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望梅止渴(1 / 1)

一禅曾信誓旦旦地向师父保证,不背诵下来当天所学的经文,第二天便不吃饭。这一次,一禅果然没有背下来。

“说不吃,就不吃,我要做个有骨气的小和尚!”

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禅已经饿得两眼冒金星,忽然想起一事,拿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大饼,然后对着“大饼”直流口水。

师父看了,说:“你这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啊。”

著名的京剧《说唱脸谱》里有一句著名的唱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说的是京剧脸谱代表的人物性格,蓝脸代表桀骜,红脸代表忠义,黄脸代表勇猛,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刚正。

一说到白脸奸臣,大家第一个联想到的便是曹操。没办法,在很多朝代的史书里,曹操被宣扬正统的史官们口诛笔伐。史书也就罢了,毕竟大多老百姓并不识字,接触不到史书。直到元末明初,有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叫罗贯中,写了部《三国演义》,“演义”顾名思义,是经过戏剧性加工的故事。里面的故事比史书里的精彩多了,《三国演义》一下就成了超级畅销书。加上罗贯中还有一帮说书人朋友,老百姓不看书也可以听书,《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就这样流传开来。

《三国演义》赞美以刘备和诸葛亮为代表的蜀汉,贬低以曹操和司马懿为代表的曹魏。里面写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于曹操的评价。

其实客观地评判曹操的历史功绩,“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语)。曹操统一了中原,奠定了魏国的政权。

有一次,曹操亲自率兵出征,军队一路马不停蹄地赶路,路上紧张奔波,十分辛苦。这天中午,曹操和部队走进了一片大荒原。碰巧这天的太阳也很烈,阳光铆足了劲儿地晒,将士们汗流浃背,嗓子直冒烟,随身携带的水很快就喝光了,行军也渐渐慢起来。

于是,曹操下令让几个士兵前去寻找水源,可荒原百里,去哪里找水呢?负责打水的士兵东奔西走也没有发现一处水源,选了几处挖井取水也是白费力气。将士们干渴难耐,又看到负责打水的士兵次次都拎着空桶回来,一个个变得心灰意冷。有些体弱的士兵,更是因为缺水晕倒在地。

曹操骑马奔上高地,眺望远处,入目之处尽是荒凉,一眼望不到边,他回头查看军队情况,看着士兵们绝望的眼神和越来越沉重的步子,十分着急,再这样下去,整个军队都无法走出荒原,更不要提打胜仗了。军心涣散,部分体弱的士兵生命岌岌可危,这可如何是好!

思来想去,足智多谋的曹操突然心生一计,他又看了看远方,装作惊喜的样子回头对士兵们大喊道:“将士们!前面有好大一片梅树林子,虽然没有水,可是里面的梅子可真不少啊!看着便酸甜解渴!”随后又传令下去,通知每个士兵这个“好消息”。大家一听到有梅子,马上想到了梅子那酸甜可口的滋味,不由得流出了口水,原本头晕眼花的将士们也突然来了精神,一个个铆足劲儿朝前方的“梅子林”进发。

就这样走着走着,一直朝着目标全速前进的军队终于走出了荒原,来到了河边,每个人都喝上了救命水,成功脱险。

师父:“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都是特殊情况下用来安慰自己的一种手段,人总是要吃饭喝水的呀。你看,这是什么?”师父从身后拿出一个一禅最爱吃的小猪包。

一禅两眼放光。

师父笑了:“快吃吧,吃完再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禅小课堂

一代枭雄:东汉末年,曹操权倾天下,是实际的掌权者,与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可以说是一代枭雄。不过,曹操直到去世都是以丞相自居,没有称帝,直到他的儿子曹丕即位,才结束了汉朝统治,开启了曹魏王朝,曹操也被追尊为太祖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