,淡水鱼,适应性很强,杂食性,能在泥浆中找到食物。原产自中国和中欧,现已被世界各地引入。

海马??hippocampus

◆ 海龙科 体长5~30厘米

这种头部像马的小型海洋生物行动缓慢,善于躲藏,它们的吻部呈长管状,嘴巴很小,主要靠吸食的方式来吃东西。海马细长的身体上有鳞片和骨环,在背鳍的帮助下,海马可以在水中竖着游动。雄性海马有育儿袋,海马宝宝会在这里出生。

大头飞鱼??Exocoetus volitans

◆ 飞鱼科 体长可达30厘米

大头飞鱼的胸鳍特化成翼状,尾部呈叉状且上下不对称,下叶长些。飞鱼在遇到惊扰时会跃出水面,利用胸鳍做出长距离的滑翔。这种大洋洄游型鱼类广泛分布在温暖的海域。

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

◆ 鳗鲡科 体长可达1米

这种原产自大西洋的鳗鲡如今已成濒危物种,身体细长、黏滑,鳞片嵌在皮肤下面,繁殖期会从淡水域迁徙到马尾藻海产卵,下颌较突出,食肉。

瘤棘鲆??Scophthalmus maximus

◆ 菱鲆科 体长可达1米

瘤棘鲆是比目鱼的一种,它们在幼时身体并不是这样的,后期变态发育,眼移到了同一侧,身体变成扁平的,两侧不对称,一面有鳞,一面光滑无鳞。瘤棘鲆能根据周围环境改变体色,当它们趴在海底时很难被发现。瘤棘鲆头小,有一个颌较突出,取食小鱼和甲壳类动物,主要分布在大西洋。

刺鲀科??Diodontidae

这种鱼的鱼鳞已经特化成尖尖的棘刺,鳍比较短小,游速慢,在遇到威胁时可以吸入水或空气,迅速膨胀成一个刺球。一般生活在温暖性海洋的海藻和珊瑚礁附近。

箱鲀科??Ostraciidae

这种鱼的六边形鱼鳞片已经特化成硬骨板,坚硬的身体使它们活动不自如,只能靠鳍缓慢地移动。有的箱鲀在遇到危险时能分泌出有毒**,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鲟??Acipenser sturio

◆ 鲟科 体长可达3.5米

这种动物身上有5纵行骨板,尾部不对称,上叶大些,头部扁平多骨,吻部尖长,有须,可以用来找寻、定位食物。一般栖息于河里,会向海洋迁徙,主要分布在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