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满渔船·(1 / 1)

昨夜星辰 高盛元 565 字 8天前

我们最后来读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考察这首诗,我们可能会更加清晰地理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千和万好理解,当然,这里是比较夸张的写法了。什么是绝和灭呢?绝和灭就是零。这里诗人从有写到了无,从千和万写到了零。他从一个很大的数字写起,但是一点一点全部给抹掉了。

最后是空,是无,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由千万到了零之后,又发生了一个数字上的变化。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由零变到了一。

由千万到零,是诗人抹掉这个世界痕迹的过程,他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安静的、空无的世界,一个没有世俗痕迹的世界。俗世对他而言是一个被抛弃的存在。

然后从零到一,诗人要凸显的是这个“一”,他要凸显的是渔翁这个生命主体的价值。

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候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其实不是实写,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我心灵造像,他写的是一个心灵的象,一个心灵世界。

为什么要“独钓寒江雪”?冬天哪里会有鱼呢?“夜静水寒鱼不食”,水冷的时候鱼不上钩的,渔翁在江上是钓不到鱼的。更何况他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雪。雪更不会上钩了。这是一次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垂钓。

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按照世俗的价值系统来评价的话,这是一个无意义的行为,他在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是一件不会有任何收获的事情。

但是“独钓寒江雪”的意义就在这里。你在做一件别人不理解,同时也是不被这个世界认可和接纳的事情。但是,这又怎么样呢?

我可以把俗世排除在我的心灵之外。我可以不主动去寻求他者的认可。属于我自己的这个世界是孤独的,但是我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获得了满足。

这首诗凸显了一个个体的姿态。它是由千万到零,再到一的变化过程。重要的是那个一,是你自己。你可以站在这个世俗世界的对面。

张岱的《陶庵梦忆》里有一篇《湖心亭看雪》,大雪天,大家都在家里面,他自己跑出来看雪,结果遇到“更有痴似相公者”,遇到一个和他一样“痴”的人。痴是什么?痴就是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沉迷于自己那个干净的、不被打扰的、孤独的世界。这其实是很幸福的事情。

柳宗元的《江雪》写了一个渔翁,韩偓的《醉著》也写了一个渔翁,我们来读一下: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喝醉了的渔翁在船上睡觉,下雪了也没有人叫醒他。醒来之后,他发现雪落满渔船,落了自己一身。

这个画面本身就很有诗意,不是吗?

这个渔翁在生活之中,但同时他又超越了他所在的生活。

他在世界之内,但同时,他又在这个世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