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程门立雪(1 / 1)

冬天来了,寒风在寺庙外呼啸,一禅坐在书桌前,但心早就飞到了外面,因为下雪了!

老和尚看出一禅的玩心,想到一个关于雪的故事:“一禅,你可知道程门立雪?”

宋代大理学家杨时从小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七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八岁就可以做文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神童。

杨时自小就热衷理学,一生都在专心致志地研究经史典籍。后来,杨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下子就考中了进士。朝廷给杨时封了官职,要他去汀州当官。然而,杨时并没有出发。

原来,当时洛阳非常有名的两位理学家程颢、程颐正在讲授理学奥义,黄河、洛水一带的文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拜访他们,想拜他们为师。理学的超级粉丝杨时自然也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他立即向朝廷谎称自己生病无法前去汀州上任,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不辞辛苦前往洛阳寻找程颢,学习理学。终于,杨时拜入程颢的师门,成为他的得意弟子。

在程颢的教导下,杨时对理学的理解越来越透彻,终于,他自己也成了一名优秀的理学家,并且开办讲堂,为别人讲解理学。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希望能和他交流思想,学习理学。

虽然自己已经有了名气,但杨时四十一岁的时候,仍然谦虚礼貌地再次拜访程颐,希望继续和程颐学习理学。有一天,杨时和他的同学游酢讨论理学思想,结果,碰到一个问题,大家各有各的看法,便争论起来,谁都不肯让步。杨时提议:“咱们也不要争论了,一起去请教一下程颐吧!”于是,他们起身前往程颐的家。当时正是寒冬,一年最冷的时候。凛冽的寒风猛烈地吹着,像刀子一样刺痛着两人。街上空无一人,只剩下杨时和游酢缩着脖子疾步前行,寒风也无法阻挡他们拜访程颐的脚步。终于,他们到了程颐的住处。杨时通过窗户向屋内望去,发现程颐正在打盹儿呢。杨时说:“老师睡着了,我们可不能打扰老师睡觉!”他们两人就这样站在屋外,静悄悄地等老师醒来。等着等着,天空飘起了雪花,下雪了!

可是杨时二人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就这样在鹅毛大雪中等候。时间过了很久,老师终于醒来。程颐一开门,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他们脚下的雪已经有一尺那么深了。程颐非常感动,从此更加用心地教导他们。

老和尚:“越优秀的人,越懂得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优秀的小朋友,玩完雪回来都会做作业的。”

一禅:“谢谢师父,我回来就写!”

一禅小课堂

二程:程颢、程颐两人是亲兄弟,相差一岁,都是儒客大家,程颢被称作“明道先生”,程颐被称作“伊川先生”。两个人都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被世人称为“二程”。他们的老师也很有名,正是写了《爱莲说》的周敦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