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幼yòu女nǚ词cí
唐tánɡ ·施shī肩jiān吾wú
幼yòu女nǚ才cái六liù岁suì,
未wèi知zhī巧qiǎo与yǔ拙zhuō。
向xiànɡ夜yè在zài堂tánɡ前qián,
学xué人rén拜bài新xīn月yuè。
解读
◆大意
小女孩刚刚满六岁,区分不了灵巧和笨拙。
黄昏时她在正堂前面,也学着大人拜新月。
◆解说
诗人有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儿,刚六岁,如果按我们现在说的周岁,她大概只有五岁。这一天是七月初七“乞巧节”,在古代有“乞巧节拜新月”的传统——女孩子们晚上一起拜月,希望自己能有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这个小姑娘年纪还小,但是也一本正经地学大人拜月,是个多么可爱的“小大人”啊!
现代文
期qī待dài
[ 英yīnɡ ] 罗luó伯bó特tè ·斯sī蒂dì文wén森sēn
等děnɡ我wǒ长zhǎnɡ大dà的de时shí候hou,
我wǒ会huì变biàn得de又yòu棒bànɡ又yòu威wēi风fēnɡ!
我wǒ还hái要yào告ɡào诉sù那nà些xiē小xiǎo孩hái:
那nà是shì我wǒ的de玩wán具jù,别bié碰pènɡ。
——《一yí个ɡè孩hái子zi的de诗shī园yuán》
解读
这首儿童诗描写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小孩子,他想长大的原因有些幼稚,但人们不会觉得可笑,反而会觉得这个孩子很可爱。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话,但是我们读了这首诗,却能想象出诗里没讲出来的画面:这个小家伙因为年龄小、个子小,有时会被大孩子欺负——他们总是乱碰、乱拿他的玩具。他就想:如果能快点长大就好了,我就不怕那些大孩子了,就可以不让他们碰我的玩具了。
连读
是小时候好还是长大好?每个孩子可能都想过这个问题,不同的孩子答案不一样:有人留恋更小的时候,上了小学觉得幼儿园好,上了中学觉得小学好;有人更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能学会更多的本领,能摆脱目前的苦恼。就算同一个孩子,也可能有时觉得小更好,有时觉得大更好。这种心情就叫“自相矛盾”,课文《大还是小》中的小朋友,就是这样的。
有个说法叫“小大人”,就是说一个孩子,明明还很小,想法也很天真,但是却做出大人的样子,这也是一种矛盾。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每天都在长大、长高,都在学习新本领。比起前一天,你变大了,可比起后一天,你还小呢。到底是大好还是小好呢?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这几篇诗文都写出了小朋友真实的心理和可爱的样子。
点读
◆拜新月
古时候的人们对月亮很崇拜,所以有了拜月亮的习俗。到了唐代,这一习俗演化成了“拜新月”的风俗。拜新月的日期是每年的七夕或中秋节,到了这一天晚上,人们会祈求月亮实现自己的心愿。
◆《一个孩子的诗园》
这是一本著名的儿童诗集,收录了英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写的诗。这些诗歌用小朋友的眼睛去看世界,非常纯真可爱,是英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斯蒂文森不但会写儿童诗,还擅长写探险小说,代表作有《金银岛》《化身博士》。
◆自相矛盾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刺不穿,又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刺穿。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这个人答不出来了。后来,“自相矛盾”成了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
读后练
你想长大还是更喜欢小时候呢?你觉得小的好处是什么,大的好处又是什么呢?分别写在横线上。
小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