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孔融让梨(1 / 1)

一禅的朋友来寺庙里拜访小和尚。老和尚端出一盘苹果招待几位小朋友,一禅看了看,高兴地要拿苹果。

老和尚咳嗽一声:“一禅啊,要学习孔融让梨。”

一禅不解地问:“恐龙为什么要让梨啊,它们不是吃肉吗?”

老和尚无奈地拍了拍一禅的头:“孔融,是孔融!”

汉代一直很看重儒家的学说,所以,作为儒家正统代言人的孔子家族,就格外受人们的尊崇。孔子的世孙里出了不少大儒,还有给汉元帝当老师的。到了东汉末年,二十代世孙里,又出现了一个格外懂事聪慧的小孩儿,名叫孔融。

孔融在家里排行老六,他还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兄弟七人互相照顾互相关爱,其乐融融。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回来很多梨,一个个黄澄澄的,清香扑鼻。母亲把梨摆放在盘子里,端给了兄弟七人。盘子里的梨有大有小。

哥哥们让孔融和弟弟先挑,孔融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心满意足地吃了起来。这一切都被小孔融的父亲看在眼里。父亲察觉到,孔融是有意把最好的梨子留给哥哥和弟弟的。

父亲故意问孔融:“盘子里有这么多梨,你为什么选那个最小的呢?”孔融认真地说:“因为我是小孩,理应吃小的,大个儿的梨就留给哥哥们吧!”父亲追问道:“那为什么不把最小的梨留给弟弟呢,他可比你年龄还要小呀。”孔融答道:“我是弟弟的哥哥,比弟弟年长,理应把大的梨留给我的弟弟吃呀。”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孔融长大后,果然成了非常有名的儒士,他的品格和言谈举止被文人政客纷纷传扬、模仿。

但是,孔融所处的汉代已经危机四伏了。两个枭雄袁绍、曹操势力逐渐扩大,孔融看出,这两个人早晚会倾覆汉室,所以非常看不上他们,尤其喜欢讽刺已经当上丞相的曹操,还和其他喜欢讽刺曹操的人一起玩儿。

曹操又气又恨,慢慢地找借口、使手段,将这些反对者除去,孔融的下场就很惨烈。没想到一辈子注重孝道的孔融,被以不孝的罪名构陷杀害了。

一禅:我当然知道啦!教书的先生讲了很多遍啦!古有孔融四岁让梨,今天就轮到我一禅让苹果啦!说着,拿起那颗最大的苹果塞到了小伙伴手里。老和尚满意地笑着,从背后又拿出一个大苹果,给了一禅。

一禅小课堂

建安七子:曹操的儿子曹丕是个文学青年,非常欣赏孔融,在他死后收集他的文章,并把他和另外六名文学家陈琳、王粲、徐干、阮(左王右禹)、应(左王右昜)、刘桢一起列为“建安七子”。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但建安时期实际掌权的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